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有什么区别?选择基金常参考的五大指标
基金单位净值并非越低越值得购买,单位净值的大小并非我们选择基金的依据,我们可以参考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在选择成立时间相近的同类型基金时也可以参考能反映基金历史业绩的累计净值。
当成立时间相近的同类型基金比较时选择基金累计净值高的基金,有很多表现不好的基金累计净值甚至低于1。另外,选择基金时不要有贪便宜的心理,认为基金净值越低,用同样的资金能获得更多的基金份额,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要了解基金净值为什么低,是因为业绩差,还是分红或者份额拆分等原因。
基金净值
(一)基金净值分为单位净值、累计净值
单位净值:每个交易日收盘后根据基金所投资的金融资产计算出基金总资产,扣除基金当日的成本及费用后,可以得到当日基金的资产净值,用资产净值除以基金当日总份额,就得到了基金的单位净值。
可以理解为每份基金的价格,计算公式为:(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基金总份额。
累计净值:可以理解为基金成立以来每份基金取得的总的累计价值,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基金成立以来每份基金累计分红的金额。
累计净值能够反映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总体收益情况,有很多表现不好的基金累计净值甚至低于1,可以自行对比下图中的两只基金:


(二)为什么很多人买单位净值低的基金
很多人买单位净值低的基金可能仅仅是因为:
①用同样的资金可以获得更多的基金份额,误以为同样资金买的基金份额越多越好,也就是贪图便宜的心里,但是有时候便宜无好货。
基金投资收益 = 本金 * 基金收益率,无论净值高低,我们投入的资金是一样的,收益高低取决于基金净值增长率,同类型基金中当然要选择能为我们带来更高收益的基金。
②认为净值越低上涨的可能性越大,净值越高上涨的可能性越小- -这些高净值基金正说明了它们的过往业绩还不错。
(三)单位净值的大小并非我们选择基金的依据
基金单位净值低可能是因为:
①基金业绩差或者成立时间短。
②过往分红或者拆分导致净值低,并非业绩差,这一点需要我们选择基金时仔细辨别。
有时价格低并非真正的便宜,认为单位净值低的基金比单位净值高的基金更值得买入这
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不要陷入‘低价陷阱’,这些高净值基金能够有这么高的净值正说明了它们的业绩好啊。
股票或基金有时候会拆分,知道为什么吗?就是要让投资者觉得价格低便宜而买入。
彼得·林奇也说过“仅仅因为股价便宜就买入一家发展前景普通的公司股票是一种肯定失败的投资之道”。
购买基金常用指标
筛选基金时常用的参考指标有:标准差、最大回撤、夏普比率、贝塔系数、阿尔法系数。
(一)标准差
可以用标准差来衡量某一时期内基金收益率的波动幅度,即基金某一时期内收益率相对于平均周期内收益率的偏差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基金的波动幅度越大,偏离平均收益率的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大,在比较基金的标准差时,应该在同类型基金中比较。
下图为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五年间偏股型基金波动率与投资者投资收益情况: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但高风险并不意味着高收益,基金理财想要取得高收益通常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面临更大的波动。

(二)最大回撤
指过去一段时间里,基金净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跌幅,也即该段时期内基金可能产生的最大亏损,最大回撤绝对值越小,则风控能力越好,最大回撤值过大的基金,持有体验很差,很多基民可能在大幅下跌时卖出了基金,没有享受到后期基金上涨带来的收益。
标准差与最大回撤可以作为衡量基金风险的指标。
下图为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五年间偏股型基金最大回撤与投资者投资收益情况:对于偏股型基金,想要获得更高收益,可能面临更高的最大回撤幅度,但当回撤幅度达到一定值(超过50%)时,基金持有体验太差,很多基民可能会卖出基金。

(三)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衡量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指标之一,综合考虑了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反映了基金承担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率,即基金回报率高于同期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通常该比率越高,基金承担单位风险得到的超额回报率越高。
计算公式为:夏普比率 = (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 投资组合标准差。
这里需要注意,夏普比率并未考虑投资组合之间的相关性,所以构建组合时,不能只凭
夏普比率选择基金,在参考夏普比率时,一定要在同类型基金中比较。
(四)贝塔系数(β)
贝塔系数衡量基金收益相对于业绩评价基准收益的总体波动性。β越高,意味着基金相对于业绩评价基准的波动性越大。β小于0,基金与基准涨跌相反;β等于1,基金与基准同涨同跌;β大于1 ,则基金的波动性大于业绩评价基准的波动性,反之亦然。比如华夏上证50ETF相对于基准指数(上证50)的β系数为1.01,可以理解为若上证50指数上涨1%,则该基金上涨1.01%,若上证50指数下跌1%,则该基金下跌1.01%。
(五)阿尔法系数(α)
阿尔法系数是基金的实际收益与按照β系数计算的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即基金收益跑赢市场(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部分,可以理解为来自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收益,可作为衡量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一个指标。比如增强型指数基金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α收益(超额收益,来源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β收益(市场收益,来源于标的指数表现)。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