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喝各的茶,各过各的生活
浙江山多,水多,茶也多,从南到北,由东往西,各地都能见到连绵起伏的茶山茶海。
我家那边也有茶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到清明时节,村里各家都会采茶,做茶,一部分青叶采下后直接卖给茶商,一部分自己留着做成干茶,品质差一些的干茶作为一年的口粮茶,品质好些的则用于逢年过节的待客送礼。时至今日,村里自己做茶的人家已经很少,但茶在各家各户的日常储备里自然还是少不了。除了平常自己喝,有客人来,也总要泡上一杯,这是基本的礼仪。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所谓茶文化的一种体现,这显然和咖啡不一样,关于茶的一切,早已是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传统。
我至今没有养成喝茶的习惯,不过屋里倒也存着一些茶叶,有别人偶然送的,也有自己偶尔买的。我自己买的茶都很便宜,几十块钱称个一两二两,就可以喝很久,喝的时候,就是丢几粒茶叶在杯子里,然后倒满水,唯一的讲究和仪式感,就是等水凉一些再喝。我和茶之间,彼此就是这么随意,也很满意。
在我的认知里,好像从来没喝到过什么不好喝的茶。不同的茶,滋味有别,但总都是茶的滋味,不会喝出咖啡的滋味来。最近几年,对所谓的咖啡文化好奇,我偶尔也在外面喝几杯咖啡。而我对于咖啡的好喝与否,仍然建立在不好喝的咖啡基础上。有了难喝的咖啡打底,每次喝到不难喝的咖啡,都是一种欣慰。从这点来看,喝咖啡需要一点接受惊吓的冒险精神,而喝茶可以在平常的喜乐中偶遇惊喜。
出于各种机缘,有时也能在一些场合喝到入口惊艳的好茶,喝到这种茶,当然也会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喜悦,但除此以外,也无需为此再生起更多的执念。说得略显端庄大方一点,就是只享受喝茶的那个时刻就好,就好像这杯茶只存在于这一杯茶一样。可以为这杯茶带来的愉悦慷慨的给予一些赞许,但也并不因此失落了平常喝茶的简单自在。喝着茶这么温润的饮品,人品有时候也可以像茶一样温润一些。
在我家乡的生活里,喝茶的场景,除了有客人来家里时泡的那一杯,就是大人们吃完饭,或是闲坐时喝的那杯,此外,喝茶多跟各种劳动场景绑定,农田,工地,或清明时的茶园,在这些场景里,总会有一大只陶瓷做的茶壶,或搪瓷茶杯,杯子旁边或许还会有一件陈旧的外衣,和一顶安静的草帽。这个茶通常入口浓烈带苦,但喝下去通透解乏,回味甘甜。
说起劳动的场景,如今我对于茶最感到情真意切的时候,或许就是夏天骑摩托车出行,带上一千多毫升的保温瓶,保温瓶里泡着温热的茶水,在路上口干燥热的时候,顶着烈日喝上一口,这种温厚踏实的感觉,就像冬天最冷的日子,溜进被窝一样舒坦。不过即使带着茶,我也仍然经常不忘喝一瓶冰镇的碳酸饮料,一个温润,一个刺激,但都让人舒爽愉悦,重获生机。总之,茶对于我,就是这样一种随遇而安的东西。喝茶而已,就像生活,各喝各的茶,各过各的生活。
游荡的炭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走在乡间,太多太多次,听老人们讲起他们曾经的苦难 (3人喜欢)
- 来自日本的樱花,正在“入侵”本土,定居乡野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