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读书是个奢侈品
作家周作人谈“吃茶”简直是“神仙茶”,看了令人神往,仿佛入了陶渊明的田园世界,不想出来。他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如此闲适和风雅,不翻几页爱读之书,便是枉费了这好“风景”。
喝茶与读书堪称绝配,如咖啡与咖啡伴侣,缺一不可。有朋自远方来,是喝茶与读书的第二境界。一人喝茶为独享,二三人同饮为分享。独享有独享的妙处,分享有分享的乐趣。单是说茶,未免太单调,不谈谈最近的悦读,茶的滋味便少了几分。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喝茶之外,怡情的是书香。书香是茶香的延续,茶香是书香的源泉。二三知己,于山野陋室之中,傅彩的是碰撞。一经碰撞,便发出思想的火花。相同的感受,是心有灵犀的会意;不同的交流,是争鸣的交响。你有你的山水,他有他的草木;你有你的曲水流觞,他有他的“天苍苍野茫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现代人享受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捷,放弃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耳朵盛宴。喝茶沦落为社交的工具,读书成了吃饭的奴役。南山太喧嚣,是去不了,远远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求几个点赞而已。
作家于光中有感于现代文明的无奈,称电话为恐怖的催魂铃,太闹腾了。抖音快手小红书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李白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地方还有吗?周作人的书房“苦雨斋”还在吗?
人人都言喝茶好,喝过之后全忘了;人人都说读书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