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025-03-17)
今天看了一下秦晖教授的观点,对我有点启发。我原先对于宏观叙事一直陷在阶级叙事和民族叙事的框架里。但实际上无论是阶级(共同的阶级利益)还是民族(一致的民族利益)都是被强行捏合在一起的,日常中最常见的却是小共同体(比如家族,村子,学校,公司,部门)。倒不是说阶级叙事和民族叙事不存在,它们充斥在方方面面,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展现出它们鲜明的身影。
回到正题,今天看了许多不太好的社会层面,比如二次分配,这个用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的机制反而加大了基尼系数,原因在于公务员,老师、医生,还有其他的城市人口占据了二次分配的大头,农民社保每个月只有一百多,他们有好几千,甚至上万,还有房子等。在事实层面上讲,宏大叙事应该把它们包括进去。亦或者说在现实层面,这些小团体才是主体。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