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有熊样
4月12日
4月12日的时候,我写下众星归位,怀揣着被Radar放鸽子的失落心情,背着电脑到图书馆学习了。然后就收到Radar消息说,要不要去代代木公园。哦吼,我说我刚坐到图书馆,我们直接约在新宿吃晚饭吧。暗暗窃喜。
之前就说过,日本周末去哪人都多,更别说新宿这样中心的中心了,各个商场都挤满了人。我们约在新宿JR东口的Bic Camera,本来想去看看买个二手随身听的,在门口看了下品类分布楼层图感觉应该没有卖的,就赶紧离开人群了。然后去OIOI想打开一下龙珠的快闪店,小红书刷到的,好像是借着龙珠大魔最近热映的机会,做了一些捞钱的周边什么的。店面真的很小很小,人也没有很多,但是听得出来香港人和台湾人,果然龙珠大魔的周边无人问津,老版龙珠的T恤很受欢迎。我身为一个穷留子买了个文件夹,要四十几人民币,顶我一顿饭钱了,心疼得很,但是为了去世的鸟山明先生贡献一点吧。

随后就和Radar在商场里走走逛逛,聊聊天,他来日本十几年没有什么存款基本月光,可能是之前学习时候太苦了所以不想委屈自己(说到这里,他随手拿了一瓶洗面奶告诉我这个好用你买),他们之前读书的时候啥咨询都没有,不像现在小红书上什么都能查到,攻略一大堆,现在的手机卡也有无限流量还便宜,之前都要8000円一个月还只有5G(说到这,又递给我一瓶防晒霜说这个恨透不闷痘)……总之是听了一部上古日本留子辛酸史外加购物篮里一堆东西,最后结账我只要了最开始那瓶洗面奶,一刷卡,80块人民币,两顿饭。
饭点我们本想去排前几天跟binyang碰到的米线,但队伍实在太长了,我们就换到车展前一个商场的五楼打算吃中餐。这个中餐是那种港式早茶的摆桌,嗯其实有点一般,感觉没什么味道,日本的饭菜已经没什么味道了,就不想再吃这种,正好旁边有个泰式料理看起来不错,就钻了进去。刚坐下,Radar就把菜单递给我,说以后出来都你来点菜,多练练你的口语。用餐期间我们聊到感情的事,他说也不想很着急,并且他希望对方是打算留下来生活的——这个我能理解——所以他觉得目前这样每周都能出来吃吃饭逛逛街也挺好的,他看向我说。我一直觉得Radar像是个活在十年前的人,他对国内的一些流行的话题没有概念,有时候也接不到梗,所以我有时候得慢下来跟他解释背景,他就听的很认真,虽然他对一些话题会产生“应激性叛逆”的态度,但是我很喜欢他的认真,就像他此刻看着我的时候说的话,认真is new sexy。我还跟他讲了我去咨询考学机构的事情,他建议我暂时不要报他们的补习班,先把日语学好,但是你也要开始有点计划去考虑以后的事。
饭后我们走路去传说中的二丁目,这个🌈区,看各式各样的gay子拉子drag子们搔首弄姿。一开始我只觉得他是个gaybar一条街,因为我对bar和夜店没什么兴趣,所以我没什么期待,但是进入这个街道,真的是到了不一样的天地。比如我们路过一条非常狭窄的街道,gaybar和拉bar开对门,两家都把高脚小圆桌摆在路边,客人就围着小圆桌喝酒嬉笑打闹,然后gay子和拉子就会混在一起串门,一个🌈community的和谐画面。还比如一个白人很多的店门口站着两个drag在互相摸对方衣服的料子,而马路对面的店门口站着一个身材筋肉的帅哥穿着性感招揽生意。马路的另一侧是一个🐻主场的店吧,店的橱窗可以看到里面一个很帅的🐻在打碟。还有我们走到一家书店的门口,Radar隐晦的说,里面不让拍照,你想拍的话就在门口拍吧,我才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样的书店。

书店里很火的内容都是关于🐻的,一会还进来了两只🐻,肉墩墩的很可爱,在新宿做一只熊其实应该过得不错吧。
大概十点了,每家店门口人逐渐多了起来。转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听到熟悉的普通话,我向那边看过去,跟他们对视了一下立马犯恶心,这不就是上海的精致txl们吗,恶臭,非常厌恶赶紧逃跑,背后仍然感到被打量的目光。
准备回去的时候,在街边看到一对中欧模样的gay子拥抱在一起,他们的打扮像两个很土的学生,但我很喜欢他们这样的感觉,不打扰任何人。
4月13日
我经常去的图书馆位于荻窪和南阿佐谷站之间,所以我也经常会去荻窪车站南的商店街逛。今天图书馆关门早,我打算探索一下荻窪车站北。东京这两天又开始飘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得了哮喘,天稍微冷一点就开始嗓子痒咳嗽,不管不太碍事,还是来到了荻窪车站北边。还没出站就听到外面有大喇叭在喊,像是站在讲台上向下面的人宣讲的感觉,出了车站看到旁边站了两排人,举着小横幅,冲着马路边上一辆宣传车鼓掌,宣传车上站着个老头,车前插了两面旗,上面的汉字我能看懂,写着xx党,2333,人家这边也有xx党,亲自下场宣传呢,多亲民。
荻窪站北边和南边差异挺大的,北边真的更加繁华,并且文艺作品的店也更多,有一家很大的卖二手书、CD和手办的店,我在里面看到一整套的龙珠和美少女战士,还有鸟山明早期的一些漫画,特别想收入啊,但是这些日语我又看得费劲,加上想到后面三个月可能还要搬家不想这么沉,就还是放弃了。如果后面还住在这附近再来买吧,到时候希望这些货还在。
下雨还是挺冷的,晚上窝在被窝里看了好几集《走向共和》,看到甲午中日战争了,看得我真是太生气了,对清朝政府的腐败内斗官僚主义生气,想到后面几集要签署《马关条约》,赔钱割地,就更心塞。不想影响睡前的心情,赶紧关了,去查了查日本这边教中国史的大学知名教授,还跟淼咨询了一下东亚研究方向的学习内容,从他那得到一份宝贵的书单,后面打算找来看看。
4月14日
4月15日
4月16日
今天发生了个啥事呢?
我晚上在经常去的车站前的吉野家吃饭,过程中进来了三个中国人,风风火火地,拎着大包小包,一对三十几岁的中年夫妇和他们其中的一个妈妈,位置不够他们三个就分开坐了,夫妇并排坐在板前,妈妈坐在他们斜后方一点的位置。从他们进来的那一刻,看到他们的架势,加上操着西南方言的嗓门,我就预感这里有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他们的声音很大全场都盯着他们看,稍后男生离开出去打电话,两位女士在大声讨论点什么鱼,点多大分量的米饭,边说边跨着座位互相指导(因为这种店是每个人面前有一个独立的pad用来点餐的)。我跟他们坐在同一排,暗自希望他们赶紧点餐结束埋头刷手机吧,不要喧哗了。终于,对面坐着的一个日本男人吼了他们几句,然后两个女士盯着他,摇摇头表示听不懂,脸上写着一副凶什么凶的嫌弃表情,继续“讨论”。啊,那个尴尬啊,真的觉得丢人啊,见他们还在说我就提醒旁边的女士,他说你们有点吵。可能是我说话声音太小了,他们两个就完全没有搭理我……反正当时真的超级尴尬,超级丢人,心想你们怎么就不能遵守下人家国家的礼仪和规矩,真的太不尊重了。平时一直说咱们地铁吵高铁闹到不觉得,但是一放在其他文化环境下,尤其是对比这么强烈的环境里,这对比真是太强烈了。那打电话回来的男的,吃饭还biaji嘴,不能忍!
说白天的时候,语校随堂测试,考的题是书上的练习,我正好昨天没事已经写了一遍了,所以今天考试感觉问题不大。下午约了个中文医生想看一下咳嗽,提前预约了下午三点半,所以中午下课后就打算周边吃个饭,留在学校上一会儿自习就直接往医院去。碰到万里同学,就约了一起午饭,带他去了之前光顾的日高屋,他说一直碰到但是没进去过,我就带他“见见世面”。万里同学就叫x万里,午饭时候了解到他是大连人,本科学的是艺术,打算来日本学文科,想考大学院的传媒类专业,所以我们可能以后会有很多一致的考试准备步骤,可人家万里同学只有25岁呢,我可将近大他一轮。跟万里同学聊了东北,说我之前一直想去东北玩但是没成行,他便介绍起东北,先说大连这十年几乎没有发展,工资低消费高,人口流失,大连犹豫太贵,裙带关系依然严重,然后讲到他们曾经的x不能说市长,讲到他被抓的时候很多大连人上街求情,“多傻啊这群人也不看看谁坐在上面”。万里东北口音很重,他说是在鞍山读书时候带偏了,他说大连人说话没有口音。
我们吃饭结束回到学校上了会自习,正好碰到退休大爷,没想到吧,人家另外找了外交开小灶呢,一个小时四百块,学的可认真了啊,六十大几了,还能有这个劲头。不过这大爷前几年在美国待了三四年,这两年来东京读书,他还说后面打算再去新西兰待一年,他说这样的退休生活,不比打麻将跳广场舞有意思?有境界!
自习室里人不多,一共二十四个座位,做了六七个人,看样子都像是中国人,果然中国人最卷,东南亚的估计这会儿都已经在打工了。估计待了有一个半小时吧,时间差不多就往医院赶了,万里同学也要去超市买食物,遂与他在车站前告别。预约的医院在池袋,一直都说池袋都是中国人,但其实之前来过几次都没有很明显的感觉,可这次,当我从西北口出来的时候,真是领略到了国中国的感觉。跟着导航往医院走的路上,就远远看到很多中文汉字的招牌,离近一点就听到一个大喇叭用中文播放的礼仪提醒,什么维护街道啊,及时向警察报告啊啥的。除了各种中餐馆,还有很多中华物产店,还看到一辆面包车,上面写着中国人自己的快运,然后就能听到各个方向飘来的普通话。医院的名字叫MY铃木医院,在一个二楼的拐角,医院进门会有铃声提醒,拐个弯就看到医院的,嗯,怎么说呢,医院的全部吧,因为真的太小了,一眼望去,候诊区,结账台,看诊室,甚至x光室都尽收眼底,能有二三十平吧。进门之后一个中国人护士招待我填了表,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登记了我的保险证,在我填写信息的过程中,又陆续进来五六个前来看诊的人,我只比他们早个三五分钟,排在第一个,不用等很久。然后听到有个小喇叭喊我名字让我进入看诊室,推开门,五十多或者六十多的铃木雅子女士就坐在我脚边(真的很小),铃木先生说,来吧,你什么情况。我从三月初开始讲到来日本之后,再讲到前几日下雨咳嗽又犯,讲了期间都吃了什么药,以及此次目的,是希望可以排查下肺部情况,并且继续开之前在国内吃的药阿斯美。期间,铃木先生好几次不耐烦地打断我,让我说慢一点,我给她说的要,她也没听过,”我都离开三十年了你说的国内开的药我也不知道日语叫啥我没法下方子“,“我给你开几服汉方吧,日本这边的重要都是一小包的,不复杂”。好勒,到了日本还给我开汉方中药呢我谢谢。不过好在做了x光片,排查了肺部没有感染,所以没有大问题,可以先不用吃消炎药,那我就用铃木先生的汉方试试好了。看病结束,前后估计二十分钟,还是挺快的,看诊费一共1780日元,相当于90人民币。护士把处方弄好递给我,告诉我可以去任意一家接受处方的药店开药,日本这边看诊和开药是两个系统,诊所只负责看诊开处方,药剂要到药店去找药剂师开。从医院出来,一楼就是一个可以接受处方的药妆店,我走进去,把处方递过去,药剂师日语问了我也听不懂,正打算拿出翻译软件,低头正好瞄到她的胸牌——刘——,我就知道OK这是中国人可以说中文,刚想开口说话,药剂师就用流利的普通话说,“您是第一次来吧,需要填个单子”。我拿着单子坐在沙发上,中文的单子,每一栏都问的很详细,除了对什么药过敏,对什么食物过敏以外,还问了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问,“是否接受仿制药,还是只接受原研药”三选一,只仿制药,都可以,只原研药,其中原研药最贵,另有一行小字标注,大意是,“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功效没有区别,只是因为专利到期,可以允许其他厂家仿制”。就这一条,就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填好表递给药剂师之后,等了十分钟喊我的名字,妈呀铃木雅子尽然给我开了那么多药,六七样,还有膏药,心里一咯噔,这得多少钱啊,药剂师边介绍用法和剂量,我心里边犯嘀咕,谁知道最后一结账,1300日元,65块人民币,啊哈。于是,第一次在日本看病的体验也有了,不到一个小时,花了3000日元,一百五十块人民币,感觉效率还是可以的,也很方便不算贵。开药和看诊分开,药房和药剂师的工作都更加得到重视,并且因为药房统一配药,所以再小的诊所都可以用到一模一样的药,人家探索出来的这条路还是挺值得学习的。
从池袋回到家将近六点了,休息了一会,给手机充充电,外面便响起了熟悉的曲调——我家这个区,每天下午六点整,不知道哪里的喇叭,都会响起悠扬的音乐,大概持续一分钟,好像告诉大家,要开始进入夜晚咯,下班的放学的都要回家啦——提醒你对时间要有实感。然后晚上去超市的路上在吉野家吃了饭,就是发生在最开始的那一幕。
今晚吃吃药早点休息了。
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记忆是张明信片之早大“見学” (3人喜欢)
- 我们去走到大久保吧
- 等染井吉野樱下次再开 (1人喜欢)
- 害怕失去对生活的实感 (3人喜欢)
- 开学前的最后一周是这样的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