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营养误区”,不是大补就有利于治疗!
许多视神经萎缩患者存在着“营养误区”,认为只要进行一番大补,就能够有助于治疗视神经萎缩,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营养过剩”对于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影响,有时甚至可能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
一、营养过剩引起肥胖

营养过剩主要以摄入超过身体实际需求的能量为主,因此视神经萎缩患者可能会逐渐变得过重或肥胖。肥胖不仅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还可能进一步削弱视神经的功能,加剧病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高脂或高热量的饮食,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这对视神经萎缩患者来说是一个额外的健康风险。因此视神经萎缩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均衡。如果营养过剩导致肥胖,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总体的能量摄入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营养过剩影响肾脏功能

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负责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当蛋白质摄入过多时,肾脏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氧气来处理这些废物,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长期下来,这可能导致肾脏功能下降,甚至引发肾脏疾病。对于视神经萎缩患者而言,肾脏功能的下降可能进一步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排毒能力,从而间接影响视神经的健康。
三、营养过剩损害心脏健康

过多的脂肪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还可能对心脏健康造成损害。脂肪在心脏和血管周围堆积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和血管硬化。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可能影响视神经的供血情况。视神经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其正常功能,如果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视神经进一步萎缩。
四、营养过剩导致糖尿病风险

营养过剩特别是高糖饮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包括眼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它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出血和渗出等,进而影响视力。对于视神经萎缩患者而言,糖尿病的并发可能加速视神经病变的进程,使病情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五、影响过剩加重视神经萎缩症状

营养过剩可能会加剧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主要症状。体重过重可能增加眼部的压力,进一步影响视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视觉感知能力下降,视野变窄,甚至可能加速视神经的损伤。因此,视神经萎缩患者应严格控制营养摄入,确保饮食均衡,避免过多的热量和不良营养素的积累,充分运动,并且避免过度休息,以减轻症状。
视神经萎缩饮食原则
由此可知,营养过剩也是视神经萎缩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尽管视神经萎缩患者同样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身体健康,但过量或不合理的营养摄入却可能对该疾病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损害视觉功能。因此,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营养需求,并积极遵循医生和眼科专业人士的建议。通过合理搭配饮食,确保营养均衡,视神经萎缩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活质量。

在药物治疗方面,李玉海大夫通过近40年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个以纯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案——"本草明目汤"。对比于其他的治疗手段,用方上总结出相互制约、副作用较少的配伍原则。
药方体系完整,正确的配方离不开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原则,本草明目汤独特的配方原则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一整套系统性、规范化的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证治体系。
对于长期依赖眼药水或者甲钴胺等神经系统营养品的患者,本草明目汤合理的配方治疗,不仅切合患者的病机,而且还能安全顺利的递减西药,避免出现对药物的依赖性。

本草明目汤治疗理念:以开通玄府贯彻治疗始终,攻补兼施,起沉疴,标本同治,除诱因。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时,会针对患者的病症以及身体情况,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每个疗程会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一阶段:施以轻药治其标,辨证调节身体体质,控制延缓病情发展。
第二阶段:施以重药治其本,滋肾填精,清肝健脾,以精养血,供给经络,清晰视野,提高视力,祛除眼疾。
第三阶段:施以缓药固其型,温煦脏腑,宁神利窍,退翳明目,阴阳平衡,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