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解决思路
—用无痛的最小阻力的行为,先让自己进入到任务状态里面,然后惯性推动自己做起来。 —花一点时间去思考 梳理“写完这篇文章”需要准备什么内容,总共几个步骤,事情就一下变得简单了 以下转载自小红书,链接原文 杀死我拖延症的一段话。 张朝阳(搜狐创始人)说:“在BBC上有一个文章,报道说到这个方法,我后来看了以后觉得特别好,后来我就试行,然后就非常好。” “比如说下个礼拜要赶一个文章,你要写出来。或者我比如说讲物理课,我要做一个准备。你可能哎呀算了,那个等到那最后一天再写吧,我今天想休息一下。” “其实你想拖延的原因,是因为你担心你在写的时候,真的是写不出来,那你写不出来的原因是你不够熟悉。因为你需要了解。所以你这时候呢,你就说你就去散步。” “我这个现在先不想写,但是我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做这件事要表达什么?我表达的过程中呢,我先要了解。是要先收集信息,我再过脑子,这个事你要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事是需要这个,这个跟这个的关系那个。” “你说着说着,想着想着,最后你的脑子就warm up,你的那个神经元,那部分的神经元就被调动起来了,你从不熟悉变成熟悉了,我们很多情况的这个拖延和抗拒,就是因为不熟悉。当我们那个去在过脑子的时候,它就变得熟悉了。” “熟悉以后我们就不可遏制的兴奋点,我们家 就excited,我们就会有情绪想去做了,最后你都不想等到后天了,你就今天晚上就想把它做完。”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