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与画像
差不多从二十岁开始,伦勃朗几乎每年给自己画像:那一年的画家对着镜子看,用那一年的手和那一年的认知来显现那一年的肉身和那一年的容貌,外观与洞见,对象与知觉,在一个微微摆动的具象化的内省节点上相互依存,最后在一个外显的瞬间定格。 如果伦勃朗二十二岁,他能给三岁时的自我画像吗?这要用心目对着记忆的镜子看,而且不能朦胧,要面对面,是过去时态的经验,在当下的意识里自我显像。画家想做也做不到。 像狄更斯这样的小说家,比如他的雾都孤儿,他的远大前程,他的大卫·科波菲尔,不太关心时态的变化,擅长把当下的意识叠入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经验被当下的意识霸凌了,丧失了自身的独立品格。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开篇就是革命性的,叙述者自由间接地引用小男孩自由间接地引用他父亲用他的口吻讲给他的故事,小男孩的意识中心被凸显,是第一主角,通过它的调度,四重视角的幽灵被呼召到叙述肌理中。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Chapelizod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欢乐的洒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15 16:31:40
Chapelizo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潜能与现实
- 全球化2.0与川普2.0同步
- 关税大战
- 对等关税是旧皮袋装新酒 (1人喜欢)
- 给陆游的两句诗去掉市俗和油腻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