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赫尔穆特·格罗斯库尔特
出生日期:1898.12.16
出生地:德国,吕登沙伊德(Lüdenscheid)
死亡日期:1943.4.7
死亡地:苏联,斯大林格勒州,弗罗洛沃(Frolovo)
效忠于: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
军种:国防军陆军
服役时间:1916-20年、1924-43年
军衔:上校
单位:阿勃维尔、第11军
曾指挥:阿勃维尔-部门II(Abwehr-Abteilung II)、特别陆军事务部(Abteilung Heerwesen zbV)(阿勃维尔)
参与战争/战役:一战、二战(占领苏台德、入侵波兰、法国战役、巴巴罗萨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
荣誉: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
赫尔穆特·格罗斯库尔特(Helmuth Groscurth)是德国国防军的一位参谋官和阿勃维尔军官,亦曾参与德国抵抗运动。作为情报官,他是组建勃兰登堡部队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他曾在苏台德地区指挥非常规作战行动,还曾积极参与反希特勒密谋。他在批评德军在波兰犯下的战争罪行之后被调转到陆军一般部队。他在法国战役中指挥过1个步兵营,之后担任过一些参谋职务。在白采尔克瓦屠杀(Bila Tserkva massacre)事件中,他曾试图挽救犹太儿童性命。
他最后担任的职务是第11军(军长:卡尔·施特雷克[Karl Strecker])参谋长。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协助起草了德军被困部队发出的最后消息。投降后,他在被苏方关押期间因患斑疹伤寒而死。他的日记和文件是史学界研究德国军队内部的早期反希特勒活动的重要资料。
早年生活
格罗斯库尔特的父亲莱因哈德·格罗斯库尔特(Reinhard Groscurth)是一位德国神学家、牧师。格罗斯库尔特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徒、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者。他的哥哥莱因哈德是一位律师,曾在不来梅福音派教会(Evangelical Church of Bremen)致力于反腐败、抵御纳粹影响。格罗斯库尔特于1916年加入德军第75步兵团,在西线作战,于次年在与英军的战斗中负重伤被俘。战后,他转入国家防卫军,之后离开军队,开始学习农学。他在1924年重新加入国家防卫军,于1929年被任命为埃尔温·冯·维茨列本(Erwin von Witzleben)的副官,而维茨列本后来也是反希特勒密谋集团成员,最后因参与7月20日密谋而被处决。
情报官
他于1935年进入阿勃维尔,最终成为国防军军情部门内部的庞大军官抵抗网络的活跃成员(该网络由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指挥)。1938年,卡纳里斯指派少校格罗斯库尔特领导阿勃维尔部门II“少数民族与破坏行动”(Minorities and Sabotage),负责在外国的非常规作战行动。卡纳里斯担心党卫队对这类行动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担心康拉德·亨莱因(Konrad Henlein,苏台德德意志裔政客)受党卫队影响,因此派格罗斯库尔特去位于捷克斯洛伐克东部边境的苏台德地区,在吞并苏台德行动之前于当地组建受阿勃维尔控制的亲德第五纵队。他的任务包括在当地增强温和派德意志裔人的力量,以找到协商解决办法,避免战争。他负责收集捷克斯洛伐克国防情报、设置武器藏匿点、对相关人员进行破坏行动训练。这些行动激怒了海德里希和党卫队保安局,他们正致力于恶化紧张态势,以图为侵略行动制造借口。
希特勒夺取苏台德的大计划中的另一部分就是在德方强夺邻国领土期间尽量分散英方注意力。为此,卡纳里斯和格罗斯库尔特前往巴格达,秘密会见耶路撒冷大穆夫提(Grand Mufti of Jerusalem)阿明·侯赛尼(Amin al-Husseini)。会后,格罗斯库尔特协调了一次给正在巴勒斯坦大起义中反抗英方的阿拉伯部队走私武器的行动。格罗斯库尔特设计了一条地下途径,将德国武器经海路送到黎巴嫩,之后装上当地的阿拉伯渔船,后者将武器输送至巴勒斯坦。
尽管阿勃维尔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亨莱因还是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之举刮目相看,于是决定站在海德里希支持的激进势力一边。在德国占领苏台德后,海德里希开始暗中削弱亨莱因的势力,谋杀、囚禁了很多亨莱因的友人和盟友。亨莱因的妻子在畏惧之下请求格罗斯库尔特保护他们免遭党卫队伤害,格罗斯库尔特和阿勃维尔也都做出了尝试,但成果寥寥。亨莱因没有被杀,但被移出权力中心,他能活命全凭他与希特勒建立的私交。格罗斯库尔特在完成苏台德任务后又成功替下属提奥多尔·冯·希佩尔(Theodor von Hippel)提出在阿勃维尔部门II里组建勃兰登堡部队的提议。之后,埃尔温·冯·拉胡森(Erwin von Lahousen)接替了格罗斯库尔特的职务,后者被提拔为阿勃维尔与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OKH)之间新成立的联络单位“特别陆军事务部”负责人。新职位对他在军情部门、正规军以及德国外交使节团之间协调反纳粹活动十分关键。
特别陆军事务部负责人
卡纳里斯将格罗斯库尔特的新单位作为直接向军队高级指挥官传递情报的途径,意在对抗势力越来越大的党卫队,对抗党卫队愈发增强的情报实力。格罗斯库尔特通过新职务获取大量信息,与多方建立联系,进一步促进抵抗希特勒与党卫队的行动。他还在奥斯特阴谋中成为负责联络各方的主要协调人。他代表卡纳里斯为约瑟夫·穆勒的梵蒂冈秘密任务(取得教宗对推翻希特勒计划的支持)担当特工上线(case officer/ agent handler)。他有一次甚至亲自去为一个刺杀计划获取炸药。在各种任务中,格罗斯库尔特做了大量笔记,作为留给之后行动的参考,如果他们最终失败,这些笔记也能留给后人,证明前人抵抗过希特勒。另外,格罗斯库尔特还积极维持德国反希特勒力量与英国张伯伦政府的联系;德国抵抗力量曾试图与英方达成协定,确保盟军不在希特勒被推翻后进攻德国。希姆莱曾命令党卫队人员应尽可能多地生育“优等血统”后代,无论女方婚姻情况为何,这在国防军中引起公愤,格罗斯库尔特积极且公开地为废止该命令而努力。
1939年12月,格罗斯库尔特在静坐战争期间探访了整条西方战线,将另一位国防军抵抗者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Johannes Blaskowitz)交给自己的关于德方在入侵波兰期间的暴行的报告和备忘录再传播给其他指挥官,试图说服他们加入反希特勒集团。他去找过威廉·冯·里布、埃尔温·冯·维茨列本、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和费多尔·冯·博克,但只有里布愿意采取正式行动,给希特勒写了抗议信。格罗斯库尔特在西线的活动没能取得成效,加之他曾公开抨击党卫队政策,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迫于希姆莱等人的压力只能在1940年1月解除了格罗斯库尔特在军情部门的职务。之后,他被调转到一个步兵营当营长,参与了入侵法国的行动。
陆军参谋官
他在法国战役后成为第295步兵师参谋官。1941年8月,他曾试图在白采尔克瓦屠杀中拯救大约90名犹太儿童。当时,几名陆军士兵和负责看守一座教堂的党卫队下级小队领袖发生冲突,教堂里关满了父母刚被处决不久的儿童,哭声不绝于耳;士兵们在被党卫队人员拒之门外后去找了随军牧师,后者又去找了格罗斯库尔特。
1941年8月8日,格罗斯库尔特将自己的担忧汇报给南方集团军群总参谋长、将军格奥尔格·冯·索登施特恩(Georg von Sodenstern)。后者虽然接受了他的报告,但还是告诉他自己无法干涉。8月21日,格罗斯库尔特出席在元帅赖歇瑙的办公室举行的会议,将自己的意见直接告知元帅。赖歇瑙的态度与党卫队战地指挥官(SS Feldkommandant)Josef Riedl的意思一样,后者“将灭绝犹太妇孺视作绝对必要的措施”。别动队C(Einsatzgruppe C)指挥官保罗·布洛贝尔(Paul Blobel)也在场,他表示应该让所有反对灭绝犹太人的国防军指挥官都去亲手行刑。一些报告称格罗斯库尔特随后遭到殴打,但他本人没有在事件报告中提及此事。次日,党卫队将那些儿童带到一座大型坟坑,由乌克兰辅警将其全部射杀。令赖歇瑙不悦的是,格罗斯库尔特随后向军方上交正式报告,抗议惨无人道的屠杀,称事发地周边部队都因此事而士气低落;称其为“恐怖事件”。但是格罗斯库尔特在报告中提出的批评只针对当地指挥官没有在远离部队的地方杀戮儿童,而一些部队官兵在事发前就已经因儿童们的“哭泣声”而心神不宁。格罗斯库尔特并未在报告中因儿童们遭受厄运而正式提出抗议,只表达了对屠杀程序以及附近德军官兵战斗意志可能因此减损的不满。
尽管发出了公开指责,但格罗斯库尔特还是晋升为上校,出任第11军参谋长,该部队后来被投入斯大林格勒战役。随着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况的恶化,格罗斯库尔特再一次认定只有除掉希特勒才能避免灾难。为此,他请求友人Alred von Waldersee少校去柏林联络可能会采取行动的军官。Waldersee最先见的人是弗雷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和路德维希·贝克。贝克建议Waldersee去巴黎见卡尔-海因里希·冯·施图普纳格尔,并向伦德施泰特求助。Waldersee的行动没有取得成效。格罗斯库尔特和施特雷克是斯大林格勒被围德军中最后投降的德军高级军官,2月2日早上,他们起草了第6集团军向外发送的最后讯息,信息以“德国万岁!”收尾:他们刻意不使用标准短语“希特勒万岁”,但该讯息在呈交希特勒之前已经被修改了,加上了“元首万岁!”。施特雷克、格罗斯库尔特和其他第6集团军官兵都成了战俘,被送进苏联劳改营。格罗斯库尔特被关在位于弗罗洛沃的一座军官战俘营,后来死于斑疹伤寒。
遗产
格罗斯库尔特是加入抵抗运动的第一批国防军陆军军官之一,自1938年夏季起,他和奥斯特得到了“阿勃维尔中的抵抗运动灵魂人物”之称。战后,格罗斯库尔特的日记得到出版,他在奥斯特阴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由此为世人所知。1939年10月,他还和外交官Hasso von Etzdorf以及Erich Kordt一起撰写了秘密备忘录《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概述了设想中的反希特勒政变。他的日记和文件是史学家研究保守主义军官反希特勒抵抗运动的早期活动和国防军逐渐屈服于纳粹政策和党卫队暴行的过程的重要史料。他保存下来的关于他为穆勒到罗马的秘密活动担任特工上线的文件也是确证德国抵抗运动与英国政府以及梵蒂冈有联络的有力证据。史学家Friedrich Hiller von Gaertringen称格罗斯库尔特为“一位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
参考资料
Adams, Jefferson (2009).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German Intelligence.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ISBN 9780810863200.
Arnold, Herbert A. (1 February 1972). "Review of Groscurth's diaries, Tagebücher eines Abwehroffiziers 1938–1940".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7 (1). Oxford,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5. doi:10.2307/1856675. ISSN 0002-8762. JSTOR 1856675
Beevor, Antony (2017). Stalingrad. London: Penguin. ISBN 9780141032405.
Beevor, Antony (1999). Stalingrad: The Fateful Siege: 1942-1943. London: Penguin. ISBN 9781101153567.
Browning, Christopher R. (2007). The Origins of the Final Solution: The Evolution of Nazi Jewish Policy, September 1939-March 1942. Lincoln, Nebrask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0803203921.
Deutsch, Harold C. (1968). The Conspiracy Against Hitler in the Twilight Wa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ISBN 978-0-8166-5743-8.
Eltscher, Louis R. (2013). Traitors or Patriots?: A Story of the German Anti-Nazi Resistance. Bloomington, Indiana: iUniverse. ISBN 9781475981438.
Evans, Richard J. (2009). The Third Reich at War: 1939-1945. London: Penguin. ISBN 9781101022306.
Groscurth, Helmuth (1941). "Report on events in Bjelaja Zerkoff" (PDF). European Holocaust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Hartmann, Christian; Hürter, Johannes; Jureit, Ulrike (2005). Crimes of the Wehrmacht. Munich: Beck. ISBN 978-3-406-52802-6.
Haskew, Michael E. (2011). The Wehrmacht: Facts, Figures and Data for Germany's Land Forces, 1935–45. London: Amber Books. ISBN 978-1907446955.
Heer, Hans; Naumann, Klaus (1995). War of Extermination: The German Military in World War II. Hamburg: Hamburger. ISBN 978-3-930908-04-2.
Hoffmann, Peter (1996). History of the German Resistance, 1933-1945. Kingston, Canada: McGill-Queen's Press. ISBN 9780773566408.
Höhne, Heinz (1979). Canaris: Hitler's Master Spy. New York: Doubleday. ISBN 978-0-385-08777-3.
LeBor, Adam; Boyes, Roger (2004). Seduced by Hitler: The Choices of a Nation and the Ethics of Survival. Naperville, Illinois: Sourcebooks. ISBN 9781570718458.
MacDonald, Callum (2009). The Killing of Reinhard Heydrich: The SS Butcher of Pragu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Da Capo Press. ISBN 9780786748358.
Mallmann, Klaus-Michael; Cüppers, Martin [in German] (2013). Nazi Palestine: The Plans for the Extermination of the Jews in Palestine. Oxford, England: Enigma Books. ISBN 9781929631933.
Mommsen, Hans (2000). Alternative to Hitle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German Resistance. Munich: Beck. ISBN 978-3-406-45913-9.
Mueller, Michael (2017). Nazi Spymast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Admiral Wilhelm Canaris. New York, New York: Skyhorse. ISBN 9781510717770.
Riebling, Mark (2015). Church of Spies: The Pope's Secret War Against Hitler. New York,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9780465061556.
Schmidt, Eberhard [in German] (2016). The Hitler Conspirator: The Story of Kurt Freiherr von Plettenberg and Stauffenberg's Valkyrie Plot to Kill the Fuhrer. Chicago: Frontline Books. ISBN 9781473856943.
Gedenkstätte Deutscher Widerstand. Tuchel, Johannes (ed.). "Helmut Groscurth". German Resistance Memorial Center.
Ueberschär, Gerd R. (2005). "On the way to the 20th of July 1944".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von Hassell, Ulrich (2010). The Ulrich Von Hassell Diaries: The Story of the Forces Against Hitler Inside Germany. Barnsley , U.K.: Frontline Books. ISBN 9781848325531.
扩展阅读
Kühne, Thomas (2010). Belonging and Genocide: Hitler's Community, 1918-1945.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68570.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