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年纪尚小,为何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如今,腰椎间盘突出已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让众多家长忧心忡忡。不久前,医院就接诊了这样一个病例:一名年仅14岁的小男孩,前段时间时常抱怨腰痛,家长起初并未太过在意。然而,随着上课久坐,他的疼痛愈发加剧,甚至在体育活动后,下肢也开始出现痛感。直到前往骨科医院拍片检查,才得知孩子竟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如此年幼的孩子,怎会患上这种病呢?

“孩子还这么小,怎么会得上这种病?”许多家长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专家给出了如下解答:
其一,当下孩子们的学习负担颇为沉重。白天在学校要完成作业,晚上回家还得自行加练,长时间久坐学习,坐姿又不正确,运动量也寥寥无几。如此一来,极易引发腰部肌肉劳损,进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饮食营养过剩,再加上激素的影响,青春期提前到来。孩子们发育过快,钙质吸收却跟不上,椎间盘发育不完全,柔韧性欠佳,腰部力量也不足。一旦遭遇外界因素刺激,便很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其二,发育过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所提前。女孩子在11 - 14岁,男孩子在12 - 15岁这三年间身高迅速增长,软骨板骨化加快,而椎间盘发育却相对滞后。髓核含水量较高,胶原蛋白含量却较少,使得椎间盘柔韧性不足,腰部肌肉力量也明显欠缺。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时,便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另外,婴儿时期爬行过少也可能埋下隐患。如今,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动不动就抱在怀里,使得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孩子稍稍能站立,便被放进学步车中行走,这对孩子正常生理曲度的形成极为不利。婴幼儿时期缺乏爬行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正常生理曲度的形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负重不断增加,腰椎间盘便很容易受到损伤。

温馨提示: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纠正孩子的坐姿问题。要知道,不正确的坐姿、长时间的久坐以及过少的运动,不仅容易引发腰部肌肉劳损,还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