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楼闲话】歙砚的魅力
【小山楼闲话】歙砚的魅力
喜欢写字,但又不以写字为专业。虽然爱石如痴,却也从来没想到会买一方歙砚。这次在歙砚的故乡婺源,入手了一块歙砚。冥冥之中,前缘早定。
去年年底,自驾回淮,路过歙县,参观了徽州府。从老街小巷民居路过,看到几家歙砚店,进去看了看。的确,歙砚很美。尤其是那种籽料砚,外形圆润饱满,石质细腻,砚池光洁,雕工细致,石皮巧雕增色。但价格少则大几百,多则上数千上万,也只是欣赏一下而已。我也有两块朋友送的八十年代的学生砚,跟这不能比。
这次自驾到婺源看油菜花。婺源龙尾山是歙砚的发祥地。江湾、汪口、李坑都有很多歙砚店,每见一家,必定进去看看,纯属开眼界。游江湾,在一家无人的歙砚店,看中了一块随形砚,就是一块板岩,边角稍修,正面浅浅挖了一个砚池,底面磨光。说它是一块美丽的石头也可以,但的确是一块砚石。如同高度数白酒名酒(茅台、五粮液)固然佳,但5度、12度也有好喝的酒(米酒、梅见、竹叶青)。牡丹固然国色,不知名的小花也有动人之处。女孩姿色不必十分,三分就刚刚好。配狗不理汤包的豆浆不必很甜,刚刚使人知道放了糖就行。这块砚石,如同随手拣到的一块美石,恰恰长在我的审美点上。老板不在店,我按店招上留的电话,硬把老板从厕所里薅了出来。我先故意问一方四位数的砚,然后再随口问了这块几乎像半成品的砚。他报了个不高的价,试着还了一下价,还不下来,就买了。老板用报纸包了起来,装入两层塑料袋中。虽然价格普通,却是自己的心头之好。当时怕老板反悔,只想着尽快离开。事后很后悔,没向他详细了解这块砚石的品种、产地、特点、品质等信息。这也是一个教训:买了自己不熟悉领域外的东西,一定要向卖家打听清楚。因为没有谁比卖家更了解他卖出的商品。随后,看了五色馆,对歙砚龙尾砚的介绍,又看了陈列的展品,果然美不胜收。更证明自己买对了。
买到这块歙砚后,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只要路过歙砚店,必向店主请教一些相关知识,如原料石的甄别判断(想着自己捡到砚石)。在汪口,妻儿对一条通往江边的幽深的小巷产生了兴趣,随他们到江边拍照,眼睛却盯着滩边的乱石头。石板便道下有块水冲石进入我的法眼,捡起来看了下,非常光滑,其中一面似稍加工便可磨墨。但太大,就翻个面放回原处。回来继续向前参观,跟妻子说起了这个事,说想拿怕被她骂,妻子倒是十分大度,说又不是她背,于是就回到那条巷子要去找,走在前面,多走了两个巷子,妻子叫回,找到正确的那条,到乐安江边拿到那块石头,用清澈的江水将石头清洗干净带回。路过村口,再问那家歙砚店的老板,请他断断这块是不是砚石。他说是鹅卵石,放到鱼缸、花盆里做景观玩石可以,不能做砚,太硬,搞不动。看到他店里的原料石。想起刚才在那条小巷里人家盖水箱破角的一块在板岩里面有金粒金光闪闪的,拿起又放下了,后悔没拿来让他断断,说不定是块金星砚石。
在返回的车上,用手机搜索研究歙砚的相关知识,是极大的乐趣。并成诗一首(并外一首)。
回到家中,把砚石洗干净。拍照,加入了百度贴吧“歙砚吧”,晒了照片和诗,想请教这块砚石的详细情形。把它放到电脑旁,与案上的雅石为伴。工作之馀,时不时把玩,十分惬意。在哔站把想了解的问题都进行了搜索,从花纹类型、产地、山料水料、油养水养、砚石挑选、制作工艺、形制种类、制作流程,其中任何一个角度都有很深的学问,增长了歙砚方面的知识。记得多年前在央视科教频道看过歙砚的节目,印象中石工是从溪水中捞出板岩,用于歙砚制作。我手中的这块就是带沉积层的板岩,黑色,皮色老,没有一点火气,看着十分舒服。有天然的磨痕,大概率是溪材老料,只不过不知道是产于芙蓉溪还是武溪。从网上搜到的信息看,自己手头的这块砚属眉纹中的对纹眉。底面除了纹眉外,基本上是鱼子纹(鳅背纹)。
因为网上搜到的歙砚保养事项有一条是避免阳光直射,但我的书案在阳台,又有把玩的需要。 接下来,再次就水养油养的问题搜索答案,对于我手头的这块疑似的溪材老料,结论还是倾向于水养更接近原来的天然环境。于上按其大小在淘宝上搜寻适合水养砚石的容器,对比多种材料后, 最终选了一个德化陶瓷壶承(椭圆形单层茶壶托、功夫茶具底托、羊脂玉干泡盘小号),作为水养的器皿。4月14日上午,壶承到快递站,时为至河南旅游之当日。返回后次日的20日中午饭后取回,放上砚,尺寸刚刚好。上黑下白,相映成趣,稳重大方。替换掉了原来的小而浅的玻璃托盘。 上了水试了下,效果不错,感觉石头滋润了后,变黑了不少,比起上油,水养更贴近砚石原来所处的环境。
在哔站注意观看砚工制作歙砚的过程,特别关注他们用的工具(想着自己加工砚石的可能性)。因为我手头有一块内侄外甥女婿送我的八公山紫金石。如果有工具,似乎也可以在其中一块小小的山顶部位挖一块浅浅的砚池。
在某个节目中看到一句话,“使用砚是书法的需要,赏玩砚是灵魂的需要。”可谓深得我心。
附诗一首(外一首):
江西上饶婺源江湾得歙砚*(2025.4.5)
膩于孩面美人肌,龙尾池凹抚墨脂。
不贵连城良匠手,浅磨朴拙案头宜*。
*原边自然形砚兼摆件。
婺源汪口再得水冲石(2025.4.6)
滑不手留浑玉肌,婴儿臋腻胜凝脂。
乐安江畔寻常得,顽石于吾偏甚宜。
(2025.4.8,9,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小山中國古典/傳統詩詞研究工作室&淮南小山通讀廿四史清史稿工作室/已通讀史10漢12後漢12三國5晉10宋8南齊3梁3陳2魏8北齊2周3隋6南史6北史10舊唐16新唐20舊五代6新五代3宋32/40(177/241,289,在讀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