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质量迷思
20250309
之前想记录的一个点。
工作以来,我一直用不惯单位发的中性笔,太粗,出水量大,经常搞得本子脏兮兮的。经过各种尝试,最后锁定了无印良品的中性笔,0.38黑色中性笔,8元,不记录公文的话大约能用两三个月,性价比还行。
有一次在外地逛到无印良品,恰逢中性笔快用完了,就进去买了一支。后来上班后一用,觉得不太对,就觉得出水量大、洇墨,要不是我自己去店里买回来的,肯定怀疑是假货了。当时以为是单支品控问题,忍着用了一半,到后来周末逛本地的无印良品,专门去买笔的地方,打算再买一支。这一看,发现柜台上的笔居然都是得力生产——赶紧上网查,发现了一堆吐槽,原来前不久无印良品为了本地化(降低成本),将国内门店的文具类供应商都换成了国产,其中中性笔就是得力代生产的。
我对国产、日本产、欧美产没有过多的情绪判断,纯粹就是哪个用着顺手好用就选哪个,不会仅仅因为某个东西是“进口”的就觉得好用。此次无印良品的中性笔,是先觉得明显不好用,后来才发现换了供应商。发现后就上网买所谓日本原装进口的无印良品中性笔,到手后发现和原来的一样,此后就都在网上买了。令我想不通的是,之前上学时我用的就是得力,用得也好好的,怎么代工做了无印良品后,出来的产品质量甚至比不上自己品牌三块钱一支的质量。
另一个例子是保温杯,很巧,也是日本产。
至今我用的还是2014年和猫猫去日本度蜜月时买的一个象印粉色480ml保温杯(这么一算居然已经用了10年多了,震惊),轻巧又保温。十年过去,我在超市货架上依然找不到类似质量的国产保温杯。前阵子在超市里看到几款国产保温杯外观精致,拿起来沉甸甸的,立刻放了回去。
前一年给猫猫买了款国产象印,外观上大了一圈,似乎也沉了一些(不明显),保温性能似乎弱那么一点点,但依然比膳魔师、虎牌强了一大截,更是甩国产保温杯一条街。崽崽出生后,出于爱国(以及价格便宜),我给他买的保温杯是国产的,容量小点重一点也就算了,温水倒进去两个小时后就冷了真的没法忍,毕竟买保温杯就是为了让崽崽随时随地喝上温水。后来换了象印600ml的儿童保温杯,一如既往地轻巧好用。
其实我挺想不明白的,保温杯是很高科技的存在吗(可能是我无知了,就像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圆珠笔这么简单的产品,日本产的比国产的优越那么多,被人科普圆珠笔上面那颗圆珠就是日本的专利),做到兼顾轻巧与保温怎么就那么难呢……
以上两个例子,并非是我知道了某样东西非国产而觉得不好用(尤其第一个,我起初压根没发现自己用的已经不是进口货了),而是用着用着发现不好用,再一看是换成了国内供应商。私以为,国内的制造业很厉害,比如一些纺织品,质优价廉(安利三利9.9的新疆长绒棉毛巾,性价比之神),又比如一些出口的商品,质量之好也令人惊叹,但不晓得为什么,面向国内群体的商品,质量就一言难尽——明明不是做不到,为什么非要偷工减料呢,是默认国内的消费者低人一等吗?
挺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