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有些孩子他们在课堂上似乎一刻也安静不下来
在校园中,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青少年:他们在课堂上似乎一刻也安静不下来,小动作不断,不是摆弄文具,就是和周围同学讲话;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们的眼神很容易游离,思绪不知道飘向了何处,作业也总是丢三落四,成绩不太理想。这些孩子可能并不是故意调皮捣蛋,他们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ADHD。

ADHD的典型症状
ADHD 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有两大核心症状群,即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方面,表现为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写作业时,写一会儿就被其他事物吸引,频繁中断;阅读时容易跳行、漏字,理解困难。在多动——冲动上,青少年可能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手脚小动作多;在不合适的场合过度奔跑或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总是显得忙忙碌碌;讲话过多,常常不假思索地抢答问题,打断别人说话。
大脑执行功能的重要性
大脑执行功能就像是大脑的 “指挥官”,负责计划、组织、启动和完成任务,还包括注意力的维持、抑制冲动行为、自我监控等重要功能。正常情况下,大脑执行功能可以让我们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合理安排时间,专注地完成学习、工作等各项活动。比如,当我们要完成一篇作文时,执行功能会帮助我们规划文章结构、组织语言、集中精力写作,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检查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
ADHD 患者大脑执行功能为何“掉线”
1.神经递质失衡:研究发现,ADHD 患者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存在失衡情况。多巴胺在大脑的奖赏系统和注意力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则参与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和注意力。当这些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时,大脑执行功能的信号传递就会受到干扰,导致无法有效地调控注意力和行为。
2.大脑结构差异:通过脑影像学研究发现,与正常青少年相比,ADHD 患者大脑中的一些区域,如前额叶皮质、基底神经节等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前额叶皮质对执行功能至关重要,它负责决策、计划、抑制冲动等高级认知功能。而 ADHD 患者的前额叶皮质发育相对迟缓,体积可能较小,这使得大脑执行功能的 “指挥中心” 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
3.遗传因素:ADHD 具有较高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 ADHD,那么青少年患 ADHD 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大脑结构的形成,使得大脑执行功能更容易出现问题。
ADHD 对青少年的影响
1.学业方面: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ADHD 青少年在课堂上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学习效率低下,作业完成质量差,导致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容易产生学习困难和厌学情绪。
2.社交方面: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在与同学交往中,可能因为过度活跃、冲动而干扰他人,或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遵守社交规则,从而引发冲突,被同学孤立,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3.心理方面:长期面临学业失败和社交挫折,ADHD 青少年很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影响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