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为生命而阅读》
春日里的周末,阳光明媚,万物都焕发着生命力。阅读这本《为生命而阅读》,与享受这种生命力是一对绝配!
天下第一等美事,依旧是阅读。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体验到一生可能都没有机会去体验的另一种生活经历,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正如书皮上的那句话:不会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会读书的人,活过了一千次人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多次写到了林语堂的作品《生活的艺术》——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为简单的生活和吃喝正名,不鼓励为更多的物欲而奋斗。
林语堂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书:“这就是我的个人写照,是我亲身生活和思想的写照”。他认为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就是蜷缩着身体躺在床上。本书的作者也十分认可林语堂的观点,把小睡和懒洋洋的躺在床上视为人生的乐趣,更视为人的权利,或许是“第五大自由”。当时的美国人,甚至是当代的许多人,都标榜“效率、准时、对成功的渴望”。而在林语堂的思想里,这是“三大恶行”。
书中林林总总的写到了林语堂的生平。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中国,在家中八个孩子排行老五。他的父亲小时候没有收到过教育,在青年时期自学了读写,后在家乡福建省的教堂里担任牧师。林语堂曾在中国西式的大学里学习神学,因接触得不到中国本土文化而困扰,后来研究道教和佛教。
1919年,林语堂来到哈佛大学学习,很快由于无法负担学费而退学。之后,他去了欧洲,在法国打工,又在德国接受教育并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1935年,他写成的他的第一本书《吾国与吾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重返纽约并重新信奉基督教。1976年,林语堂在台北辞世,享年88岁。
至此,书中还推荐了《奥德赛》一书。这本书教会了读者一个道理:接受平庸。书中的一段话启发了笔者:
“平庸不代表愚蠢,粗制滥造或者低俗,它是普通,普通并没有错,也没有什么不好。当你接受平庸,你就会变得谦逊。你学会了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无论你对这件事多么擅长,都会有人比你更有天赋。你可以向做得更好的人学习,或者欣赏他们——即使你并不想成为他们。显而易见,我们大多数人是普通的,而且每个人在某些领域表现也是普通的。”
书中奥德赛回家的旅程算不上伟大,只能算C水平,远不到A水平,但无论如何,这都不会是失败。
如此看来,您还会为平庸而感到焦虑吗?
《为生命而阅读》这本书除了推荐阅读《生活的艺术》和《奥德赛》之外,还推荐了其他书籍,如《当我们跑步时,我们谈论什么》、《1984》、《蝴蝶梦》、《小王子》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会打开您的阅读视野,享受生活和书籍给您带来的闲适和幸福,体验另一种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