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片好像玉米饼啊”
前年去参加了洛杉矶墨西哥亡灵节的庆祝活动。那一条街平时就是墨西哥人的地盘,亡灵节的时候就成了节庆的海洋。唱歌,跳舞,面部彩绘。在人群中跟着乐队从街西头跳到东头,再跳回西头。几个至少五十几岁的乐手打鼓吹号两个小时不带喘气的。不会讲英语的女人看我(唯一一个东亚脸)不太会跳舞,抓起我的手就拉着我跳。一个大哥一手举着已故亲人的黑白照片旋转跳跃,惊掉我下巴。中国人讲坟头蹦迪是最大的冒犯,原来在别人的文化里祭奠可以是欢声笑语的。
我总觉得这就是旅行的意义,这也是我读书与聊天的意义--了解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做什么、想什么。听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我也不懂怎么搞得这么难。
上个周末我去参加了庆祝墨西哥新年的活动。主题是以先民的方式以物换物及交换技能。那是一个很小的社区空间,总共也就来了二十几个人。
活动从打鼓唱歌跳舞祭祀开始。他们很多人都穿了一种靴子,靴子上绑了很多叫Ayoyote seeds的东西。他们祭祀的时候会特意抖腿发出沙沙的响声。

有些也是手持的。

主持人讲话讲到哪句讲得好,他们也会抖腿发出沙沙声,就像我们鼓掌一样。
另外几乎每个女人都打扮起来了。几乎每个女人都戴着很漂亮的耳饰。开幕仪式一半的时间我都在盯着她们的耳饰看真是不好意思。我好后悔我没再穿得五颜六色一点。
接着活动就正式开始了。我带着我做的一些中药耳环,去和他们挨个聊天/交换。
我去的第一个摊位是关于一种本土橡果的。橡果是北美原住民很常见的食材。一个不会讲英语的老奶奶用橡果做了耳环,还磨成了“咖啡粉”。一个年轻女孩儿在帮她照顾摊位。

他们说橡果磨成粉可以像冲咖啡那样用热水冲着喝。我就爱吃喝没尝过的东西,果断搞了一袋走。
然后去技能交换的区域学怎么缝纽扣。我以为特简单呢就缝上呗对吧怎么都掉不下来吧,不是其实还有些讲究,因为要让纽扣和布料之间留一些缝隙,系纽扣的时候才容易系上。
学缝纽扣的时候有一个墨西哥小女孩坐在我旁边眼睛忽闪忽闪的看得我心都化了。她提到她想和别人换耳环没换成,我说你感兴趣我的耳环不?

她高兴地挑了一对走,然后让我从她带的东西里带点东西走。她带的是她采的玫瑰花瓣和Sage(一种调味用的草,他们也会当作香薰来烧)。我挑了玫瑰花瓣想搞玫瑰牛奶喝,但是她没带任何包装。正巧我手里有刚才缝纽扣用的碎布和针线,我就直接把玫瑰花瓣缝在里面了。

然后我也让教我缝纽扣的两个老师带两对耳环走。

于是她们用她们做的Jamaica招待了我。

Jamaica是牙买加也是一种墨西哥饮料的名字。这种饮料里有这种紫色的花、蜂蜜、还有一点肉桂粉。很好喝。
接下来我就去干饭了。有姐姐慷慨地带来了够所有人吃的饭菜。其中让我最开眼的是仙人掌沙拉。

图里像扁豆的那些其实是仙人掌切片。仙人掌的口感像芦荟,好吃!
饭不能白吃,我让那些姐姐们也挑对耳环走。我给她们展示并介绍那些耳环:“我来自中国。我的一些耳环是中药做的,其他的是公园采的植物做的。这个是一种植物的根(淮山/山药),那个是一种真菌(茯苓)。。。“赞叹声聚了好多女人过来。活动的组织者也来了,她指着一片河南淮山说:“天啊!我喜欢这个!这个长得好像玉米饼啊!”

墨西哥常见食物如taco和burrito都是用不同形状的玉米饼卷肉。嫩牛五方那个饼皮应该就是这种玉米饼做的。
她拿了对淮山耳环走,然后让我去她的摊位挑东西。我一眼相中这个蘑菇做的耳环。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这个!!我就知道!!”

然后她很热情地问我愿不愿意下次教大家一起做耳环。我说我不是专家呀我就上个星期看了个一分钟视频就做上了,如果是几个姐妹很随意地聚在一起做手工的话我倒可以把材料工具都带过来给大家展示我是怎么做的。她说对对对对就像那样!!于是我们留了联系方式。后来我还听到她在我背后跟别人说:“那个中国女生带了一些好漂亮的中国耳环来,你一定要去看!!”
另一个奶奶也以🤩这个表情带了一对耳环走,然后喊我去喝她带的菠萝姜汁。我没想到他们会把姜放在冰镇的果汁里,还真的挺好喝!
后来我去看一个女人展示怎么用玉米做玉米饼。大致是用加了石灰的水把玉米粒煮爆开,然后用一种磨去碾,最后团成团,压成饼。

她提到这个碾的过程看起来很耗时间很累人,但其实附近的一帮女人聚在一起一边唠家常一边磨玉米也没有人嫌麻烦。我听完:“啊!那不是和我们一家人聚起来包饺子一样!”另一个难辨人种的女生说:“我们那里也有这种!做点吃的需要把全村人都聚过来!大家还是会继续做就是因为需要把全村人聚起来!”
这个教我们做玉米饼的女人还骄傲地向我们展示了她戴在无名指上的戒指“I am married to the land."
她还戴着很好看的毛线球耳环和编在麻花辫里的毛线球吊坠,好好看!我第二天就去买了点毛线想抄袭一下。没图,放一张我自己的照片。

这是之前我去参加另一个活动,学会了怎么用本地一种丝兰的叶子拧成绳子。当时有个墨西哥女人提到这个这个拧绳子的过程很像她以前编辫子,我就撺掇她把我编好的丝兰绳子编到我的辫子里去。她一边给我编辫子一边很满意地赞赏自己的作品:"I know what I'm doing😌".
最后我去找一个墨西哥农夫唠嗑。我看他带了南瓜种子,我就问他自己种南瓜吗,他说种啊你要种子吗?我说不不,我就是想确保!世界上每一个种南瓜的人都知道!南瓜花!很好吃😭😭!!他(破音--):“太对了!!!!”
南瓜花中国南方都常见吧,真的很好吃啊😭鲜甜鲜甜,比大闸蟹还鲜,比大闸蟹还甜。今年去云南吃了一圈各种花我还是觉得南瓜花是最好吃的。我妈去年和我一起去阿拉斯加住,房东在院子里种南瓜,我妈看那些雄花都烂在地里了他们也不知道吃,非得用塑料英语去教房东怎么吃南瓜花。怎么说呢我太理解了,种南瓜又不知道吃南瓜花的人,不是我judge,我隐隐感觉他们有一点点该死啊😭美国人都有好几代人不种地了,我在美国没见过任何一个知道吃南瓜花的人。超市里每卖出一个南瓜就有一朵南瓜花烂在地里,想着就觉得是现代文明的损失。
他说他奶奶每年都盼着南瓜开花呀!他问我中国人怎么吃南瓜花,我说中国人吃什么蔬菜都是用蒜炒,南瓜花也是用蒜炒。他说他们会炒一下切碎了放玉米饼里卷着吃。这太墨西哥了,玉米饼卷一切。
我又问豌豆尖你们会吃吧?他:“对!!豌豆尖那个嫩啊!!”
中国人怎么吃豌豆尖的?蒜炒。墨西哥人怎么吃豌豆尖的?玉米饼卷。毫无意外。
原来这么遥远的两个文明那么不同却如此想通。最后我们俩就差一起抱头痛哭控诉美国人暴殄天物不知道吃南瓜花了。
(虽然中国北方人也不知道吃南瓜花,但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