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在碳基与硅基之间奔跑——2024年运动启示录
2024年12月31日,我停下来,要站在街边做跑步之后的拉伸时,智能手环突然发出目标提醒震动:2024年累计跑步里程达到830.1公里。这个数字在视网膜投影上闪烁,像极了《银翼杀手2049》里K发现的记忆碎片。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正用双腿丈量着人类最后的碳基浪漫——当AI已经能模拟人类所有运动姿态时,我们依然在执着地用肌肉记忆书写存在主义的诗篇。 近期新闻插播: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3日在北京经开区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同期开跑! 新闻意味着机器人公司为机器人报名参赛,与人类同台竞技。

一、觉醒:从病床到赛道
2022年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我躺在神经内科病房,听着俄乌战争的新闻。当时的我绝对想不到,两年后会在北京通州马拉松赛道上与命运击掌。医生诊断我前庭神经受损时,我正用手机刷着《强风吹拂》的片段——那部讲述大学生挑战箱根驿传的动画,成了我与病魔对抗的精神吗啡。
训练笔记摘录
• 2024.3.15:第一次尝试间歇跑,配速5:30/km,感觉肺叶在燃烧。村上春树说“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此刻深以为然。
• 2024.5.28:晨跑偶遇暴雨,在积水路段滑到。想起《雨中曲》里Gene Kelly的舞蹈,突然觉得狼狈也是一种仪式感。
• 2024.10.12:完成首秀半马,冲线时似乎听见志愿者喊“恭喜这位选手,您的成绩是1小时59分58秒!”,自己差点笑场——人类对整数的执念真是可爱。
当我在通州马拉松终点线按下秒表,数字4:37:22在腕间跳动。这个瞬间让我想起《人类简史》中的论断:“我们创造了神,又被神创造。”马拉松于我,何尝不是现代人的新型宗教?赛道上的补给站如同朝圣路上的驿站,配速员是手持铜锣的引路人,而PB(个人最佳)则是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杯。
二、镜头之外:跑步时的哲学课
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习惯在训练中捕捉城市呼吸。某天晨跑经过街区,发现玻璃幕墙倒映着奔跑以及骑车的人群,突然想起《楚门的世界》里那句台词:“如果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这让我意识到,每个跑者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用脚步剪辑着城市的蒙太奇。
如果书单与配速有个对照表,那么即是如下:
书籍 配速区间 感悟片段
《存在与时间》 6:30-7:00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跑步时的每口呼吸都是对死亡的预演。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5:00-5:30 修车与跑步同理,都是与机械/肉身的对话。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4:30-5:00 当我在补给站喝电解质水时,突然分不清自己更像人类还是复制人。

三、与AI赛跑的哲学
某天在看一个健身房视频,影像中一个机械臂正在模拟马拉松摆臂动作。这个场景触发了我的思考:当AI能完美复制人类运动时,我们的坚持还有何意义?就像《普罗米修斯》中工程师创造人类,人类又在创造AI,这是否是文明的轮回?
如果存在AI马拉松教练对话实录,那么可能是这样的。
AI:建议本周增加LSD训练,配速6:00/km,距离30km。
我:为什么?
AI:根据你的基因检测数据,你的线粒体密度比普通人高12%,具备成为精英跑者的潜力。
我:但我跑步只是为了对抗虚无。
AI:建议补充5-HTP,调节血清素水平,比跑步更高效。
我:...你赢了。
四、我的2024运动年鉴
项目 数据 花絮
全年跑步里程 830公里 相当于从北京到呼和浩特的直线距离。
半程马拉松最佳成绩 1:59:58 差2秒跌破2之外,被一些网友戏称为“人类的倔强” 。
全程马拉松首秀 4:37:22 冲线时我真想大喊“这破表终于能停了!”
最长连续跑步天数12天,起因是那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有着复杂的压力。
最尴尬训练事故,红色训练上衣配白色短裤,而白色短裤太透了。

五、未来启示录:把与人工智能的共处进行到底,那么跑步也许是碳基的最后防线
有一天,当我在奥森公园偶遇一群戴着脑机接口设备的跑者时,突然理解了《黑客帝国》里墨菲斯的困惑。我们用科技提升运动表现,却也在消解运动的本质。就像《银翼杀手》中复制人Roy Batty临终独白:“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而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失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2025年新年决心
1. 继续做碳基生命的顽固派,拒绝不运动。
2. 完成“马拉松+读书”跨界项目:每跑20公里读1本书。
3. 聚焦运动,拍摄运动主题的摄影,去做一次马拉松赛道上的摄影师。
结语:向晚风致以敬意
已经站在2025年的1/3回望,那些在雾霾中坚持的晨跑、在暴雨中摔出的淤青、在补给站抢到的最后一块香蕉,都成了碳基生命最动人的注脚。当AI在虚拟世界创造出完美马拉松记录时,我们依然会固执地用肌肉酸痛证明:人类的存在,本就是对抗熵增的奇迹。
“人生短而难为,但人生又可为,何不尽乘风!”——这句去年日志《何以乘风》一句话,希望它能长久刻在我的训练赛道上,虽然此刻我抬手,正与智能手环的冷光交相辉映。
也许,这就是碳基文明留给自己后裔的终极密码:在未来算法统治的时代,知识无足轻重,而身体确实宝贵财富,做一个清醒的奔跑者,因为未来的我们不一定能保持清醒。 只要心中有风,就去做那逐风的少年,强风吹拂,步履不停。
特别说明:个人AI助手对此文有重大分析梳理和具体贡献。
© 本文版权归 Νταγκ Τζόουνς.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They are like trees planted by streams of water, which yield thei...
Νταγκ Τζόουν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的2024年 (4人喜欢)
- 阅读廿载:个人的自救指南——2024年读书启示录 (3人喜欢)
- 光影七载:艺术的镜像救赎——2024年观影启示录 (2人喜欢)
- 我的2024年读书记 (3人喜欢)
- 我的2024年观影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