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
这是一篇关于老母亲买保险故事。老母亲在2009年给自己买了一份分红保险,当时保险业务员是她认识的一个朋友,这个人上门推销说该款保险非常适合我老母亲,让我老母亲心动掏钱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每年少投入交满后还能拿到分红,二是满60周岁后可以全额拿到本金,三是朋友的信任。去年满60岁后老母亲就拿着保单去了保险公司退保,结果被告知该保险需要本人亡故后才能退保,言下之意是你活着是无法解除保险,算你违约。我老母亲当时就懵了,怎么跟保险业务员说的不一样,于是赶紧看自己的保单,保单封面上有两个大字终身,这下好了只能吃哑巴亏了。回来后闷闷不乐,保险公司说现在退保算你本人违约最多只能拿八折本金,这样一算要亏损好几万。于是去年下半年的某天晚饭后,老母亲拿出保单开始咨询我要怎么办,说要是知道死后才能拿到本金肯定不会买的,我听了一圈然后抓紧研究那份保单,我自己搞法律对于这种格式条款是不可能让你找到漏洞的,而且里面挖了很多坑老百姓根本是看不懂一本二十几页的保单还有里面的各种免赔的条款。只能拿着我老母亲的签名开始研究是否是本人签名,经老母亲再三确认是她本人的签名,那要是打官司必输无疑。我网上搜索很多人都是跟我老母亲一样的遭遇,大多是吃哑巴亏亏本金了事,更离谱的是还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也买这种保险然后亏钱了事的,保险是一门好生意,大资本集团几千个亿拿捏百姓比踩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保单里面的唯一瑕疵是受益人我的身份证号码保险业务员是填错的,其他根本没有什么漏洞。这点根本翻不了官司。 于是第二天我先下载了该保险公司的APP在里面找到了我老母亲的保单电子信息,保单是有效的是合法的。里面有投诉渠道,大概三种投诉方法,但最终他们都是诱导你去法院走诉讼渠道。我先在APP里面投诉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还有退保的要求,很快没几天保险公司就有人联系我老母亲去公司面谈,面谈当然不会有结果,但据我老母亲转述我提炼了对方的主要意思一是现在退保你属于违反合同,二是你们投诉了可以退保最多百分之八十,三是你们可以去法院起诉。第一次没谈拢再加上快过年了我也没再去弄这个事情。 上个月我想起这件事还没结束于是又在APP上投诉了一次,结果就和第一次一样。网上我也查了,很多人会觉得烦然后选择吃亏,然后我第三次在APP上投诉,对方联系我的时候说不再交办了直接在系统里做调解无效回复了,到这里他们公司自己内部的监督方式已经无效,这个我也理解毕竟都是吃人血馒头的。期间保险公司的经理也给我打过电话,说全额退保是不可能的,上面领导是不会批的。我就问他哪个领导,我可以去找他,他肯定不敢说他领导的名字所以我也没拿到名字,否则我要去烦他领导了。既然内部监督方式无效,我就开始找本地的银保监,一开始银保监不受理,然后我还电话过去为什么不受理,后来对方跟我的解释是已经受理了只是回复的方式是不予受理。接下来又约我老母亲去面谈,跟保险公司和银保监面谈,结果还是跟前面两次面谈一样,银保监的人跟保险公司比较熟,也未站在老百姓这边,所以面谈也没什么结果,老母亲回来后我让她不要心急,也不要去保险公司吵闹以免血压身高影响自己身体不值得。 由于我之前找了银保监,事情没解决那变成了我和保险公司、银保监三方面的事情,事情变成复杂后又变成简单了,我只要跟银保监沟通就行了,银保监不用出钱经再次沟通后全款退还本金。 总结:一是摆好心态,多次投诉,为什么要多次重复投诉,让保险公司知道你可能会比较难缠。二是绝不走诉讼。如果法院判决你败诉后,再投诉就没有效果了。三是找第三方投诉途径,我是找了本地银保监。如果银保监不行,还有很多渠道可以找。 这种事情非常折磨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很多人在和保险公司的拉扯的几个月中会抑郁焦躁,还有找网上那种专业退保的人又被骗钱的,让保险公司的人影响了心情,但你被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保险公司员工的心情,一般都是老百姓最终妥协亏钱了事。 我自己碰到,是因为自己平时这方面接触较多,钱也是小事要不回来也影响不到我们的生活,其实这个里面也涉及了一个问题,就是处理这件事的保险公司人员其实都是好人,但在面对我老母亲的时候却变成了恶人,要我老母亲多次奔跑无果,拖拉蒙骗推诿言语中的恐吓等,这件事很值得思考,这些人真的是好人,钱也是公司的不是这些员工兜里拿出来的,但是公司的环境、制度把这些人变成了恐吓我老母亲的恶人,所以这个世界可能很多人是好人也同时是恶人。这种保险的设计其实就算保险人身故后受益人要想拿回本金也不容易,里面有很多因素,银保监的人也承认早些年保险乱象不是很合理,现在好多了制度也完善,当然我也相信现在确实很多保险是有益的。 老母亲拿到钱后心情放松了,多了一笔存款,虽然这些年一分利息都没有,钱贬值,但这也是一种长期主义,生活中定存非常重要,坚持让时间的力量来让你获得一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