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少年,和我的尸体
初中时我独自一人在河北老家念书,一直借住在家就在学校里面的亲戚家里。因为与所有人都不熟识,总是忘记手脚该放在哪里。是的,我是一个十分腼腆拘束的小孩。腼腆的小孩童年不一定不快乐,但是有一个不喜欢腼腆小孩的大人就不同了。因为我经常把自己藏在房间里,偷偷回到房间玩手机,他们一度以为我自闭了,并且带着嘲笑的语气告诉了身边所有的大人。看那,这个小孩连房间都不出,这个小孩都不跟我们说话,真是太讨厌了...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反抗,每次都会自省哪里做错了,放学后鸭子似的跑回家赶紧刷完拖地烧开水,所以后来大人们会叫我“小鸭子”。
很多年以后,每当有“大人”来批评,我会下意识的躲起来反省自己哪里不对,直到自己变成大人,才知道大人原来发脾气可能并不是因为对方错了,而自己一直以来丝毫没学会捍卫自己。久而久之,这种被动变成了习惯,习惯变成了麻木。因为什么都是可以承受的,什么都是可以将就的,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都由于自己的“被动”而错过,讨厌的事情,讨厌的生活也由于自己的不懂反抗而习以为常。渐渐地,生活从酸甜苦辣的盛宴变成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从味觉开始,所有感觉开始消失。就算再次怦然心动,似乎自己也会坦然的放手,并云淡风轻的自嘲一句“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的人”。
于是,从味觉开始,我逐步训练自己的主动意识。选饮料时会多看一眼货架上的包装,选择喜欢的而不是顺手带上的;吃团餐时会主动点一道自己喜爱的口味,而不是顺应周围所有人;聚餐时会要求避开自己过敏的食物,而不是将就应付别人的喜好。渐渐地,从味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