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乱语 #生活碎片 #树洞

B是因为我不熟,也没有想跟他变熟。以世俗物化标准看,不论颜值身材学历工作谈吐等等,B都极优秀,是给圈里的天菜,但我从小就对这种太优秀太精英范儿的人,敬而远之。自我分析这种心理,大概是因为这种人不真实,以及我的自卑。不管朋友或伴侣关系,我都更喜欢和有明显缺点,但这些缺点又在我承受限度内的“普通人”相处,我希望“差找差”,太闪耀的人,既不真实,我也配不上
A是因为跟他仅有的几次吃饭也好,微信聊天也好,都夹杂着对我的吹捧捧杀,让我不舒服,且冷不丁地冒出刺探隐私的问题,感觉他在用衡量价值,虚与委蛇,商业互夸的模式,与我做浮于表面的相处,十多次主动约我各种,只是想拓展浅层人脉,并没有走心——我不需要这样的链接,至少现在。我需要的是,我拿出我真实的部分,而你也拿出你真实的部分,我们真实和真实碰撞,看会发生什么
A也触发了我一段创伤记忆,大学时花了很多心思与信任在一个同宿舍的基友身上,经营这段友情,把他当密友,但直到很久以后,才发现他并没有把我当对等密友。我交朋友重深度,朋友少,他交朋友重广度,八面玲珑,和每个同学都打的火热。我会对他区别对待,格外宽容和优待,可他不会对我区别对待,对所有同学朋友都一个样,嘴上甜言蜜语,但翻脸比翻书还快。且因为是同宿舍,影响没办法轻易避免——这段创伤经历,可能也成为多年后我抑郁和恐惧亲密关系的心理动力源之一,虽然现在阴霾已淡去,可对“交际花”类型的人,我依然敬而远之。而A似乎正是这样的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