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以产业大脑为例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公众『行业报告智库』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报告下载查看。
大模型的出现是AI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提出,到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大模型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大众应用的跨越。
大模型的能力在不断增长,其参数量从百亿到万亿规模,表现也从简单的文本生成扩展到知识问答、数学推理、编程等多个领域,甚至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人类水平。但早期大模型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如推理能力不足、容易产生幻觉等问题。
为了克服早期大模型的推理短板,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技术路径。2023至2024年,推理能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OpenAI的o1/o3模型和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在数学和代码推理任务上表现出色,DeepSeek-R1在MATH基准上达到了87.2%的准确率。这些模型通过生成详细的内部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 CoT),模拟人类的深思熟虑过程,逐步分解复杂问题,从而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和深度。
尽管大模型在语言生成和推理能力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们仍然无法像人类一样与物理世界互动。智能体(AI Agent)的出现,为大模型赋予了这种能力。智能体不仅具备大模型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还能通过工具调用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智能体可以通过调用搜索引擎、计算器、日历等工具,完成复杂的任务,如撰写调研报告、自动发送邮件等。
智能体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接收输入、规划任务、调用工具、输出结果。以撰写调研报告为例,智能体会首先调用搜索引擎获取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和总结内容,最后生成报告。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干预,实现了任务的自动化。
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发展,为构建复杂的AI应用系统提供了可能。产业大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产业大脑通过整合海量产业数据和知识图谱,结合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智能体的交互能力,为企业、政府等机构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产业大脑的核心是产业网链大模型,它以通用中文大模型为基座,注入数十亿海量产业数据和数百个产业链知识图谱,通过工具集、知识库和指令微调训练得到。产业网链大模型不仅具备强大的自动化处理能力,还能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的产业治理模式,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行业报告智库』通过收集整理,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