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儿子《周克昌》不对劲

家庭恐怖是蒲松龄常涉及的题材,鬼妻子有《鬼妻》《吕无病》,鬼丈夫有《泥偶》,还有好几次鬼儿子,比如《珠儿》,和此篇《周克昌》
淮上贡生周夭仪,年五旬,
止一子,名克昌,爱昵之.
至十三四岁,丰姿益秀;
而性不喜读,辄逃塾,
从群儿戏,恒终日不返。
周亦听之。
贡生周夭仪的儿子却不爱读书,经常旷课。
一日,既暮不归,始寻之,殊竟乌有。
夫妻号啕,几不欲生。
顽童竟然走失了。
年余,昌忽自至,
言:“为道士迷去,幸不见害。
值其他出,得逃归。”
周喜极,亦不追问。
过了一年,这小子又回来了,说被妖道所迷。“亦不追问”四字重要,否则就要穿帮了。
及教以读,慧悟倍于曩畴(以前).
逾年,文思大进,
既入郡庠试,遂知名。
这个回来的周克昌竟然变聪明了。入郡庠试:即到府城参加选拔生员的考试。
世族争婚,昌颇不愿。
也成了婚恋市场的香饽饽。老蒲关心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性爱婚姻
赵进士女有姿,周强为娶之。
既入门,夫妻调笑甚欢;
而昌恒独宿,若无所私。
调笑是调皮,少年人嘛,但从来不和赵女老婆同房睡觉。
逾年,秋战而捷.周益慰。
然年浙暮,日望抱孙,故常隐讽昌.
昌漠若不解。
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语。
“子嗣”是老蒲关系的第三个重要主题。这周克昌似乎对老爹的暗示,无动于衷。
昌变色,出曰:“我久欲亡去,
所不遽舍者,顾复之情耳.
实不能探讨房帷,以慰所望。
顾复:喻父母养育之恩。《诗·小雅·蓼莪》。克昌变了脸色,出门而去。说:“我早就想走了,之所以没立即走,是因为难忘父母养育之恩。
实在不能探讨闺房中的事情,以安慰父母的心愿。请让我仍旧离去,那个会顺从父母意愿的人马上要来了!”
就是他是鬼形,没有男性功能,也不能硬来,否则会乱套,这周妻应该还给真正的周克昌。
请仍去,彼顺志者且复来矣。”
预言了那个“顺志者”的周克昌就会来了。

追曳之,已踣,衣冠如蜕.
大骇,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
悲叹而已。
三重怪异叠加,(变聪明考上了,不爱女色,衣服掉了人不见了)结果,怀疑他是鬼。
次日,昌忽仆马而至,举家惶骇。
近诘之,亦言:
为恶人掠卖于富商之家;
商无子,子焉。
得昌后,忽生一子。
另一个版本,不是妖道,而是恶人拐带被卖给了富商之家。后来,富商自己生了孩子,就把周克昌放回来了。

昌思家,遂送之归。
问所学,则顽钝如昔。
乃如此为真昌;
这下真的来了。
其入泮、乡捷者,鬼之假也.
然窃喜其事未泄,即使袭孝廉之名.
第一个好处,承袭了孝廉之名。
入房,妇甚狎熟;
而昌靦然有怍色,似新婚。
行房事时,妻子倒是非常亲热熟练,但克昌很羞惭。面有愧色,好像新婚一样。
第二个好处,有老婆了。
甫周年,生子矣。
第三个好处,有孙子了。
异史氏曰:“古言庸福人,
必鼻口眉目之间具有少庸,而后福随之;
其精光陆离者,鬼所弃也。
精光陆离者:容貌不平庸的人,指才智超轶者。精光,仪容。语出《史记·扁鹊列传》。陆离,美玉。《楚辞·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裳。”此谓不平常,不同凡庸。
庸之所在,桂籍可以不入闱而通,
佳丽可以不亲迎而致;
而况少有凭借,
益之以钻窥者乎!”
钻窥:钻穴隙相窥,指男女不经媒合而私会,喻仕宦不由正当途径而取得。《孟子·滕文公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综合评分:8
人物指数:8
奇异指数:7.5
高光时刻:追曳之,已踣,衣冠如蜕,大骇,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
妙语金句:实不能探讨房帷,以慰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