我的女性时刻
查看话题 >当算法开始凝视女性:解码AI时代的性别围城
数据不会说谎。
在这个算法统治世界的时代,我们正经历着最吊诡的科技悖论——当人类试图用最理性的技术突破性别偏见时,机器却以惊人的效率复制着人类社会的隐性歧视。
科技浪潮下被消声的"她未来"

去年年底跟导师给国际组织Friedrich-Ebert-Stiftung写了一篇关于性别和人工智能的报道。
今年1月的时候,主编联系我看清样的时候说,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出版会推迟。我就以为设计已经完成了,清样也出了,怎么2月也要出版了吧?
结果时间来到了3月,还是默默地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直到上周,看到联合国妇女发了一个帖子。

联合国妇女署po文里这样写的:
“AI is powerful – but it’s deepening bias.
Women’s voices are missing in decision-making.
Ai systems reinforce discrimination.
Opportunities in tech remain unequal.”
AI很强大——但它正在加深偏见。
女性的声音在决策层缺失。
AI系统正在强化(社会)歧视。
技术领域的机会仍然不平等。
我当时就觉得,哇塞,这po文内容跟我们写的那篇性别数据的文章简直一模一样,难不成FES也是在等国际妇女节?
结果这周二FES放出了官方正式发布的信息。导师在群里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还问她是不是算庆祝妇女节的文章啊?导师说好啊那我们妇女节再转发!

性别数据:它是什么?为什么它对人工智能系统的未来很重要?
下载链接:https://library.fes.de/pdf-files/bueros/bruessel/21889-20250304.pdf

如果很多年前你问我,科技会给女性带来什么?
我可能还会说,科技可以帮助女性更强大,因为我们没有强壮的身体优势,而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家务劳动,涉猎更多的工作内容,并且不需要和男性进行体力竞争。
说不定女性在事业方面,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优势,妇女就业水平应该会变得更高(并没有,甚至女性就业率连年下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随着女性整体学历普遍在增长的情况下,女性就业并没有得到整体的提高?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女性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上,仍然显得,咦,怎么好像限制并没有变少?
那个曾许诺解放女性的技术神话正在碎裂
去年我读到印度一位女教授写的文章,讲述了印度零工经济发展和技术增长,并没有如期待那样带动印度女性就业市场。还因为平台和算法的不公平,导致女性就业人员面临平台不公的惩罚,造成本来就因为性别歧视而屈指可数的女性司机变得更少。
当时我在上一个叫做“Platformization”平台化的课程,恰好遇到一位研究数字零工平台的教授(荷兰人,白男),就详细问了关于性别和平台的问题,结果回答有点出乎我意外,但又意料之中。对,他不承认平台歧视女性,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技术年代有存在过。

我导师顺手就转我一篇关于性别和医学数据算法的文章,还让我去找教育类相关性别歧视的文献看看。事实是,大数据处处都是性别陷阱,了无声息。然而我们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
在数据与科技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性别差异的概念被偷换,性别歧视用一种更隐形和更小心翼翼的方式,深刻地埋藏在设计理念中。不仅如此,设计者还会推卸掉责任,因为他们会说,那是机器根据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决定的,和他们无关。
被偷换的概念
你以为以上描述仅仅只是与女性职业发展相关?
联合国女性发布的关于性别暴力的报道中,科技成为现今针对于女性暴力的加强版,超越历史上任何时期人类的暴力行为。
韩国举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度伪造事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部分媒体对韩女行为的报道,仿佛完全看不到她们的困境(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也成为我们的困境)。
值此国际妇女节,我想邀请您共同思考这个关乎人类文明进程的命题——因为真正的科技进步,从不该以牺牲任何群体的尊严为代价。

真正的技术平权不是修改某些参数
我读博士之后,因为有两个超级温柔的导师,更加坚定了我走这条路的愿望。她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好努力的为女性争取权利。
通过老师和目前的研究工作,这几个月也慢慢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女性,她们头脑聪明,目标清晰,她们都在因为不平等在努力工作。
这些女性榜样就像光一样,让我心中涌出一种渴望。也许,那是我看到未来自己的模样。
三八妇女节快乐。希望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光芒。

因为科技真正的温度
不在于它能跑多快
而在于它是否愿意停下来
等一等落在后面的半边人类
— END —
© 本文版权归 Weijie Digita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