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译丛”杂谈 01
本篇首次发布于2020年3月1日(ID:甲乙丁儿)。
源起

理想国最早于2014年1月1日在官网预告了2014年将会推出“理想国文库”和“理想国译丛”,并表示“我们希望这两套筹备多年(理想国成立于2010年9月21日)的作品系列,能够表达这个时代的思想轨迹,引领下一个世代的思想风潮”。理想国于同年9月4日发布年度活动通知,称将同步推出“理想国讲堂”和“理想国译丛”(理想国文库呢?)。同时还表示,这两个项目,已筹划多时,全心投入,期待其成为理想国未来的标志作品。2014年9月13日,在以“未来不需要看见”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上,理想国正式推出理想国译丛(同时启动了“理想国文化基金会”和“理想国讲堂”),第一辑首发8本。

2015年7月31,理想国创始人刘瑞琳女士在由理想国、做书、单向空间联合主办的一场活动上做了一场“刘瑞琳:做编辑——从《天才的编辑》谈起”的演讲,在演讲中她说:为了把(梁文道)零散的推荐做成一个有结构、有意义、有前景的项目,也为了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读者介绍来自不同文明、文化的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打开视野,2014年我们组织推出了理想国译丛,梁文道与许知远、刘瑜、熊培云一起成为了这个书系的主编。他们负责遴选书目,推荐译者,撰写导读,帮助推广…… 梁文道为这套丛书,起了名字Mirror。大家看到每本书虽然来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主题,但封面都有一个大大的M。当然,每本书的M字体不同。很多人担心,那字体会很快用完吧,陆智昌老师告诉我们:没有问题,有几百个字体等着呢。对于这套书的创意和运作,海外同行和作者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甚至有人建议:遴选中国作家,与海外出版社合作推出,形成一种相互对照的Mirror。

世界译丛
再说说“世界译丛”。从“Mirror”变成了“World”,对于这个替代方案,所能搜集到的信息并不多,多是来自2017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发布的《2017 Spring 春》小册子。首批书目为W001《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上下册)、W002《日本之境: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和W003《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虽然小册子上标注的出版时间皆是2017年3月,但最终这三本书皆未作为这个后来夭折了的替代方案的书目出版,而是相继在2018年被收进M。在理想国译丛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M020《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2017年1月)的半年之后,理想国才推出了和学林出版社合作的M021《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2017年7月)。从此,理想国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理想国译丛”上的合作告一段落。以下为个人推测:何XX于2016年3月被带走之后,理想国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开始直面困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多家出版社和出版机构一同遭受着被下架、严禁加印以及加强审查等各种操作。以及从4月开始,理想国的书封上不能再有“理想国”字样,只允许保留logo。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理想国的规划大概是努力在年内将译丛出到M020,然后将其他计划中的书稿另起炉灶以取代“理想国译丛”继续出版。同时也避免了“理想国译丛”作为典型(20本书被强制或者变相下架了7本)被时刻Watching的命运。再之后,理想国内部大概是经历了诸多艰难的讨论和抉择,最终决定依然沿用“理想国译丛”的名号继续出书,让那个本就是替代品的“世界译丛”夭折在摇篮里。



文创及周边
理想国的周边文创很多,但目前为止译丛的周边只有两种(如果后一种也算的话)。

帆布袋。作为“理想国2017十大好书投票评选”的福利之一,理想国于2017年12月29日发布了理想国译丛「M」系列的2018年帆布袋。后于2018年1月11日-13日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公开试销售,目前已绝版。2020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理想国展出了新款的M主题帆布袋,有多种款式和颜色可供选择,据称原计划2020年春节之后上新,但因为疫情原因而推迟。

《理想国译丛导读:001—01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8日),此书是理想国为读者推出的“好书推荐”免费电子版,旨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与书相遇,了解理想国重磅好书。这本电子书不仅收入了梁文道、许知远、刘瑜、熊培云、徐贲对于理想国译丛(001-015)的导读内容,还收入了每本书的作品简要信息。 此前M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出版之后,还以为会出016-030的导读集呢,结果并没有,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了。
作者及其作品以及拓展书目
“奥兰多·费吉斯 作品05”——《欧洲人:三种生活与世界主义文化的形成》(非官方译名),译者是M023《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的译者王晨。考虑到译丛去年的出版速度,以及第一季度马上就要结束,还是把预期出版时间放到年底或者2021年上半年比较合适。期待已久的《人民的悲剧:俄国革命的历史 1891-1924》(译者是戴大洪,已于2017年底译毕,并将“齐清定”的稿子交给理想国)和同样遭遇“坏天气”的《俄国革命史:1891-1991》(大概在2015年下半年就已经译完,全书约20万字,应该是两位译者)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天气不好,唯有耐心”,理想国方面表示一直在努力。尽管等待有些漫长,但相信一切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除此之外,奥兰多·费吉斯还有《俄国农民与内战:伏尔加河畔的农村革命 1917-1921》和与Boris Kolonitsk II合著的《俄国革命解说:1917的语言与符号》这两部作品,不过版权并未在理想国。

译丛中作品数量最多的是弗朗西斯·福山。2012年11月,理想国在微博上告知读者已经把福山的系列作品都引进了,即理想国当年被重新授权《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大断裂》《国家构建》的时候,也包括《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此时“理想国 福山作品 01”——《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刚刚出版,然而后续的福山系列因为规划理想国译丛而被迫中断。再之后除了M021《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以外,理想国和广西师大合作陆陆续续将6本福山的作品收进译丛。时间来到2014年1月,孟凡礼说新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即将由理想国在2014年推出。2014年2月,理想国再次在微博上告知读者“福山的系列作品计8本我们都签下了,4月份会出新版《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这么说,难道本来是打算4月份推出译丛,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推迟到了9月?或者一开始是打算2014年9月份之前每本都单出,没想着一次推出8本?再或者这期间一直没有完全定下来是否把福山的作品放进译丛?不管怎样,总之现在理想国手里还有两本福山的作品未出,最新的《身份:对尊严的要求以及愤懑的政治》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出版,不好说。而去年双十一卖断货的M021《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则不会再加印,而是拟换出版社再版。上面提到的“福山的系列作品计8本”只是理想国引进了8本,其实福山在2014年之前出版的书籍可不止这8本,我们会在下面再探讨这个问题。
福山还有5本主编或者合著的作品也有中文版(按中文版出版时间):
Ⓜ 《危机与未来:福山中国讲演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3月),该书是福山2010年来中国访问中央编译局所作的演讲和访谈内容,围绕“历史的终结”的母题展开对于全球化、中国模式、自由平等和多极化等问题,并附录历史终极再版序两篇。
Ⓜ 《意外:如何预测全球政治中的突发事件与未知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讲述在现今世界中美国应如何根据已知的全球政治情况来预测并处理突发事件和未知因素。
Ⓜ 《落后之源:诠释拉美和美国的发展鸿沟》(中信出版社,2014年9月),致力于从历史和政治制度的角度来诠释拉丁美洲和美国之间的发展鸿沟。
Ⓜ 《大世界 小小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法国散文家卡洛琳·考德瑞尔特与福山一起探讨了人类的未来这个大话题,又通过诗歌和摄影作品即文学和艺术两种形式从另一个向度表现了人与世界的矛盾、融合所构成的张力。

Ⓜ 《从历史的终结到民主的崩坏:弗朗西斯·福山讲座》(联经出版公司,2018年8月),这本是2017年福山访问台湾时进行的长风讲座的演讲实录 ,由主题“从历史的终结到民主的崩坏”分成两个子题——“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崩解?和“中美争锋及其影响”进行阐述,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福山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以及民粹主义如何冲击民主政治。
孟凡礼老师一直是福山系列作品的责编。他说福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理想国微博)。2016年8月的时候,孟凡礼老师表示“这几年跟着福山的思路读了不少书,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欠一篇成熟的编后记,奈何俗务缠身,怕是难以完成了。”现在已经2020年了,孟凡礼老师也已经离开理想国,而且也没有参与福山的最新作品《身份:对尊严的要求以及愤懑的政治》的编辑工作,所以这篇一直欠着的编后记怕是彻底无望了。
上面说过福山在2014年之前出版的书籍可不止8本。接下来就把福山9本(包括《身份》)主要作品之外且暂时没有中文译本的作品整列出来。
Ⓜ Moscow's Post-Brezhnev Reassessment of the Third World, RAND Corporation R-3337-USDP, February 1986.(91 pages),《莫斯科在勃列日涅夫之后对第三世界的重新评估》
Ⓜ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Third World: The Last Three Decad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Editor, with Andrzej Korbonski. Author of Chap. 2, "Soviet Strategy in the Third World."(318 pages),《苏联与第三世界:最后的三十年》
Ⓜ Soviet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and the Power Projection Mission,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R-3504-AF, April 1987.(88 pages),《苏联的军民关系和权力投射任务》
Ⓜ Gorbachev and the New Soviet Agenda in the Third World,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R-3634-A, February 1989.(71 pages),《戈尔巴乔夫和第三世界的新苏维埃纲领》
Ⓜ The US-Japan Security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old War(with Kongdan Oh),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MR-283-USDP, 1993 (published also in a Japanese edition by Tokuma Shoten, 1994).(128 pages),《冷战后的美日安全关系》
Ⓜ The Virtual Corporation and Army Organization(with Abram Shulsky),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MR-863-A, 1997.(100 pages),《虚拟公司和军队组织》
Ⓜ The End of Order(London: The Social Market Foundation, 1997).(139 pages),《秩序的终结》
Ⓜ In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Revolutions: Global Governance Challenges-Summary of a Study Group, editor, with Caroline S. Wagner (RandMR-1139-DARPA, 1999).(125 pages),《信息和生物革命:全球治理的挑战》
Ⓜ Nation-Building: Beyond Afghanistan and Iraq, edito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Editor. Author of Introduction, "Nation-building and the failure of institutional memory," and Conclusion, "Guidelines for Future Nation-Builders."(272 pages),《国家建设》
Ⓜ Beyond Bioethics: A Proposal for Modernizing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Biotechnologies(Washington, DC: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 ty, 2006).(471 pages),《超越生物伦理学:人类生物技术监管现代化的建议》
Ⓜ East Asian Multilateralism: Prospects for Regional Stability(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Editor, with Kent E. Calder.(296 pages),《东亚多边主义:区域稳定的前景》
Ⓜ New Ideas on Development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edited, with Nancy Birdsal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360 pages),《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新思路》
Ⓜ Poverty, Inequality, and Democracy, ed., with Larry Diamond and Marc Plattne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2).(185 pages),《贫困、不平等和民主》
所以,福山至少还有13部作品。不过这其中有8部是几十页或者一百多页的小册子,有7部是合著作品,有6部是编辑身份,有5部是合著+编辑身份。筛选之后只有5部是独立作品。前三部苏联主题的小册子就不要心存幻想了。《秩序的终结》(The End of Order)还是历史终结论的延续,《超越生物伦理学:人类生物技术规范现代化的建议》则是《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科技革命的后果》的延续。
“伊恩·布鲁玛 作品”也即将迎来05,这样伊恩·布鲁玛和奥兰多·费吉斯就成为被收入译丛的作品数量仅次于弗朗西斯·福山的作家。接下来的其它作品是否会被收进译丛呢?《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9月)、与以色列作家阿维赛•玛格里特合著的《西方主义:敌人眼中的西方》(金城出版社,2010年12月)和回忆录《情热东京:1970年代回忆录,日本最后的前卫十年》(红桌文化,2019年6月)已有中译本。
其他主要作品:
Ⓜ The Japanese tattoo(with Donald Richie,1980)
Ⓜ God's Dust: A Modern Asian Journey(1989),《上帝的尘埃:现代亚洲之旅》,从缅甸到日本的旅行,途经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台湾和韩国,调查了当乡村的传统被现代世界的复杂性所取代时,亚洲文化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
Ⓜ Geisha: The Life, the Voices, the Art(with Jodi Cobb,1998)
Ⓜ Anglomania: A European Love Affair(1999),《恋英情结》
Ⓜ The Missionary and the Libertine: Love and War in East and West(2000),《传教士与浪荡子:东西方的爱情与战争》,文集,研究了亚洲和西方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学批评、政治评论、对流行文化的沉思以及对古怪的殖民主义者的传记,他调查并试图驳斥东西方之间存在绝对分野的观念
Ⓜ Bad Elements: Chinese Rebels from Los Angeles to Beijing(2001),《坏分子》
Ⓜ Murder in Amsterdam: The Death of Theo Van Gogh and the Limits of Tolerance(2006),《阿姆斯特丹的谋杀:西奥·凡·高之死和容忍的极限》,通过有争议的荷兰电影制片人西奥·凡高惨遭伊斯兰极端分子杀害的故事,探讨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困境。
Ⓜ Conversations with John Schlesinger(2006)
Ⓜ Taming the Gods: Religion and Democracy on Three Continents(2010),《驯服诸神:三大洲的宗教与民主》,以政教分离为例,用一些历史实例说明宗教与国家治理分离的价值。
Ⓜ Grenzen aan de vrijheid: van De Sade tot Wilders(Limits to Freedom: From De Sade to Wilders,2010)
Ⓜ Their Promised Land: My Grandparents in Love and War(2016),伊恩·布鲁玛讲述了他的祖父母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恐怖和分离中坚守的爱情故事。
Ⓜ The Churchill Complex: The Curse of Being Special, from Winston and FDR to Trump and Brexit(2020),《丘吉尔情结:从温斯顿和罗斯福到特朗普和英国脱欧的特殊诅咒》
“蒂莫西·加顿艾什 作品”出到了02,随着M013《档案:一部个人史》的再版,不知道译丛在未来的选题上是否能够再次考虑一下蒂莫西·加顿艾什。毕竟政治色彩太浓厚,主题上比较棘手,将他的其他作品展列于此,只为表示一种期待。
Ⓜ The Polish Revolution: Solidarity, 1980–82(Scribner, 1984),《波兰革命:团结公联,1980-1982》,获得1984年毛姆文学奖。
Ⓜ The Uses of Adversity: Essays on the Fate of Central Europe(Random House, 1989),《灾难的价值》,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欧。
Ⓜ The Magic Lantern: The Revolution of 1989 Witnessed in Warsaw, Budapest, Berlin, and Prague(Random House, 1990)
Ⓜ In Europe's Name: Germany and the Divided Continent(Random House, 1993),《以欧洲之名:德国与分裂的大陆》
Ⓜ History of the Present:Essays, Sketches, and Dispatches from Europe in the 1990s(1999),《当下历史》,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更广泛的欧洲,包括一些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悲剧。
Ⓜ We the People(2000),以亲身经历来描述1989年中欧革命,被美国知名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季刊选为过去75年全球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 Free Speech: Ten Principles for a Connected World(Yale University Press,2016),《言论自由:互联世界的十项原则》,在“言论自由大讨论”的网站上写着:如果能募集到资金,我希望能够在本站上免费提供本书的中文版、波斯语版、阿拉伯语版和乌尔都语版等版本。我们不可能正式出版这些语言的未删节版本,即使能出版,很多人也无法买到。
2019年的译从计划书目中有两本亚当·图兹的作品,作为后续的“亚当·图兹 作品03”——《大崩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年来如何重塑世界》,依然在翻译中。不过繁中版已率先由八旗文化推出——《崩盘:金融海啸十年后从金融危机到后真相政治的不稳定世界 》。看目录,动手术在所难免。而亚当·图兹除此之外,还有三部作品,分别是《统计与德国,1900 - 1945:现代经济学知识的建立》、与Michael Geyer合著的“剑桥第二次世界大战三部曲”的第三部《全面战争:经济、社会和文化》以及与Tim B. Müller合著的《正常性和脆弱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民主》。
《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原版出版于“第三帝国三部曲”之后。第三帝国研究权威埃文斯教授的这本书评结集,很透彻地剖析第三帝国的种种历史渊源,让我们看到第三帝国的残暴不是一天形成,而是在一个多世纪逐渐形成的,没有纳粹,依然会有第三帝国。(鹿鸣之什)
“第三帝国三部曲”的第三部《战时的第三帝国》。2013年11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了由蒋莉华和王彦兴翻译的中文版——《揭秘第三帝国》(The Third Reich at War)。该译本的翻译质量为众多书友所吐槽,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和即将上架的《战时的第三帝国》做一下对比。
被誉为“历史学者中的艺术家”的巴巴拉•W•塔奇曼,译丛目前只有《八月炮火》和《圣经与利剑》的版权,其他作品分属中信出版社(《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全6册)》)和中国青年出版社(《齐默尔曼电报》)。这其中《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2016年4月)将视线集中于一战爆发前25年——“八月炮火”轰响之前的西方社会,以艺术家般的手法再现了彼时的思潮与理想,遽变与纷争。《齐默尔曼电报》(2017年1月) 则以短小的篇幅、精湛的文笔描绘了世界大战背后的谍报事件与外交权谋,把一个已知结果的历史事件描绘得疑云丛生,堪为非虚构历史写作范本。所以,这两本可作为《八月炮火》的前奏和后续进行阅读。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在《圣经与利剑》之后就没有后续了,Notes from China 和 The Lost British Policy:Britain and Spain Since 1700(失落的大英帝国政策:1700年以来的不列颠和西班牙)不会出版。
在译丛之外,还有两本关于纳尔逊·曼德拉的自传性质的作品。《与自己对话》(中信出版社,2011年1月)重点摘录了曼德拉在1960—1990年间(坐牢期间)未发表的个人对话、信件和笔记,展现了曼德拉作为领袖、政治家、父亲、丈夫、儿子、朋友等各种身份下的思想情感,是一部以细节为依托,较全面地了解曼德拉的作品。《曼德拉:艰难地走向自由》(红旗出版社,2013年9月)主要是曼德拉在重大历史关头撰写的著名文章、经典演讲以及出席几次重要审判(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瑞佛尼亚审判”)时的全程记录,全书内容鲜活地诠释了曼德拉身为非洲自由运动先驱的磁性魅力以及其无穷的人格典范。
其实私心比较希望理想国能出一本反思南非社会现状的书,所以请允许我先行推荐两本从不同角度观察南非的作品:《德克勒克回忆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11月)和《德克勒克与曼德拉:用妥协和宽容重建南非》(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5月)。1993年,德克勒克与曼德拉同获诺贝尔和平奖,但我们却只知曼德拉,忘了德克勒克。
2019年的计划出版书目里,在介绍M041《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大屠杀刽子手的自在生活》的时候写到:“这不仅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本挖掘出战后联邦德国的鲜活片段,展现一个真实的“美洲纳粹文学圈”的历史著作,并与阿伦特进行了时空对话,揭示谎言的本质。”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译林出版社,2017年1月)中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而《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正是“叫板之作”。此外,汉娜·阿伦特还有一本《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译林出版社今年将要出版《艾希曼审判》,著名历史学家利普斯塔特对艾希曼审判进行了概述,深入分析了大屠杀幸存者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本书结合了历史的视角和当代的紧迫性,在叙述中注入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可适当关注一下。
译林今年还将出版三部劳伦斯·里斯的作品。
鹤见俊辅的《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和姊妹篇《战后日本大众文化史,1945—1980》此前均被四川教育出版社收入到“东亚人文100丛书”中,很期待《战后日本大众文化史,1945—1980》未来也能进M。此外个人想提及《战争留下了什么:战后一代的鹤见俊辅访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该书是鹤见俊辅和上野千鹤子及小熊英二的对谈集,内容涉及鹤见俊辅乃至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和问题。
M020《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的作者尤金·罗根的另一本畅销作品《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8月份推出,属“好望角书系”。同为尤金·罗根的作品,本书时间跨度有500年之久,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探索了近现代阿拉伯历史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近现代阿拉伯世界的足迹,更可以作为译丛将要(可能会将很久)出版的《阿拉伯人的梦幻宫殿》(已于2017年译完)和《萨拉菲主义的形成:20世纪的伊斯兰教改革》的一个大前提,从全局着手,更好的理解阿拉伯世界。
M027《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的作者大卫·I.科泽是全球研究梵蒂冈史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另一本重磅作品《将成为国王的教皇》将由“索·恩”于2020年推出。凭借扣人心弦的叙事、敏锐的历史分析,讲述了十九世纪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试图结束长达千年的基督教统治,迫使教皇庇护九世流亡出逃,并在意大利统一过程中被迫避居于梵蒂冈的历史故事。在这本充满背叛、悲剧色彩和国际强权政治的戏剧性著作中,作者向我们揭示了西方基督教神权的逐步退场,以及一个崭新的现代欧洲的出现。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一书虽然装帧相似,但主题和当时译丛更加注重转型期各个国家的经验等核心话题略有差异,所以并未放入译丛。只是这个封面设计也太类似了,难怪被人说“番外”。而《布拉格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确有被考虑过放进译丛。据说2015年秋季书目上显示编号为014,所以《布拉格精神》更像是番外才对。如果书友们对崔卫平的译本持保留态度的话,可以考虑时报文化出版的景黎明、景凯旋译本(2003年1月)。而同为伊凡·克里玛的作品,由景凯旋编译的《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 》(花城出版社,2010年5月)同样值得一读。在这些散文随笔中,东欧作家和学者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这些文字既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
本来盼着《甘地之后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历史》出版之后,理想国能够把拉马钱德拉·古哈的两卷本甘地传记也出了,后来知道了《印度之前的甘地》的版权在中信手里。预计2020年下半年出版,译者是孙上了(哥廷根大学现代印度研究硕士、印度马德拉斯大学梵文专业硕士)。尚不知是否同时引进了《甘地:改变世界的岁月,1914-1948》。《印度之前的甘地》简短地介绍了甘地幼年时期的经历,主要着墨于甘地从孟买出发到英国学成之后一直在南非从事民主运动的经历,重点研究甘地在南非担任律师期间的思想发展(非暴力不合作)。《甘地:改变世界的岁月,1914-1948》则超过1000页,从他1915年由南非归来一直讲到1948年他遇刺被害。在这本书里,古哈对当时的印度进行了全景式地扫描,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甘地,也了解了当时整个印度的社会阶层对于甘地的理解。目前译丛只有曼德拉和明治天皇的传记,如果再选一位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人物,显然甘地非常够分量。
弗里茨·斯特恩的《非自由主义的失败:论现代德国政治文化》(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可作为《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的拓展,保罗·科利尔的《战争、枪炮与选票》是《最底层的10亿人》(中信出版社,2008年7月)的续篇,《温柔的复仇:奥比·萨克斯的创痛与重生日记》(麦田,2015年3月)可以作为《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的延续。
私以为在阅读完译丛之后,再阅读同一作者的主题相似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收进M的作品,是有必要的。并非M作者的所有作品都会被收进译从,一是选题是否合适,二是能不能出版,三是版权是否已被买走。遗憾在所难免,以及恨死了自己没有阅读原著的能力。
其实和理想国的选题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书何止这些,但这些书的优势就在于同一作者笔下的内容,在相关性上必然存在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以及思想上的一脉相承。补充也好,对比也罢,出发点即是希望能够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一家之言,且并未将所列书目一一读毕,惭愧惭愧。
有的没的
M037《印尼 ect.:众神遗落的珍珠》作为第一本东南亚题材的译丛书籍,也作为2019年唯一一本在年初没有预告就横空出世的译丛书籍,可谓是极大的惊喜。繁中版已于2015年6月由联经出版,隶属于“全球视野”系列丛书,而“全球视野”中的《八月炮火》也已于2018年8月由理想国出版。有书友提及这个系列要引进了么?显然《越南:世界史的失语者》和《缅甸:追求自由民主的反抗者》这两本相当有困难,而《柬埔寨:最诅咒的国度》的版权在甲骨文手里,预告了两年了,却迟迟不见动静 。
截止目前,在已经出版的40本书中,已经再版了其中4本(第一版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尤其是去年连续再版了3本,以及M004《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再次上架。当下的出版环境,能够再版或者重新上架,已实属不易。而仍处于“被下架”状态的M007《苏联的最后一天:莫斯科,1991年12月25日》、M008《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和M015《古拉格之恋:一个爱情与求生的真实故事》短时间内怕是很难再版。这其中M008和M015都是奥兰多·费吉斯做品,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人民的悲剧:俄国革命的历史 1891-1924》和《俄国革命史:1891-1991》,唏嘘。
关于再版,多说几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8月出过一版《勇者曼德拉自传》,理想国在2013年7月出过一版《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广西师大的书号),而转头理想国又和广西师大在2014年9月推出了译从版的《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兜兜转转,一本书两家出版机构三个版本。理想国译丛和其他社科品牌不太一样的地方不仅仅在于译丛更倾向于近现代的选题(点亮、转型和他人经验),还有不同是译丛有一部分书并非初次引进中文版,老书再版的占有率比较高。具体信息可参考日志《 “理想国译丛”书目中文版本汇总》。希望后续理想国能多出一些尚未有中文版的新书。

随着这几年政策的缩紧,出版苏俄和东欧的题材变得越来越艰难。译者陶小路在理想国的一条广播下面“抱怨”自己翻译的《日瓦戈的孩子: 俄国最后的知识分子》已经交稿三年了(书稿于2017年6月译毕),却迟迟没有出版。迟迟不出版,一是因为题材,很显然《日瓦戈的孩子》就是因为题材,且作者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的《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甲骨文,2014年6月)也早已溢价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大家都知道苏联题材是绝对的禁区,但其实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史才是绝对的禁区,对于十月革命之前的沙皇俄国的历史,审查压力并没有那么大,比如《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写沙皇时期流放制度可以,但是关于十月革命之后古拉格的一切,都是不可以的。二是译著馆的书稿太多了,很多书稿都是翻译了很久之后才被选中进入编辑阶段。比如M035《圣经与利剑》,2018年11月的时候,译者何卫宁告知书稿是三年前交到编辑手里的,也就是从翻译完成到出版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再比如《刚果的崩溃与非洲大战》和《 阿拉伯人的梦幻宫殿 》也是早已翻译完成(大概在2017年),如果顺利的话,大概会在2020年或者2021年看到前一本。希望理想国一定要续签等了好几年但还是出不了的书的版权啊,不要放弃,天会亮的。
截至目前,M039《当权第三帝国》(1008页)成为M最厚重的作品,紧随其后的是M028《明治天皇:1852-1912》 (954页)和M023《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904页),等4月份M040《战时的第三帝国》出来之后,前三的排位估计又要变更了。接下来还有挑战能力的就是《甘地之后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历史》和《人民的悲剧:俄国革命的历史 1891-1924》(如果能出的话)了,成书都得1000+页吧。 而最薄的三册分别是M024《创造日本:1853-1964》(200页)、M021《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208页)和M036《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240页)。
已经出到M040的译从,每本一个M,陆智昌老师还有几百个字体在等着呢。不过个人比较认同博主“咱说”的观点:整体做统一设计风格的立意很好,有利于形成品牌辨识度和读者忠诚度,但至少其中一半封面上的M我没看出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好像只是选了一款现成的字体而已。
虽然非常喜欢理想国译丛,但不得不说,前20个M里面,也就只有M012《罪孽的报应 : 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的M还算稍微“设计”了一下。而对于目前整个系列来说,个人最喜欢的M是M027《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M028《明治天皇:1852—1912》和M03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译丛除了作者系列之外,还有四个“主题作品集”。

Ⓜ 【南非“和解四部曲”】
M001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M002 慢慢自由路:曼德拉自传
M003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
M034 不敢懈怠:曼德拉的总统岁月

Ⓜ 战争主题套装【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记忆】
M009 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M012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M017 奥斯威辛:一部历史
M018 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M020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

Ⓜ 【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M005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M021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M022 战争、枪炮与选票
M023 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M024 创造日本:1853—1964

Ⓜ 【第三帝国三部曲】
M038 第三帝国的到来
M039 当权的第三帝国
M040 战时的第三帝国
还有另一种分组方式:
Ⓜ M译丛套装01:中东与帝国的博弈和覆灭
M020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一战中东,1914—1920
M035 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 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
M013 档案 : 一部个人史
M014 布达佩斯往事 : 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
M031 回访历史 : 新东欧之旅
Ⓜ M译丛套装03:战争狂魔:崛起与罪孽的报应
M012 罪孽的报应 : 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M018 活着回来的男人 : 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M027 教宗与墨索里尼 : 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
Ⓜ M译丛套装04:两位总统的一生,他们改变了整个世界
M034 不敢懈怠:曼德拉的总统岁月
1944: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非译丛书籍)
Ⓜ M译丛套装05:战斗民族养成记
M025 娜塔莎之舞 : 俄罗斯文化史
M032 克里米亚战争 : 被遗忘的帝国博弈
Ⓜ M译丛套装06:日本为何成为日本?温文尔雅后的复杂人性
M024 创造日本 : 1853-1964
M026 日本之镜 : 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 在一个官方组的套装——“认识日本系列”里,除了M009、M012、M018、M024、M26、M28、M036(妹想到有这么多关于日本的译从书籍)之外,还有《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和《东方历史评论(第6辑:理解日本》这两本理想国的书也在这个系列里。
Ⓜ 还有一个福山套装,也是理想国译丛一直主打推出的子系列。
以及,这个福山作品集竟然有条目。
零散信息
Ⓜ 《第三帝国三部曲》的企鹅(Penguin)新版平装是有副标题的。三卷分别是:How the Nazis Destroyed Democracy and Seized Power in Germany(纳粹如何摧毁德国的民主并夺取政权)、How the Nazis Won Over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a Nation(纳粹如何赢得一个国家的民心)、How the Nazis Led Germany from Conquest to Disaster(纳粹如何带领德国从征服走向灾难)。
Ⓜ 在理想国于2014年8月推出第一辑8册理想国译丛之后,理想国于2015年初成立译著馆,主要负责“M”,主编梅心怡。
Ⓜ M037《印尼 Etc:众神遗落的珍珠》在2016年初的时候就有消息显示将会由理想国出版。
Ⓜ 福山作品的繁中版除了《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被立绪拿下之外,其他作品都被时报文化收了。
Ⓜ 《刚果的崩溃与非洲大战》,一位译者,一位校译。
Ⓜ M005《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在豆瓣的想读人数已突破3.2万,一骑绝尘。而此前理想国译丛在豆瓣最多想读的是M025《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人数1.8万。
Ⓜ 《大崩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年来如何重塑世界》正文部分大概有620页,两位译者,一位校译。
Ⓜ 《阿拉伯人的梦幻宫殿》已于2017年译完,一位译者。
Ⓜ 《碎片的时代》2016年译完,英文单词约15万,译者大概2-3位。
Ⓜ “第三帝国三部曲”原计划的出版时间比现在至少要早一年。
书名
Ⓜ M009《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的原版标题是《Year Zero:A History of 1945》,红桌文化版的译名为《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
Ⓜ M013《档案:一部个人史》,2012年4月理想国初次公布将要出版这本书的时候,译名为《档案:被监视的生活》,但并未正式出版。孟凡礼在2012年4月的时候预告过《档案》就要由理想国出版了。
Ⓜ M014《布达佩斯往事 : 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广西师大版的封面原版标题是Enemies of the People,南京大学版的封面原版标题是 Enemies of the People:My Family's Journey to America,按照字面意思应该翻译为《人民的敌人:我的家庭的美国之旅》。
Ⓜ M017《奥斯维辛 : 一部历史》,BBC版的副标题是 The Nazis & The 'Final Solution'(纳粹与“最终解决方案”)。
Ⓜ M022《战争、枪炮与选票》的原版副标题是 Democracy in Dangerous Places(危险地区的民主)。
Ⓜ M026《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的原版标题是 A Japanese Mirror:Heroes and Villains of Japanese Culture,另一个版本的标题是 A Japanese Mirror:On Sexual Demons,Sacred Mothers,Transvestites,Gangsters and Other Japanese Cultural Heroes(镜像下的日本人:永恆的母親、無用的老爹、惡女、第三性、賣春術、硬派、流氓 ),还有一个主标题是 Behind the Mask(面具之下)的版本。
Ⓜ M028《明治天皇 : 1852-1912》的原标题是 Emperor of Japan:Meiji and His World,1852-1912(日本天皇:明治和他的世界,1852-1912) 。
Ⓜ M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原版标题是 Capital:A Portrait of Delhi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理想国将“Portrait”意译为“美好与野蛮”。
Ⓜ M032《克里米亚战争:被遗忘的帝国博弈》,Allen Lane版的副标题是 The Last Crusade(最后的十字军)。
Ⓜ M03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英文版的副标题是 Five Centuries of the Pillage of a Continent(对大陆五个世纪的掠夺)。
Ⓜ M037《印尼 Etc.:众神遗落的珍珠》的原版副标题是 Exploring the Improbable Nation(探索不可思议的国家)。
Ⓜ M041《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理想国2019年初第一次预告该书的时候副标题是《大屠杀刽子手的自在生活》。原版标题是 Eichmann vor Jerusalem:Das unbehelligte Leben eines Massenmörders。
Ⓜ M042《滔天洪水:伟大的战争和全球秩序的重建,1916—1931》的原著有两种副标题。分别是:The Deluge: The Great War and the Remaking of Global Order 1916-1931(Penguin)和 The Deluge: The Great War,America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Global Order,1916-1931(Viking)。显然译丛译自第一种,所以副标题中不见了“America”的踪影。 那为什么把“The Great War”翻译成“伟大的战争”而不是“世界大战”或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呢?
宣传
迄今为止,译从共有两次以视频的方式宣传书籍。一是M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二是M036《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M036的宣传视频是重新编辑《一千零一夜》的节目视频,因为这个版本的视频目前只存在于京东的书籍页面上,所以只能暂时把页面链接贴出来。
Ⓜ M036《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宣传视频
2019年5月24日,看理想发布了采访译著馆编辑“gy”的音频:熟悉理想国的朋友一定知道理想国译丛(又称M系列)这个很重磅的人文社会经典著作系列,今天,颠颠就采访了“黑拱门套餐”背后的译著馆编辑们。
理想国公众号上发布的三篇《M观察》

Ⓜ 切尔诺贝利的小蘑菇(2019年5月5日)
Ⓜ 创造欧洲人:奥兰多·费吉斯访谈(2019年5月31日)
Ⓜ 反叛的东欧:伊娃·霍夫曼访谈(2019年6月25日)

希望以后CIP和书号不再是阻碍。
希望今年能出到M050。
希望一切顺利。
出版不易,买书读书就是作为读者最大的支持。
最后是一个问题:Dancing in the Glory of Monsters 如何翻译?《恶魔的荣耀之舞》? 还是《舞动的恶魔的荣耀》?
注:图片皆来自网络,且保留有水印,如有侵权,还请及时告知。另,文中信息未必完全准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谢谢。
2022年3月26日,修订。
此次修订,修改了一些错字,比如“译从”。重新编辑了个别词句不通顺、表述有歧义的句子和段落。重新编辑了作者的书籍列表,有一些添加了中文译名和简单的介绍。
2025年3月14日,修订。
书目链接改为书影音模式、更新了若干张图片、修改了一些词句。
甲乙丙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译丛”杂谈 05 (3人喜欢)
- “理想国译丛”杂谈 04 (1人喜欢)
- “理想国译丛”杂谈 03 (1人喜欢)
- “理想国译丛”杂谈 02 (3人喜欢)
- “理想国译丛”书目中文版本汇总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