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M4 使用反馈
用了快1个月,32+512 M4,15寸。
1. 开盖即用
最方便的就是开盖即可用。这个便捷让我使用电脑频率大大提高(也可能是为了对得起花的米)。比如随时打开就可以写豆瓣,或者一边用mac看视频或者电子书一边用ipad写写算算,很爽。学数学的神器。有时候晚上想起什么就掀盖开查。
2. 本地大模型
买32g内存就是为了布置本地大模型。目前为止ollama了deepseek r1 32b和gemma 3 12b。设置要勾选图片识别,但不要选embed嵌入,不然到时候选不了model。
用本地大模型的原因很简单,穷且懒,用不起api,又想又个廉价劳动力。现在基本不读研报了,都是发给大模型帮我summarize,看下基本观点,如果感兴趣再去看相关部份,真的节省了很多精力。以前很多时间都浪费在阅读筛选没价值的垃圾report上了。
知识库看似好用,但是出的结论总是无法trace back to source,让我觉得很不可信,而且数字经常出错。应该还是embed的问题,可能gemma 3的embed做的更好。
用下来,我觉得gemma 3更好用。主要是multimodal可以识别图片并分析图片内容。比如:



deepseek r1作为推理模型,思考过程比给出的结果其实更有价值,就是太慢。比如同一份英文研报的summarize,deepseek分析+输出的时间,是gemma 3的2倍以上,而且内容基本一致。
3. 文件互传
苹果全家桶的synergy就在于airdrop。现在在Mac上的Zlib下载好电子书,直接airdrop到ipad上读。尤其是买不到的数学教材,很爽。
4. 天蓝色+15寸
这个颜色是我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强日光下偏银色,白色灯光下十分蓝。15寸使用感觉就是非常的爽,大屏还不重,绝对yyds值得拥有。
5. 三指拖移
触控板其他功能其实Thinkpad也有了,但是三指拖移是真的很方便。但是这个mac我不打算重度使用office三件套了,毕竟是用来学编程的。
6. 待开发
因为我基本不用ps和剪映,无法comment。
7. 发热
因为带了壳,所以跑本地大模型会有点热,甚至传导到键盘。而且会漏电,用着用着会手麻。但是瑕不掩瑜,我还是很喜欢。
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冰凉
8. 内存+CPU
32g内存,用大模型经常会使用快30g,但不会卡,可以同时看网页视频等大模型回答。同时CPU使用率不到20%。
如果自己写一个到模型用到cpu和mps,那cpu加载会比较高。当然,谁会用cpu跑大模型呢。
9. 学编程进展
homebrew和miniconda了c和python。习惯了terminal界面后,也不觉得编程看起来多么的科幻了,更多的是在数学基础上的计算机实现,所以还是要学好数学,学会构建,实现的part,cursor和trae都很好用。我最近就是cursor人多就用vscode的免费claude,简单的就用国内版的trae。国际版据说也是claude 3.5,和我免费薅cursor差不多。
编程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pandas和numpy熟悉一下。
10. coze
这个是浪费了我最多时间的、且没有进展的东西。workflow并不好搭,因为内置插件缺失(或者极度不稳定),且插件代码不公开,根本无法定制修改,实用性较差。而自己重新写代码,那就不用一定coze了。很鸡肋。
据说最近出了agent。
11. MCP
没试过。
韭菲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随便说点 (1人喜欢)
- 界限 (1人喜欢)
- 2025计划
- CS50 Week 4 Memory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