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在亲密关系中陷入失权陷阱?
查看话题 >婚姻里,让伴侣死心塌地的技巧——先迎合,再引导
一个让伴侣死心塌地的秘诀就是——先迎合,再引导。
【公众号:陈妖姬/知乎:荼白大大】15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专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夫妻的选择却是相反的,变成了:先引导,再迎合。
他们通常是先冷脸提条件,对方答应了才给对方点好处。
也就是:必须你先听我的,我才愿意让步。
这其实就是出于对对方的不信任,进而采取了博弈策略,入局之后只要我方“占了先机”,那承担“风险”的,就是对方。
你会想,如果是我先让步,先去顺着他,先给他好处,万一对方拿了好处、占了便宜之后,不愿意回馈我,对我还是那个死样子,我不是亏大了吗?还不如逼他先让步,这样至少不会吃亏。
但是你要知道:善意是流动的。你率先给出的是理解和爱意,那对方回馈给你的,大概率也是友善和信任。但如果你给的就是怀疑,那换来的一定是怀疑。
有人可能也会说,我明明给了对方足够的理解和爱啊,他怎么对我还是那么糟糕。除了非常小的概率,对方的确是个白眼狼之外,更多的时候,是其他的条件没达标。
第一,他自己的人格底色和创伤经历注定他在接受善意这一点上有困难,有的是过分谨慎,很难敞开心扉信任别人,总怀疑你别有企图。
第二,就是你给的爱意里隐隐包含了怨气和攻击,引起了他的防御。
第三,就是你以前和他产生矛盾的时候,走的不是怀柔的路子,现在忽然转性,他还不敢相信,所以你需要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去得到他的信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的顺序:先迎合,再引导。
首先,很多人对“先迎合”这件事就充满怀疑。
很可能认为,对伴侣的迎合,是对自我的否定,是一种委曲求全。但实际上,对伴侣的迎合,恰恰是对自我的认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一个人和另一人产生矛盾,或者对方表达不满的时候,他本能的想法就是:这件事到底是谁对谁错?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
只有错的人才要被纠正,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争论,去对抗,去证明“我才是‘对’的那个,所以你应该听我的,纠正你错误的行为。”
但恰恰是这种想法,证明了你内在的脆弱性。
因为一个真正对自我充满确信感的人,并不需要通过和人争执取胜,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像一个真正的千万富翁并不需要四处宣扬我多有钱,来确认自己真的有钱一样。
“感情上的事情常常没有对错之分”,这句话单拎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都赞同,但是等自己真和伴侣产生分歧,就又开始着急争一个谁对谁错了。
而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其实并不会拘泥于“对错”。
他们首先不会把自己和对方对立起来,他们不会认为“我对了,你一定就错”或者“你对了,错的就是我”。他们在对自我给予充分认可的同时,也能够认同伴侣,相信对方那么说、那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这时候,这个人就超脱了浅薄的“价值评判”,而能够从更高位的维度上去“看见”和“关照”对方感受。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迎合”。
这里的迎合不是让你处处都听伴侣的,永远服从永远妥协,而是愿意优先跳出“争执对错”的怪圈,看一看伴侣的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认知,让他那么愤怒和痛苦?你需要怎么做,才能抚慰他的创伤?
而当你在他最脆弱的时候,给予他理解和支持,帮他一起把这一团负面情绪消化了,他自然就平静下来,愿意给你正面回馈了。
而很多人为什么很难做到“先迎合”呢?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很强的焦虑在作祟。在他们的字典里“迎合”等于“伏低做小”等于“低人一等”等于“失败者”。他们潜意识里有种很强的不配得感,因为内心里害怕自己不配,所以外在就需要不断在关系里争上位,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之前我在咨询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男人在老婆升职加薪,工资是自己的两倍之后,在关系里焦虑感直线上升,总是在平时挑老婆的刺,故意说一些女人终究还是女人的歧视性话题,找架吵,试图借此打压老婆,找回自己的场子,制造一些“我在关系里还是占上风”的安全感。
而不愿先“迎合”,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关系里缺少安全感。可是你要知道,这种“安全感”不是伴侣给你的,不是伴侣承认“你对他错”,你就高人一等了。
安全感,或者是说“配得感”一定是你自己内心足够充实和自信,对自己足够认可,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
那时候,不管你的伴侣是打压你否认你,还是把你捧到天上,你都能泰然处之,宠辱不惊。
如果你能做到这种程度,不管和谁结婚,都一样能获得幸福。
接下来再谈“后引导”。
引导,不是强行改变对方,让他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创造共振场域,让改变自然发生。
真正高明的引导不是雕塑师拿着刻刀改造顽石,而是水手顺着洋流调整风帆。它建立在三个底层认知上:
第一,引导,是需求翻译器。
比如,当丈夫抱怨"你总乱花钱",这不是在指责消费习惯,而是在表达"我们需要共同规划未来"的焦虑。引导者要做的是将表面的指责翻译成深层需求:"你希望我们的财务更有安全感对吗?"
而当你把这个需求翻译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们完全能够在深层需求上达成共识。而你认同这一点,大方向有共识,你们就成了统一战线的战友,接下来的引导协商,就顺畅许多。
第二,引导,相比于否定原有的路,更注重为对方搭建一条新的路。
比如,当妻子沉迷于刷短视频,别去指责她虚度光阴,激起她的逆反心理,而是可以问“最近是不是压力很大?不如我们周末去爬山换换心情?”当你引导她找到一条更好的新路,甚至温水煮青蛙地让她养成了新的习惯,原本的旧路自然就被淘汰了。
第三,引导,是让对方看到更多的选择。
其实很多人自己明明清楚是处在一种不健康的模式里,却依然走不出来,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受虐,而是不知道除此以外和人相处的办法。比如有个咨询者,她是单亲家庭,从小和母亲生活,母亲很忙,经常顾不上她,但是她只要开始哭闹、开始撒泼打滚,母亲就不得不去关注她。长大之后,她进入到亲密关系,也延续了这种模式,一旦觉得自己被冷落被忽视,就开始和丈夫撒泼打滚无理取闹。
她丈夫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跟她说:“你每次反应这么激烈,其实都是想要得到我更多的关注,但其实就算你不作闹,而是用别的办法,我也会回应你。”比如撒娇说“我想你了”,比如直接说“我感到有些被冷落,希望你能多关注我一点”,又比如把粉红小熊放在床头,暗示自己想要一个拥抱。
妻子鼓起勇气试了两次,发现这些新的选择比作闹更有效,之后根本不用丈夫纠正,她自己就主动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模式。
愿我们都能修得这样的智慧:在婚姻的长河里,先做一座包容的港湾,再成为指引的灯塔。我是晴天,愿用心理学烛火,照亮你的情感之路。如果今天的故事让你有所触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觉醒时刻"。
如果你在婚姻中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欢迎私信向我咨询,我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到你有针对性的建议。
【公众号:陈妖姬/知乎:荼白大大】15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专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荼白大大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你觉得最不可能出轨的人却背叛了你?
- 分手后想挽回,到底要不要道歉? (1人喜欢)
- 为什么说『过情关』非常重要? (1人喜欢)
- 作为一个谈过回避型的人,我整理了5条特别好使的血泪经验! (1人喜欢)
- 你以为的一见钟情,其实是遇见了自己的创伤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