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这样一个大人
那时候在上班,正在做一件棘手的工作。事情多而杂,尤其是到一些环节,怎么做都通不过,倘若不快一点的话,任务根本无法完成。过一会儿,我又去体检,要填写表格,我见其他人都拿了一张表,做好了相应的项目,我却掉了链子,怎么也找不到那张表……事情就这样积压下来,好像永远也做不好,也做不完,心里发狠发怒,都无济于事。最后,我跑到到一个山坡上,绝望地大喊道:“气死了!气死了!”
等我下山时,遇到一位叔叔。他喊道:“庆儿,庆儿。”我本来不想跟他说话,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会看到我沮丧的模样。可他喊得很殷切,我只好停了下来。他站在我面前,细细端详我一番,才心疼地说:“庆儿,你要是有什么委屈就跟我说。我在这里呢。”随后,他抱住了我,还在我的额头亲了一下,就像我还是个小孩子,被大人疼爱着的小孩子。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出来。那么多年在外面,受到过的伤害、沮丧、委屈和绝望,在这位关系稍远一点的叔叔面前都袒露了出来。
梦醒来时,眼泪在流。窗外是阴沉寒冷的早春时节,很多人都起床上班去了。我待会儿也要起来干活,但此刻我不想动弹,只想在这样感伤的心绪中多停留片刻。我想起这位叔叔是我隔壁家的,跟我父亲一样大的年龄,最后一次见他是在过年期间。有一天晚上,我与母亲往家里走时,他愣愣地站在旁边,脸色发红,看样子像是喝酒了。母亲小声地跟我说:“他病了,现在有点老糊涂,有时候见人就骂。”我再看他,眼神果然是无神的。我知道他家里遭遇了一些变故,对他的打击很大。
我不知道为何会梦到他,但却意识到一点:我不会担忧在他这里,说出我在外面的种种“不好”后,会引发父母亲那样的不安和忧虑,只需要放肆地哭出来就好。我哭完后,不必承担起照顾父母的情绪。这种感觉,让我非常放松。
在最近完稿的一篇小说里,孩子找到了逃离家庭的母亲,向她抱怨道:
“我还只是小孩子,你跑了,爸爸也不管我,我不自己拿主意谁帮我拿主意?那灶台比我人还高,我自己踩在椅子上做饭,因为没有人会为我做饭的。冬天那么冷,我自己去洗衣服,手上全是冻疮,我不洗的话,没有人会为我洗的。我怪过你吗?我晓得你很难。我怪我我爸吗?他是很混蛋,但他是我爸,我没办法怪他。我不能既怪这个又怪那个,我不想心里头全是怨气,全是恨意,那样我自己会很不开心。我只能自家拿主意,让自己开心一点,不要老是想着小时候那些事情,但是经常夜里醒过来,感觉自己还是那个小孩,妈妈不要我,爸爸也不管我,我怎么哭怎么喊,都不会有人过来安慰我,你说我怎么办?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熬过去。我不能指望你们大人。你们全都指望不上!我只能指望我自己!我自己!”
当然小说里的父母亲,并不等同于我现实中的父母亲,我的母亲没有跑,我的父亲也不是混蛋,可这一段抱怨里的情绪是真实的。在现实中,我从未这样对父母亲抱怨过。我想,很多被称赞为懂事的孩子,是不是都如我写的这样,“我不能既怪这个又怪那个,我不想心里头全是怨气,全是恨意,那样我自己会很不开心。”所以,即便有情绪,也都是暗地里自己抚慰自己,出门又是笑脸相迎。
所以这个叔叔只是我一个安全的替代:在我的内心,需要这样一位大人,可以倾听我,我又没有后顾之忧。
很可惜,这只是一个梦。梦醒之后,就不得不让自己成为那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