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
1956年末至1957年初,上海京剧院在周信芳院长的率领下远赴苏联进行了为期六十四天的访问演出。这次演出的主要目的是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的戏曲艺术,进一步加强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同时赴苏期间又恰逢十月革命胜利三十九周年纪念节日,这也使得此次赴苏演出活动更加意义非凡。此次上海京剧院赴苏演出是我国建国初期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无论是演员整容、演出场次和演出的影响等方面,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此次演出活动的记述非常少,除了当时在国内报刊上的零星报道外,仅见赵晓岚女士《跟随周信芳访问苏联》、齐英才先生《随周信芳出访朝鲜、苏联追忆》等寥寥数篇回忆文章,而在上海京剧院自身的团史中也只略有提及,语焉不详。今年适逢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年,逝世50年,谨以此文追溯周信芳先生在中国京剧文化对外交流史上的这段旧事。
1956年夏,作为当时中苏文化协定的一部分,上海京剧院接到出访苏联的任务。此次出访代表团由周信芳先生任团长,伊兵任副团长,上海京剧院的副院长陶雄、吴石坚等也随团出发,代表团共有演职人员八十多人,包括当时上海京剧院下辖三个团中的周信芳、李玉茹、张美娟、陈正柱、赵晓岚、孙正琦、王金璐、刘斌昆、孙正阳、沈金波、汪志奎、黄正勤等主要演员。出发前的经历,赵晓岚女士在《跟随周信芳访问苏联》一文中有专节记述。此次访苏演出的剧目中有当时正红遍全国的名剧《十五贯》,这本戏最早为浙江省昆剧团编演,1956年初晋京演出一炮而红,《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一时间全国文艺圈中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为了将昆剧《十五贯》移植到京剧中,周信芳等主要演员专程赴浙江向浙江省昆剧团学习该剧,周信芳自己也向昆剧传字辈演员周传瑛对口学习了况钟的戏。到1956年8月底上海京剧院赴苏代表团成员赴北京参加出国剧目审查。在京期间,周总理接见了上海京剧院的演员,观看了演出,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到同年10月28日,上海京剧院赴苏代表团从北京启程出发,到11月5日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
抵达莫斯科的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周信芳团长一行于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观礼台上见证了苏联国内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三十九周年的庆祝活动,次日即是此次出访的公演开幕式。苏联官方对上海京剧院的访问演出举办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在仪式上时任苏联文化部部长米哈伊诺夫致开幕词,赫鲁晓夫、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苏联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均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演出。在开幕式上,周信芳团长代表上海京剧院代表团作了简短的讲话,在讲话中周信芳回忆了三十年代梅兰芳先生的莫斯科之行,并对苏联方面对此次出访演出的欢迎和支持表示了感谢。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在莫斯科的演出主要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音乐剧院举行,从11月8日至11月18日,共进行了十一场公演,演出《十五贯》《打渔杀家》《四进士》《追韩信》《贵妃醉酒》《拾玉镯》《雁荡山》《泗州城》《三岔口》《秋江》《别窑》等近二十个剧目。
上海京剧院代表团首演结束后,莫斯科方面进行了跟踪报道,并于11月10日由时任苏联文化部国际联络司西巴诺夫司长牵头,为代表团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代表团方面表示:“从两天来在莫斯科演出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艺术也是被苏联人民所理解和爱好的”,也希望“在访苏期间尽一切努力来帮助苏联观众最完满的了解我们的艺术。”在记者招待会上,代表团还着重介绍了上海京剧院的历史和此次来访代表团中的主要演员和乐队成员。11月12日,代表团部分成员受邀出席了在莫斯科“艺术家之家”举行的中苏艺术家见面交流活动。次日,代表团在莫斯科中央圆柱大厅参加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活动过程中中苏艺术家各自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在莫斯科访问演出的间隙,周信芳团长受邀于11月16日对当时全世界的人民民主国家进行了广播讲话,在讲话中,周团长感谢了苏联政府举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回顾了过去几日在莫斯科的演出经历,并祝愿两国人民乃至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万古长存。11月18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在结束了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音乐剧院的公演之后,次日赴莫斯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电机工厂参观访问,并在工厂的车间中进行了京剧演出,同日晚间,代表团一行赴莫斯科中央圆柱大厅参加联欢会活动。11月20日晚,代表团受邀出席由苏联文化部部长米哈伊诺夫举办的欢送宴会,当天周信芳团长在演出前饶有兴趣地身着《追韩信》一剧中萧何的剧装拍摄定妆造型照,该照刊登在此后出版的苏联当地报刊上。
11月21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抵达访苏演出之行的第二站,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在当地火车站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次日,代表团即开始演出活动,在首演开幕式上,周信芳团长作简短讲话,在讲话中,他提及了1955年来到列宁格勒出访的上海越剧团,并感谢了来到列宁格勒之后受到的热情接待。在列宁格勒演出期间,代表团共举行公演五场,演出了《十五贯》《追韩信》《打渔杀家》《贵妃醉酒》《雁荡山》《拾玉镯》《三岔口》《盗仙草》《小放牛》等大小剧目。在首演当日,代表团遇到当地一位名叫阿克沙·米特娜亚的女士,她向代表团众人展示了她收藏的三十年代梅兰芳在列宁格勒上演京剧时的演出说明书,这让上海京剧院代表团的成员们激动不已。在列宁格勒演出期间,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受邀出席了列宁格勒艺术家欢迎联欢会,并参观了冬宫、列宁茅草屋等市内景点,并于11月27日出席了列宁格勒市政府举办的欢送宴会。
11月28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抵达访苏演出之行的第三站,当时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爱沙尼亚的首府塔林。这是中国艺术团体第一次来到这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城市,到达塔林的次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即开展公演,并于12月1日赴当地以反法西斯烈士马特洛索夫之名命名的苏联近卫军254团进行了访问。在塔林期间,代表团在当地的剧场举行公演四场,并通过当地电视台进行了一场演出。12月4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抵达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在里加期间,代表团共举行公演五场,还于12月6日受邀参加里加劳动人民联欢会并参加联欢会演出,12月8日访问拉脱维亚国立电气技术工厂和“幸福”糖果厂,同日访问苏联波罗的海舰队。12月10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抵达立陶宛的工业城市考那斯,在考那斯共公演两场。12月13日,代表团抵达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在维尔纽斯期间,代表团演出了三场,并于12月17日出席了由立陶宛文化部长举办的欢送宴会。12月17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抵达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在上海京剧院来访之前,中国青年文工团、解放军文工团、上海越剧团等演出团体均曾来过明斯克。在白俄罗斯演出期间,代表团在明斯克演出五场,并在白俄罗斯工业城市高米尔公演两场,参加了明斯克劳动人民联欢会并演出,参观了高米尔农业机械制造厂。在离开白俄罗斯前夕,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收到了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的荣誉奖状。12月26日夜,上海京剧院代表团离开白俄罗斯启程前往乌克兰。12月27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抵达乌克兰首府基辅。在基辅,代表团共停留了八日,公演了五场,并于1956年12月31日受邀参加基辅迎接新年的庆祝活动。1957年1月4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回到莫斯科。
在1月7日举办的莫斯科苏联文化部送别宴会上,周信芳团长对此次上海京剧院代表团访苏的过程进行了总结:“我们中国上海京剧院在伟大的盟邦苏联的访问演出的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跑了上万公里的路,访问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九个光荣的城市,演出了四十三场戏,和几万剧场观众,几百万电视观众见了面。”苏联文化部向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周信芳团长等主要成员十五人颁发了荣誉奖状。次日,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启程回国,于1月15日返抵北京。1月20日,中国文化部、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中国剧协等机构举行茶会,欢迎上海京剧院回国。茶会由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主持,夏衍副部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欧阳予倩先生均致辞对上海京剧团在苏期间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据上海京剧院事后统计,此次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在苏联期间,共计停留了六十四天,公演四十三场,还参加了其他联欢会、晚会、访问演出十场,共有44343人在剧场观看了京剧演出,观看其他演出的人数为10184人。访苏期间,上海京剧院代表团共演出《十五贯》《打渔杀家》《四进士》《追韩信》《贵妃醉酒》《拾玉镯》《雁荡山》《泗州城》《三岔口》《秋江》《别窑》《盗仙草》《小放牛》《双射燕》《芭蕉扇》《空城计》《八仙过海》《挑滑车》《当马》《徐策跑城》等二十个剧目,其中《雁荡山》演出二十一次,最受欢迎,其余依次为《三岔口》《盗仙草》各演出十八次,《拾玉镯》十七次,《打渔杀家》十五次等。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且说一段曲坛掌故 (11人喜欢)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2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 苏州吴平音乐团往昔琐记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