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232:一棒千钧
琥珀潭日记232:一棒千钧
晏弘
世事难料啊。我有一位朋友,四十岁就担任一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财务总监,当然也得负责跑融资。朋友的财务水平很高,能说会道。公司产品名闻遐迩,供不应求,业务扩张时,买地建厂,添购设备,需要大笔融资,找银行,银行向来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因为抵押物不够,只得找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灯,该抵押的抵押,更要求公司股东和财务总监提供个人家庭资产清单,签字画押,承担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朋友本来为融资之事着急上火,却为个人签字犹豫起来,毕竟几千万块钱哪!老板找他谈话,口口雄心壮志,声声共谋大业,过去干革命,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干大事,就得有非凡的魄力,“不就是签个字嘛!”他很崇拜老板,白手起家,叱咤风云,坚信公司能够更上一层楼,他没有和妻子商量,就在担保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后来,楼市限购,房地产轮番监管,凡是与房地产关联的行业受到直接影响。新厂竣工,上马生产的产品大量库存,因为销售严重下滑。贷款到期,无力偿还,央求展期、续贷均无望,贷款过桥也无门,担保公司代偿后进行追偿,公司资不抵债,厂房、设备和存货陆续轮候查封,老板一夜成了穷光蛋,半年前他私下办理了离婚手续,财产早已转移,而可怜的朋友蒙在鼓里,在劫难逃,他名下的房产遭到查封拍卖,银行卡冻结,再过一阵子,他列入失信黑名单了,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大额消费,真是当头一棒,朋友崩溃了,追悔莫及!
我能说些什么呢?朋友敬业,为了公司生存发展赴汤蹈火,到头来,稀里糊涂害了自己。痛,不堪忍;苦,不堪言。谁之错?血的教训就是,什么都可以出借,唯有信用不能出借。
想起一则禅宗公案“乌臼屈棒”:有僧从定州和尚会里来到乌臼,乌臼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问:“定州法道何似这里?”
僧云:“没有差别。”
臼云:“若无差别,更转那里去。”便打。
僧云:“棒头有眼,不得草草打人。”
臼云:“今日打着一个了。”又打三下。僧便出去。
臼云:“屈棒原来有人吃在。”
屈棒,言下之意,就是棒打专治不服。
僧转身,云:“怎奈杓柄在和尚手里。”
臼云:“你若要,山僧回给你。”
僧近前夺臼手中棒,打臼三下。
臼云:“屈棒屈棒。”
僧云:“有人吃在。”
臼云:“草草打着个汉。”僧便礼拜。
臼云:“和尚却这么去了?”
僧大笑而出。
臼云:“晓得如此,晓得如此。”
雪窦禅师读此公案,很是欣赏二人机锋,颂云:
“呼即易,遣即难,
互换机锋子细看。
劫石固来犹可坏,
沧溟深处立须干。
乌臼老,乌臼老,
几何般,与他杓柄太无端。”
雪窦心明眼毒,甚怪乌臼不该把棒头随便与人,此乃自家宝藏。做人务必识得自家宝藏,人在,宝藏在,可以护身,可以降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