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女性受害影像决裂
最近上映两部讲述女性受害的影像,一部是《初步举证》,另一部是《还有明天》。 我不能忍受这样的影像,看不下去。 如果说看文艺片是忍受无聊,那么看虐女影像就是忍受痛苦。 不善忍痛是我这样的人的天性。 一位现实中的女性受害,她当然有权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一个虚拟的角色,却要模拟虐待女性的场景,才能诞生。是一种市场畸形。 电影是昂贵的艺术。资本选择了虐女影像,自然有它的市场考量。女性苦情角色,是一种传统设定。它在长足的历史中拥有观众的宽容。戏剧积累到今天,编剧们不再向生活索要情节,而是向新闻索要故事,向剧集寻求经验。今天影像已经变成过去影像的复制品。影像指导生活的方式。因为短视频的出现,观影已经变成了主要的生活内容。虚拟的模拟,是影像新的生产方式。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深度异化,逐渐坍缩的世界。 专注于女性的痛觉的剧情片,恰恰是近年崛起的一个类型。并且,似乎是针对女性观众建立的。专注于女性的痛苦,利用痛苦来操控观众。痛苦作为一种影像的卖点,催泪只是导演的手段。女性的痛苦,不是必然的女性主义。感受痛苦是一种天分,却不是为了让女性忍受折磨。 虐女影像的广泛传播,是一种对女性群体形象的伤害。影像建立了新的现实,即女演员受害,观众受苦。更不可接受的是,它还要冠以现实主义的标签。我们并不歌颂泼妇,也不传扬女性暴力。我们传播虚构女性受难,然后用现实予以对应。这无疑是糟糕的构建。 女性的痛苦是一种驯化的手段。如果忍受是一种正常,那么痛苦就变成了必须。为了接受痛苦,我们要从心理上合理化这些。忍耐会变成忧郁,伤痛会变成黏连。我始终相信女性自然的生存本能。这种本能就是避免伤痛,逃离痛苦。我承认我被无数女性斗争并且胜利的故事鼓舞,我承认我会模仿那些女性抗争的事例。 我也从失败的反抗中学习。 至少我的本意不是苛责女性创作者。女性导演可能存在更大的困境。因为她们会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面临多重的审视。女演员们被艺术要挟,表演裸露,受伤,也许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能够上桌,也许已经是无数的抗争的结果。 “存在是剧烈的”
纤纤子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噩梦新篇:今夜要死四个人
- 杀手马达林1
- 噩梦之灵:沉睡夏绿蒂 (1人喜欢)
- 一日三餐
- 礼物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