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送外卖:京东这波操作,是打工人翻身还是资本内卷?

互联网大佬轮番坐镇企业家流量风口了。
雷总刚走下热搜没多久,东哥立马就接过了创始人IP这一棒,刷爆全网。隔壁周鸿祎想问,这互联网流量IP的位置,什么时候也让他坐坐?
最近互联网圈最炸裂的新闻,莫过于刘强东穿着外卖服,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东哥的出现,总算给大家伙吃了个定心丸。
毕竟,上次京东代言的新闻,奶茶的XX家族穿搭,一度让网友们怀疑,东哥是不是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
当吃瓜群众还在讨论,还在探秘,东哥忽然摇身一变逆行人生男主角,以一个红衣外卖哥的形象登场,开始整顿外卖市场。这波操作堪称“互联网版无间道”——大佬亲自下场当卧底,只为摸清行业底裤。
我个人觉得,这是个好事啊。毕竟我们这群牛马苦外卖久矣,现在有个人站出来重新整顿一下,把价格品质什么的都打一打,对于我们这群牛马消费者来讲,是真的福利了。
最近已经亲自试过好几次了,虽然不能回到最开始疯狂补贴年代那个价格,但至少还是省了一笔。以前25才能吃到一个稍微健康管饱的午饭,现在15就能吃到了。
这波必须给东哥点赞啊。这场战争给我狠狠滴打,我力挺东哥。
其实关注东哥也很多年了。大学那会儿,买超过500的东西,优先选择京东,买点衣服裤子,才会在淘宝里面折腾。那会儿京东的商品,服务是真的让人放心的。
那个年代的东哥意气风发,也算是我等屌丝人群的偶像。毕竟,看过东哥的生平都知道,东哥是实打实从村里一路卷到京城,突破重重资本绞杀成为互联网神话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其实离我们很近,让许多小镇做题家门相信,知识,还是能改变命运的。
至少东哥是真的改变命运了。不单做大企业上市,跟马云等一众互联网大佬们同台竞技,而且东哥的婚姻更是屌丝逆袭女神的现实版。毕竟,东哥可是娶了清华的校花,而且还是比他小19岁的校花。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知识改变命运的具象化了。当时互联网上没有几个人不想要过刘强东这样人生的。甚至有的穿越爽文,都是以东哥为模板。
真,知识改变命运。
而且东哥第二次迎来命运的大转折,也是因为在学校里,明尼苏达州的那一夜。不过这次就不像当年喝奶茶那般潇洒了,这次的东哥顶着监狱照亮相,让网友们直呼东哥这是在cos七龙珠悟空吗?
而那一夜后,东哥在互联网上的偶像光环顿时江河日下,此后更是黑料连连,一会儿化身脸盲侠,一会儿变成薛定谔兄弟,搞得京东也是乌烟瘴气,再也不复当年威猛。
后来互联网上就不怎么看到东哥的消息了,甚至有人怀疑,东哥是不是被软禁起来了,连杨笠代言这种事都能发生,这还是我们熟悉的京东吗?
兴许是外界的压力太大了,这次东哥终于扮演了一会外卖侠击破谣言,那个互联网的江湖里,东哥我一直都在的,东哥我一挥剑,还是能卷起满城风雨的。
但还是有人说,刘强东送外卖这事儿,是在作秀的。乍看像老板体验生活,细品全是套路。当年雷军送小米SU7,王传福开比亚迪仰望U8,都是企业家IP营销的经典案例。
东哥这次不仅亲自配送,还晒出“骑手账号”,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降维打击”。东哥的兄弟文化2.0版开始了,从快递到外卖,全员都是兄弟。
京东一直标榜“兄弟文化”,刘强东送快递、送外卖,本质上是在强化“我们和骑手是一家人”的人设。这波操作和当年喊出“五险一金全额缴”形成闭环,成功把“京东=良心企业”的标签焊死在吃瓜群众心里。
千亿富豪亲自送外卖,这波“霸总文学照进现实”的戏码,瞬间引爆社交媒体。网友直呼“东哥这是体验生活还是KPI压力太大?”,但不管怎样,京东外卖的热度是蹭蹭往上涨。

大佬亲自下场,既能体验骑手工作流程,又能收集用户真实反馈,还能和商家唠唠嗑,这波调研成本比麦肯锡报告便宜多了。
据说东哥送外卖时还偷偷观察骑手APP界面,这波“微服私访”可谓一石三鸟。
很多人觉得京东突然做外卖是脑子一热,其实人家早就算好了账——外卖是高频入口,能完美承接京东的即时零售野心。这波布局堪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 流量焦虑下的破局:从“买家电”到“点外卖”
电商行业增长见顶,京东3C数码这类低频消费难以为继。外卖作为高频场景,能完美解决用户黏性问题。试想一下,今天你点了京东外卖,明天顺手买个手机,这流量转化不要太丝滑。
2. 物流基建的二次开发:达达+京东物流=外卖界的“钞能力”
京东物流的仓配体系原本就覆盖全国,达达快送的即时配送能力更是如虎添翼。当美团还在为骑手社保发愁时,京东已经用直营骑手+五险一金完成了“降维打击”,这波在物流基建上的提前布局,堪称“十年磨一剑”。
3. 美团后院起火:外卖界的“南北战争”正式开打
美团的核心优势是规模效应,但京东用“品质堂食+0佣金”的策略直击美团痛点。当连锁品牌纷纷入驻京东外卖,当骑手发现这里能交社保,当用户发现京东小哥更靠谱,这场“外卖北伐”可能比想象中更猛烈。
外卖江湖风云再起,东哥这波重拳出击,不知道王兴的美团慌不慌?

美团王兴曾放话“外卖是苦生意”,但京东的入场让这碗饭更难吃了。这场新旧势力的较量,看点十足:
首先就是佣金大战了。
京东高举“0佣金”大旗,美团立刻推出“护城河计划”。但羊毛出在羊身上,0佣金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吗?商家会为了短期利益抛弃美团吗?这场佣金博弈,可能最终演变成“让子弹飞一会儿”。
其次是骑手争夺战:社保成为新战场。
美团骑手众包模式虽然灵活,但社保问题始终是隐痛。京东直接给10万骑手交五险一金,这波操作堪称“釜底抽薪”。未来骑手可能从“跑单量”转向“跑平台”,美团算法再牛,也挡不住兄弟文化的感召力。
最后就是用户心智争夺:价格战还是服务战?
美团靠补贴起家,京东靠物流立身。当用户发现京东外卖小哥不仅送得快,还穿着工服戴着头盔,这种“安全感”可能成为新的消费决策点。这场战役,最终要看谁能抓住用户的心。
除了明面上的竞争,京东外卖还有几个值得玩味的细节:
1. “品质堂食”的阳谋:只做高端局?
京东外卖初期只招募连锁品牌,这波操作像极了当年瑞幸对标星巴克。但问题是,用户点外卖真会为了“品质”放弃性价比吗?这波定位,可能让京东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2. 技术赋能:算法优化能否后来居上?
美团算法让骑手“困在系统里”,京东则用直营模式保障服务。但外卖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京东的物流算法能否完美适配外卖场景?这波技术博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3. 生态联动:从外卖到全品类即时零售
京东外卖的终极目标,可能是打造“京东版美团”。想象一下,未来你在京东不仅能点外卖,还能买药、买菜、买数码产品,这种全场景覆盖,才是京东真正的野心。
这场看似突然的外卖战役,实则是京东深思熟虑的长期战略:
1. 防御性扩张:美团闪购入侵京东腹地
美团闪购近年攻城略地,直接威胁京东到家的地位。京东外卖的推出,本质是“以攻代守”,用高频业务反哺低频业务。
2. 合规化标杆:用兄弟文化对抗算法霸权
在灵活就业者保障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京东高举“合规”大旗,既能收割舆论好感,又能倒逼行业变革。这波操作,堪称“道德制高点+商业利益”的双赢。
外卖市场虽然饱和,但即时零售仍是一片蓝海。京东用外卖作为切入点,最终目标是构建覆盖全品类的即时消费生态。这波布局,比当年千团大战更值得关注。

不过,吃瓜群众最关心并不是那些遥远的东西,我们只想知道,这几个跟我们接地气的问题。
东哥送外卖会成常态吗?京东外卖能打败美团吗?外卖员能拿到社保吗?我们点外卖的价格能回到10元年代吗?奶茶会不会也下场来做保洁体验生活啊......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没有输家,只有用户的胜利。当外卖不再是打工人的续命工具,而是品质生活的一部分,当骑手不再是算法的奴隶,而是有尊严的劳动者,当商家不再是平台的附庸,而是生态的共建者,外卖行业才算真正成熟。
至于东哥送外卖的终极奥义,可能正如网友所言:“不是东哥在送外卖,是外卖在送东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