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会所的合影和离岸公司
我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叠照片和文件。照片里是王副书记和几个陌生男人的合影,背景是一家高档会所。文件则是几份转账记录,金额巨大,收款方是一家离岸公司。我越看越心惊,这些东西如果属实,足以把王副书记拉下马。
“你从哪弄来的?”我问。
陈磊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是真的。"他压低声音说,"我冒了很大风险。你是审计局的,有权限介入调查。"
我合上文件夹,脑中思绪万千。作为审计局特别调查科的负责人,我见过不少贪腐案件,但很少有这么直接的证据指向一位副书记。王元庆在我市政坛如日中天,被视为下一任市长的不二人选。
"这些照片是在'凯悦会'拍摄的,"陈磊继续说,"那几个人都是海润集团的高管。三个月前,他们拿下了市中心的黄金地块开发权,底价出让,价值至少低估了十亿。"
我翻看着转账记录,资金流向错综复杂,但最终都汇入了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账户。
我陷入沉思。如果贸然出手,没有足够证据,不仅会打草惊蛇,还可能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给我三天时间,"我最终决定道,"我需要确认这些材料的真实性,然后再决定下一步。"
回到办公室,我锁上门,开始仔细研究这些材料。照片上的几个人我认出了两位——海润集团的董事长吴海天和他的副总裁林国强。他们与王副书记举杯畅饮的场景看起来非常亲密。
我打开局里的内部系统,开始查阅关于海润集团的资料。表面上,这是一家成立十年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业绩平平,但近两年却迅速崛起,接连拿下市内几个重要项目。
深入查阅财务记录,我发现了几个可疑之处。海润集团的资金来源不明,且在拿地后往往快速转手,获取暴利。而这些项目的审批过程中,王副书记作为城建委员会主任,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又查阅了王副书记的个人财产申报,一切看似正常,但我注意到他的妻子张蓉在三年前成立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近期频繁购入高价艺术品。
正当我沉浸在调查中,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李局长,晚上好。"电话那头是王副书记的声音,"久闻大名,一直没机会请您吃饭。明晚有空吗?"
我心跳加速,保持冷静回答:"王书记太客气了,荣幸之至。"
挂断电话后,我感到一阵不安。王副书记为何突然联系我?是巧合,还是他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一紧,心跳不自觉地加速。王副书记的语气温和,带着几分熟络,仿佛只是普通的社交邀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电话来得太巧了。我迅速冷静下来,脑中飞快地权衡着应对之策。
“王书记,您太客气了。”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最近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明天可能得加班处理些材料。改天我一定登门拜访。”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他低沉的笑声:“李局长真是敬业。工作重要,但身体也要注意。”
挂断电话,我盯着桌上的文件夹,背脊一阵发凉。他的邀约看似随意,却像是在试探什么。我意识到,时间可能比我预想的还要紧迫。
第二天一早,我找到局里最信得过的技术员小赵,让他帮忙验证照片和文件的真实性。小赵是个技术宅,平时话不多,但对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有种近乎偏执的专注。他接过材料,推了推眼镜:“李局,这活儿得花点时间,尤其是转账记录,涉及离岸账户,查起来麻烦。”
“尽快。”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但别走漏风声。”
小赵点头,抱着材料回了技术室。我则继续深挖海润集团的背景,试图找到更多线索。通过跨部门的内部系统,我查到海润集团在过去两年间的资金流向异常频繁,尤其是在几个关键项目审批前后,都有大笔资金通过中间账户流向海外。这些中间账户看似独立,但通过复杂的股权关系,最终都指向一家名为“润泽咨询”的空壳公司。
更让我心惊的是,润泽咨询的法人代表,竟然是王副书记妻子张蓉的远房表弟。这条线索像一根细线,将王副书记和海润集团的交易隐秘地串联起来。
中午时分,小赵敲开了我的办公室门,脸色有些凝重。“李局,照片没问题,拍摄时间是三个月前,地点确实是凯悦会所。我还通过面部识别确认了照片里的人,除了吴海天和林国强,还有一个是开曼群岛那家离岸公司的代理人,名叫周子豪。”
“转账记录呢?”我追问。
“记录的数字签名和银行流水吻合,基本可以确认真实性。”小赵顿了顿,压低声音,“但我发现了一件事。这些转账的发起方,有几笔是通过我市一家小型信用社完成的。这家信用社的后台系统最近被黑客入侵过,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很大。”
我皱起眉头:“你是说,这些材料可能是黑客流出来的?”
“不排除这种可能。”小赵推了推眼镜,“但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泄露。”
小赵的话让我陷入更深的疑惑。陈磊的身份和动机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把材料交给我?如果这些材料是黑客窃取的,那王副书记是否已经察觉到风声?
当天下午,我约了陈磊在一家不起眼的茶馆见面。茶馆位于老城区,环境嘈杂,最适合掩盖谈话内容。陈磊来得比我早,坐在角落里,手里把玩着一只打火机。
“你查得怎么样了?”他开门见山。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陈磊,你到底是谁?这些东西你从哪儿弄来的?”
他笑了笑,点燃一根烟,吐出一圈烟雾:“李局,我只是个小人物,想做点对的事。你只需要知道,这些材料不会有假。”
“但我需要知道来路。”我盯着他的眼睛,“如果这是黑客泄露的,我得考虑风险。”
陈磊的眼神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恢复平静。“好吧,我告诉你一部分真相。这些材料是我从一个内部人士手里买来的。他在海润集团工作,因为不满某些交易,决定站出来。但他怕暴露身份,所以找到我当中间人。”
“内部人士?”我皱眉,“为什么找你?”
“因为我以前在海润干过。”陈磊掐灭烟头,语气变得低沉。
他的话半真半假,但我没有时间深究。眼下最重要的是行动。我告诉他,我会启动正式调查,但需要他提供更多证据,比如那位“内部人士”的身份或者其他直接指向王副书记的材料。
陈磊点头:“我会尽量安排。但你得快,王元庆不是省油的灯。”
一方面,我通过局里的权限,悄悄调取了王副书记名下所有关联账户的流水记录,发现他妻子的艺术品公司频繁与润泽咨询有资金往来,表面上是“咨询服务费”,实则可能是洗钱渠道。另一方面,我联系了一位在财政厅的老同学,让他帮忙查开曼群岛那家离岸公司的注册信息。虽然受限于国际金融监管,信息有限,但他确认了周子豪的代理身份,并且提到这家公司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被多国反洗钱机构盯上。
就在我准备向局长汇报,申请正式立案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来的是局里的纪检组长老张,脸色阴沉。
“老李,上面有人匿名举报你,说你涉嫌滥用职权。”老张递给我一封举报信,“这事儿闹到市纪委了,你得给我个说法。”
我心头一震,接过信一看,内容直指我收受陈磊贿赂,捏造证据陷害王副书记。信中还附了几张照片,是我和陈磊在茶馆见面的场景。
老张叹了口气:“我信你,但市纪委已经介入,你得配合调查。材料先交上来,调查期间,你暂时停职。”
"老张,这是栽赃。"我尽量保持冷静,"我正在调查一起涉及王副书记的重大贪腐案,有确凿证据。"
老张叹了口气:"我相信你,但程序就是程序。先把手头材料交出来,配合调查吧。"
我犹豫片刻,交出了部分材料,但私下复制了关键证据。回到家中,我收到陈磊的短信:"出事了,我被人跟踪。你自己小心。"
第二天,局里传来消息:陈磊在一起"意外事故"中重伤住院。我意识到事态严重,必须在自己也"出意外"前行动。
我联系了省纪委的老领导,曾经是我父亲的战友。简单说明情况后,他只说了句:"把完整材料发我,其余别管。"
三天后,市纪委突然撤销了对我的调查。同一天,省纪委联合中纪委突击进驻我市,对王副书记开展"双规"调查。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李白天下第三 (5人喜欢)
- 200字抓包大模型 (2人喜欢)
- 为什么当前的AI在文学创作上表现拉胯? (2人喜欢)
- AI能不能自发写好故事? (5人喜欢)
- 偶然林叟,四时佳兴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