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好久不见
今天一口气看完看完了刚买的刘开心的书《愿你可以 自由张扬》。书与我预想的内容接近,但是给我带来了许多预期外的感触与自省。 这里的自省不是自我反省,而是许久未曾做过的内发的思考。好像从正式工作开始,每日、每周、每年“规律”的作息,于一些恰到好处的运气,让我成为了亲朋眼中“出息”的姐姐,却失去了大学、留学时的触景生情,及将它们记录下来的闲心。
许是很久没有阅读文艺类的书籍,这本书中的许多诗与文字,有别于财新文章,有别于速食软文,让我重温文字的魅力与力量。她还多加了画,色彩的表达力。所以久违的,我又开始了摘抄。用我狗爬的字,把触及我心灵的一些诗句扒了下来。为了避免日记本不再,这里记下一首:
——我们今天什么都不做
我们今天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 不做 除了 伴着晨钟出发 敲打晚霞
每滴雨水都是湖泊 每片落叶都是舟 你捡起一个世界 掷向蛮荒
我们今天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 不做 除了 编造一片雪花 遮蔽盛夏
风才是树的倒影 海浪是跌落的流云 无拘于时空 你是雀跃在溪间的虹
我们今天什么都不做 什么 都 不做 除了头顶山河 腰缠星光
你是折叠的苍穹 熄灭的我 枕边的寰宇 镜中漩涡
她写的很多诗我都喜欢,最后选择这首“孤独、苦痛、斗争、迷茫”元素更少的“山水田园”的一篇予以记录,也希望世界实际如此。
摘抄的时候,写到“溪”字,无端想起了儿时学写这个字,一直到现在,都有点搞不清楚撇与三点下面的那个竖折,竖折,应该折几道,经常一不小心就折多了,最后堆出来一个特别长的形状,再匆匆补上一个大字在下面。今天又是如此,只能感慨,自己这半生,实在是进步有限,虚度了光阴。这要是对刘开心,是不是种巨大的浪费?或许,也还好吧~
啊对,最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我的爷爷去世了。
爷爷活了93岁。我是在18号的早晨看到爸爸凌晨三点的未接来电与微信的,上面写着:“爷爷病危,医生说很难过今天,最多也就是三五天”。我懵懵的回了电话过去,没想到爸爸第一句话就是爷爷走了。然后就是泣不成声,漫长的啜泣。近在咫尺的亲近之人的死亡。
葬礼最让人难过的是将遗体从储藏室中推出来,重新见到那张熟悉的脸的时候。那种强大的生死永隔的冲击,与那些不知道是记忆的浪涌,还是何种东西生成的悲伤,迎面撞向你,一把攥住你心脏,把泪挤出了眼眶。
更多的悲伤是愧疚与悔意带来的,捧着爷爷的遗像,想着奶奶。那个带了我这么多年,如此爱我,我却未能在她痛苦的卧床的几年更多去看看她的亲人。除了日记中记载的那年,我便再也没回去过。在澳洲,做自由的鸟儿,啼鸣着,听不见也想不到,奶奶的生命正如风中残烛,在苦痛中闪烁挣扎。
在刘开心的采访中得知,她拖着病痛离开了她的家庭独自生活,她觉得没必要让家人成天守着她,让别人无法享受自己的生活。但真的是如此吗?出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在后悔我没能多陪陪我的奶奶,惶恐终有一日,场景中,躺在那里的不是爷爷,而是更加无法割舍的妈妈。我无比想要珍惜与我挚爱之人剩余不多的几十年。是的,不多的几十年。不知道是二十,还是三十,还是四十,在我看来都如此的短暂。所以设身处地的想,我觉得刘开心是有怨的,从文字中能得到的结论亦是如此。或许不是她不想被人关照,而是实则无人关照。是生活教会了她隐忍与坚强,生活,是父母,是环境,是包裹着她的一切。
当然,以上皆为个人想法,或许事实并非如此,但我既不会因为有这个想法,去评论苛责刘开心的父母,也不会因为这个想法,去同情她本人。这只是一个想法,没有重量,没有正负,甚至没有意义。
对我来说有意义的,是今天读完了这本书,或许我会短期/长期变的更加懂得珍惜,或许唤醒了我这个“理智、无情的人”的心底的浪漫。让我有冲动记录下了这一天。让我产生了一点点的,不知何处的改变。
----纯属记录
© 本文版权归 Jessykill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