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弗洛伊德那样释梦?|公开课

题记:这是身心转化实验室释梦研习班的体验课。释梦是精神分析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1900年《释梦》的诞生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确立。这次我们回到释梦,重新理解释梦,体验弗洛伊德式释梦。 文-戴军|插图-豆包|编辑-王小小 很少有人会注意《释梦》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及的一个细节:“将来某一天,是否可以在此(他做此梦的房子)立一块石碑,上面刻上‘1895年7月24日,在此屋之内,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博士揭示了梦的秘密。’”这个细节意味着什么? 这是弗洛伊德 1900年6月12日写给友人弗利斯的信中说的一句话,这时候这本书刚刚出版,弗洛伊德正沉浸在发现新世界后的巨大兴奋之中,极大的亢奋促使写下了上面这句话。难道释梦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抑或这句话只是他一时兴起的自夸之言? 三十年后,他在《释梦》英文版序中说的另一句论断证明了此言非虚,他说:“这本书包含了我有幸能做出的发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这种洞察力即使让人有幸碰上,一生也不过一次而已。” 如果释梦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像弗洛伊德那样释梦?弗洛伊德式释梦与后来的释梦是什么关系?这次公开课聊聊这个话题。 主讲:戴军,作家,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身心转化实验室主理人。出版作品有《自我的探寻》《左和右的精神分析》等。 空间:腾讯会议 时间:2025年4月17日晚19:00-20:30 费用:免费,扫码加入微信群即可预约。

[广而告之]博主的新书《自我的探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已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各大网店均有销售,欢迎购买!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邮箱:sidu003@foxmail.com
来自 豆瓣App
三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深扒中国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场“约架” (2人喜欢)
- 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就是异化? (3人喜欢)
- 现代人的隐性心理危机与出路|公开课 (1人喜欢)
- 人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欲望负责? (2人喜欢)
- 关系转化|“先成家后立业”符合管理学的逻辑吗?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