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读书总结:迟来总比不来好
2024年阅读量比起往年低了不少,下降了四成左右。过度的工作挤压了文化体力,每天疲惫只能刷点抖音和小红书,大部分时候提不起读书的劲头。其实从3月底才写阅读总结也能体现当前的状态了,留给自我的时间太少。
书虽然看得少些,但也获得不少好书与不错的阅读体验。
《八千湘女上天山》
来自可采访、可发表的的湘女自述。仅从这部分来看,已经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大环境的不由人。大地的母亲,人类的母亲,许多人扎根之后也对这片地区生出感情,讲述的末尾甚至有些温情,但她们吃过的苦并没有因此减少。更多的,没来及等到说什么,已经在更年轻的时候因为环境、反抗而死去。
主旋律也会吃人,尤其是吃女人,没什么不同。
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盛世的理解停留在“国富民强”的印象中,书中百姓身体的孱弱、食物的匮乏令我吃惊。读过之后明白了,当盛世出现在封建王朝,所能体现的是国家的财富、皇帝的财富、统治阶级的财富,与之绑定的是王朝绝对的权力,统治者有了更强的力量去控制百姓。在绝对控制下的人民是被压迫的,智慧与创造是消亡的,科技的停滞意味着生产力无法得到发展,百姓的物质仅仅维持在生死线边缘。
历史的盛世并非人民的盛世。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但是王朝更替,后人会从细枝末节挖掘到更多可能,只不过这部分可能只能由愿意了解的人追逐。书中描述半真半假,确有考古内容佐证但也未能夯实,场景化的描述令一切都很生动。对商周更替的认知停留在封神榜的我来说,还是很震撼的,对于人祭场景的直观描述更是生猛了些,看完连着几天梦到挖坟。
作为新的视角还是很值得一看。
有印象的社会纪实类很多,但这本书有些打动我,它不仅仅是一个“底层工种”所见所感的描述,更多包含了孩子认识母亲与理解母亲的过程。
母亲,保洁,独立自主的人。一个人身上的角色是多元的,而我们对于同一个人的认知是片面的,单维的,从一个人身上看到更多面时,好像也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复杂之处。
是读完觉得很好但写不出推荐语的书,或许是作为女儿也有了共鸣。读读看吧。
这是一部政治性意味很浓的自传。作者还是很狡猾地粉饰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对于软弱狠厉的自我也是点到即止,最后的歌颂更是有一些肉麻。但题材是如此难得因此很值得一读。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这样身份的人写这样一本书了。
女性劳动力的去报酬化是2024年读过许多书的主旨,而这本书从经济形态的更迭、政治形式的改变一系列历史进程中揭露女性的劳动如何被打压与吞噬。由具象的家庭内务责任转嫁开始,让女性的劳动一点点失去在经济市场的地位,家庭是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的单位,也是消解女性劳动价值与主体性的单位,以牺牲女性劳动为成本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
剥夺身为人的价值,从异化一个人开始,不管是作为女巫,还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
继续“去报酬化”这一主题,算是对上书观点一个更生活化也更加直白的描述,25年初也看了《我才不想做家务》,以小说形式更加具象描述了这一情景。书中有许多描述仿佛诸多网络观点的集合,或许不免有老生常谈之感,但对于这一课题的入门,叫人豁然开朗。也很庆幸在2024年的开头读了这一本好书。
2024年读过的书,比起以前好像更倾向于社会与自我的认知,读书虽少,获益颇多。这一年,要留更多时间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