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日,你是用什么方式纪念的?
查看话题 >不过生日
有个好朋友邀请我参加他的生日聚会,我拒绝了。因为过生日这个理由,在我的价值判断里,不足以支持我从上海辗转到南京去参加生日聚会。如果有一个问题,必须我出面可以解决,那么我觉得我从上海回去是有价值的。但如果只是出席生日聚会,我无法接受。而且,平日里我都有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这位朋友解决他的问题,所以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够格儿的朋友。
说到生日,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每个人一辈子只有一个真实的生日,就是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往后的每一年看似有同样的月份和日期轮回,但其实我们再也无法回到出生的那一天了。因为时间是线性的,它不断地往前走,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刻度去衡量它,不管我们对它的态度是珍惜也好,轻视也罢,它都会一直流失,不分昼夜。
所以,传统意义上大多数人过的生日,其实是过了一个和曾经自己出生日期一样的数字,并把这个数字赋予了出生的意义,大家在为自己赋予的意义进行庆祝,这个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无分对错,但就我而言,我不会轻易的赋予一个所谓的节日以意义,包括我自己的生日。
关于生日,书生在以前的老视频中提到过,12岁生日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之后再也不过了。因为出生那天,书生折腾了他妈妈12个小时,给书生妈折磨的奄奄一息,死去活来。每每想到这件事情,书生就觉得不忍心。所以书生的生日实际上差点儿成了他老娘的忌日,是让他妈妈活了60年来最痛苦的日子,没有之一,所以不想去纪念。
本科的时候我有一段校园恋爱经历,在那段经历里,大多数情侣会过的情人节、七夕节、三八妇女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节日或者仪式,我通通没有过。但是我和她说:“大多数人做的事情,我不想做。节假日的时候商品都很贵,街上人又多,出去玩儿的消费体验还很差。”我还说:“资本设计的游戏,人为捏造的概念,我极度反感,所以我拒绝过这些节日。但是我会在节日之外的每一天都会重视你,把一年中不是节日的300多天当作是节日用心的去对待它,同时也用心地对待你。”我们达成了一致。
后来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我们结束了恋爱关系,她那时候跟我说:“在一起这两年,你其实给我花的钱很少,我是一个在乎仪式感的人,但是我也理解你,都是学生没有钱。”
我说:“是啊,但是我还是想表态——,就算未来我有钱了,我也不会在任何一个所谓的节日给一个女孩儿花钱,不管她是谁。”我想她这么聪明,应该会懂我的意思,通过这段经历我想表达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只是客观事物,人赋予了它意义,它才有了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赋予特定事物以意义的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关键就在于如何使用这个权力。
关于节日和仪式感书生曾经跟我说过一个数据,不算大数据,只能算他小范围圈子里真人真事的小数据吧。他说,在他接触过的真人当中,但凡讲究仪式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生活和生命的质量都非常非常的差。相反身边第一梯队的那些从来不讲究仪式感,甚至摒弃仪式感的人,他们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都非常非常的高。这种泾渭分明,百分之百的对比,给我印象非常深刻,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数据,但是这种绝对化的概率一定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哪怕我暂时还无法理解它能证明的道理是什么。
所以啊,对于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我来说,比起赋予节日以意义,我更想赋予生命中的每一天以意义———因为是它们在真真切切地拖举我,我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受到了来自众生的滋养才得以不断成长的。因此我不过生日,我会用心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你们会如何运用自己手中赋予事物以意义的权力呢?
泽宇进化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医药销售(二):科室会PPT讲解思路1.0 (2人喜欢)
- 我的职场带教前辈(二):营造氛围 (3人喜欢)
- 医药销售(一):访前准备的逻辑 (1人喜欢)
- 从上到下做事之假如我是某大型商超的市场部总监 (2人喜欢)
- 热爱的底层逻辑是执行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