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06 - 潘展乐体能训练特征
巴黎奥运周期我国男子短距离游泳运动员潘展乐体能训练特征
体育科研2025年第2期
作者王明波,在2022年潘展乐刚进国家队集训的时候就为他做功能动作筛查的测试(见本文记录)。研究方向是体能训练与训练监控,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应该是一直负责乐乐的体能训练的。
文章的内容与几个月前一个活动上流传出来的PPT研究方向大致相同,减少了一些比较基础的如供能系统内容,集中介绍了巴黎周期潘展乐的体能训练情况,更加专业和详细。




体能训练的阶段划分主要以各大赛备战参赛为时间节点,包括大周期(奥运周期)、中周期(全国冠军杯、世锦赛、亚运会以及奥运会等重要比赛)和小周期(体能训练不同侧重点)3 个部分。大周期方案的制定更多考虑运动素质的均衡及长期发展, 中周期则为单一或某几项素质的阶段性提高, 小周期更多围绕中周期和大周期制定和实施具体训练计划。


文章提到,潘展乐在 2024 年 2 月多哈世锦赛中以 46.80 s 的成绩打破男子 100 m 自由泳世界纪录(46.88 s)。多哈世锦赛后 ,经过上海2个多月的系统训练 ,在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中以 46.40 s 的成绩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获得该项目的奥运会冠军。
乐乐在2024年12/22到2025年1/19安排了为期五周的高原训练。按照文章上介绍的安排,高原训练结束以后到5月深圳冠军赛可能有一个为期4个月的中周期,冠军赛到7月新加坡世锦可能有一个为期2个月的中周期。
如上面折线图所示,几次突破的时间点分别在杭亚,多哈,和巴奥。所以期待今年新加坡世锦赛的成绩。

上表为根据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内容在下面一篇)设置的一些体能测试项目
1. Keiser 爆发力俯身下拉测试运动员上肢综合力量与爆发力。 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上肢贡献率约为 70%,核心及下肢为 30%。
2. 垂直纵跳测试反映运动员综合力量及下肢爆发力水平,出色的下肢爆发力对增加出发离台后的滞空时间和滑行距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改善转身蹬边能力。
(这与蹬离跳台的出发方式有关,这种方式用的时间更长,但会因此获得更多的蓄力时间,在腾空时间、入水距离、腾空水平速度等方面都能取得更多优势。—— 《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 4 × 100 m 混合泳接力项目决赛成绩与技战术分析》)
3. 主项游进最大力量反映运动员综合推进力, 是陆上体能训练效果向专项技术转化的关键指标。使用游泳拉力测试仪 (国体科技YLC 型,中国)进行主项游进最大力量测试。
4. 15 m 出发能力由台上爆发力跳跃和水下蝶泳腿部分组成。
FMS 功能性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 功能性筛查是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保障训练系统性的重要支撑。
(感觉FMS这个检查以后会继续看到)



文章的分析和讨论部分具体介绍了大中小周期的训练目标。如大周期体能训练目标为动作模式提升、增肌增重训练、基础力量提升、核心力量提升及伤病预防训练等,以打好体能基础为目标,保障技术训练的系统性为最终目的, 探索陆上体能效果高效转化为水中运动表现的训练方法。
在潘展乐 2 年的备战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周期中,陆上体能训练、水中专项体能训练、康复性体能训练等都以水中技术训练为核心, 在有效的中周期训练计划框架下各训练单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各保障单元动态调整训练内容、 时长及负荷, 在保障水中技术训练系统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其整体体能水平及疲劳恢复能力,形成了“康复体能一体化”及“基础体能与专项体能同步化”的综合保障系统, 为其运动表现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的建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2月
介绍了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用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统计学方法,学习了。

在构建出的十项体能测试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爆发力指标权重系数最高(0.44),力量指标次之(0.23),之后是速度指标(0.19)和心肺耐力指标(0.14)。三级指标爆发力俯身下拉权重系数最高(0.33),出发15米用时次之(0.17),之后是主项游进最大力量(0.14)和垂直纵跳(0.11)。


OTHER NOTES:
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规定在比赛的开始和转身阶段,运动员在水下游进距离不超过15米, 这使得50米、100米和200米游泳比赛项目的出发表现与总比赛时间紧密相关.
在出发的15米内,需运用正确的出发台出发技术和水下腿技术,完成出发入水至出水阶段。其中,水下蝶泳腿技术要求运动员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以减少阻力、应对环境变化和最大化推进力,这是高水平运动表现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