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节丨始于未知,去往浩瀚:远东社2025年世界读书日阅读书单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5年世界读书日阅读书单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上海远东出版社为读者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一份阅读书单。这些好书或洞悉全球经济变局,解码发展逻辑;或深入时代肌理,回应现实关切;或探索科学世界,激发创新思维;或沉淀人文思想,滋养心灵成长。它们陪伴读者在快节奏的世界里,重新找到深度思考的锚点。
让我们与好书同行,用阅读丈量世界,一起“始于未知,去往浩瀚”。
01
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

《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在剖析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世界经济的主要症结和时代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新势能。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两个繁荣期之间的过渡期,推动上一轮繁荣的动能已显著衰退,中国唯有调整经济结构、顺应科技文明、切换发展动能,才能在经济结构性筑底中化危为机。
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维甚嚣尘上,新旧产业青黄不接,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泥潭。困境之下,中国有自己的化解之道:以超级工程为代表的诸多大国红利,多元新兴产业合力接棒旧支柱产业,抢占科技红利与数智高地,把握中国企业出海的新机缘,上述要素将共同构成下一阶段中国实现经济筑底的主要动力。多重挑战之下,中国必须全面强化自身多元优势,方能在结构筑底后进入下一轮繁荣期。
《中国经济2025:结构筑底与化危为机》具体分析上述全球性挑战和中国经济独特优势,阐释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新空间、新机遇。本书实证丰富,分析透彻,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结构筑底,适合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也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02
市县投资2:政府投资基金与全国统一大市场

除了国家层面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让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好起来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投资。本书聚焦以投资来激活和发展中国市县区域经济的路径和方法,为市县地方经济发展找到创新思路,为想落地的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为金融投资机构找到可以投资的优质项目。结合国家的最新政策,以政府投资基金与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两个方面为研究重点,分析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科技发展前沿、产业链完善及市县地方特色,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下国内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问题给出投资建议,针对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周期性衰退、区域壁垒等现实问题,给出促进市县落实政策、制定可行性方案,招引产业链,促进创新创业,破局经济发展瓶颈,推动市县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建议。
投资基金“一子落”,市县经济“满盘活”。本书精准定位市县区域禀赋坐标,激活市县投资引擎,为市县经济腾飞指明投资方向,为市县经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指明路径。
03
投资力:投资技战术与商业管理逻辑

本书深入探讨商业投资领域的投资技战术与商业管理逻辑,巧妙地将古代兵法智慧与现代商业投资及管理实践相结合,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颖且有趣的阅读视角。书中借助丰富的投资案例,全面且系统地阐述了投资股权的策略、如何精准识别优质投资标的,以及蕴含其中的商业管理智慧。无论是对初涉投资领域的新手,还是对已在商海中历练多年的老将,本书都能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实用的指导,助力他们在投资与管理的征途中行稳致远。
04
央地之间:转移支付的政治及其他

财税是国家的生命线。政府间转移支付是财政体制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理解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地方政府行为乃至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把钥匙。本书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央地关系与政府间补助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分税制以来的转移支付体系组成、政府间纵向财力不平衡、地区间横向财力不平衡状况以及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测算,并从自有财力与政治关联视角,探讨地方自有财力与一把手的政治关联将如何影响其所在地获得的转移支付,并利用省、地两级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05
端牢饭碗:新时代中国粮食问题解读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书章节广泛覆盖了粮食安全的多维度议题,从政策层面的深入解读,到粮食稳定供应与价格调控的实践探讨;从粮食生产的现状、区域布局的优化策略,到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从粮食流通体系的效率提升、储备管理的科学性,到粮食进口的合理调控与粮食节约的重要性;同时,本书还兼顾国际视野,分析了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并探讨了粮食领域舆论引导的有效路径。
作者以一名资深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和专业素养,不仅即时追踪并解析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新政策导向,还通过生动具体的新闻事件评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与解决之道。
本书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既澄清误解,又明辨是非,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去审视粮食安全问题,并激发对解决策略的创新性思考。
06
迈向海运强国: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超级纽带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之新形势,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迈向建设海运强国的宏伟征途。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本书秉持全球视野与战略视角,通过基础篇与发展篇两大核心篇章布局,勾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运发展丰富图景,总结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践探索与发展经验,描绘中国海运业构筑一条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超级纽带的发展蓝图与战略路径。
本书不仅为相关领域决策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有力依据,也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洞察新时期海运业发展、汲取宝贵经验的窗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
07
迈向物流强国:中国物流业系统性变革与高质量发展

本书对物流强国建设进行总体战略设计。俯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图景,立足全球产业变革浩荡之势,直面物流业大而不强难题,全面研判中国物流业发展形势趋势、机遇挑战,从宏观国家战略、中观任务抓手到微观企业策略,系统提出推动中国物流业由大变强,引领发展,实现物畅其流,通达天下理想境界的系统性变革思路与方案。
08
上海图鉴.黄浦江

黄浦江作为母亲河,滋养着上海。它既给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提供丰沛水源,又为交通运输、水上游览带来便利,同时兼有社会文化功能,缔造上海城市的成长历史,见证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
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前后,浦江两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因水而兴,城市因水而美,得到完美诠释。
新时代“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建设,坚持着眼长远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功能品质,以高品质公共空间为引领,推动深度开发,优化功能布局,培育核心产业,打造城市地标,努力将黄浦江沿岸打造成为彰显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水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09
传记通论:增补本

本书是经典传记理论教材的全新增订本。在介绍传记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一是着重探讨传记的特质、分类、要素、功用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二是系统梳理传记发展史,分别描述西方和中国传记发展概况,传记理论演变的轨迹;三是聚焦传记写作实践问题,尤其针对中外传记写作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准备工作原则方法、谋篇布局、语言文字技巧、体例和细节处理等),分别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归纳,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
10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北宋时期,社会积贫积弱,矛盾重重。本书依托丰富的史料,以生动的叙述方式,描绘了宋神宗执政时期的社会局势以及熙宁变法的深刻背景,展现了一代拗相王安石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力挫保守势力,积极推动国家踏上波澜壮阔的变革之路的历程。书中人物刻画细腻且个性鲜明,故事情节饱满生动,节奏紧凑,引人入胜。本书旨在让读者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历史变革中读懂古代中国的风貌。
11
访书:上海市档案馆藏张元济海内外往来函札

本书集中收录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国近代大出版家张元济与国内外文化界人士的一批函札近200通档案原件,时间跨度为20世纪10—30年代。
本书所涉近现代著名人物众多,有朱希祖、胡适、张季鸾、郭泰祺、励乃骥等中国各界名流,还有长泽规矩也、诸桥辙次、宇野哲人、卫礼贤、施永高等国外汉学家;所涉内容均为中国古籍善本搜集、整理、出版等事务。
本书一方面对出版界如何进行图书版本的收集、甄别、整理、校勘、出版,具有重要的启示;另一方面,对于近现代著名人物、中国近代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12
市值管理:原则与方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市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市值管理:原则与方法》是全面解析市值管理核心理念、方法论及实战策略,旨在指导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用著作。
本书阐述了市值管理的核心理念与最新趋势,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市值管理方法论。其特色在于,并未局限于对市值管理工具的介绍和运用方法的简单说明,而是着重分析了市值管理工具运用的时机与原则遵循,力求使企业管理者理解并掌握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灵活调整策略的能力,确保企业在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上,寻求市值管理的“最优解”。
13
“经世济民”的伦理基础:近30年日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本书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迄今近30年间日本经济伦理思想的复杂图景,在回顾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伦理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日本自由至上主义、平等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重点介绍和探讨了日本自由至上主义代表森村进、桥本祐子,平等主义代表竹内章郎、立岩真也,以及马克思主义代表松井晓、吉原直毅的经济伦理思想,同时聚焦三个核心议题——“自我所有”的正义、交换的正义及分配的正义,对当代日本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伦理问题展开深刻讨论。
14
黄土村养老调查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何处养老?谁来养老?怎样养老?这些都成为家庭和社会无可回避的话题。本书作者以理论联系实际,耗时四年,深入调研吕梁山区乡村养老现状。选取黄土村这一典型,聚焦农民养老涉及的方方面面,对老农生产、饮食、经济、村庄环境、家庭养老、易地生活、看病、葬礼等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并以黄土村小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进一步剖析“乡村养老”这一千家万户面临的问题,同时描绘了一幅幅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动画卷。为谋划完善“一老一小”的社会保障制度,系统性缓解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
15
窃听帝国

目前全球关于美国国家监听主题的图书已有一些,但还是以记者和职业作家所著为主,偶尔也有一些亲历者的回忆录问世,而像《窃听帝国》这样由业内专家完成的专著并不多见。
本书融专业性与可读性为一体,以“9·11”事件、美国入侵伊拉克战争、追捕萨达姆、猎杀本·拉登、斯诺登事件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以及“三叶草”行动、“星风”专案、“锆石”计划等鲜为人知的计划与活动为抓手,对美国情报部门如何在数十年间逐渐形成对全球的监听系统和一些重点事件进行了基于文献的侧写,其中部分内容系在国内首次详细披露。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美国的国家监听活动是如何一步步跨过红线,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对全球“一网打尽”的监听体系;读者也可以了解斯诺登等人是如何以个人的渺小之力,努力揭发美国的监听黑幕;读者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监听活动有一个相对客观的了解。
16
现代科学史

科学的发展扩大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世界的掌控力;影响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受到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科学史》一书中,彼得•J.鲍勒和伊万•R.莫鲁斯既探索了科学史本身,又探讨了其对现代思维的影响。
本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科学思维演变中的所有重要进展。开篇介绍了过去三十年间科学史的发展以及对科学史的积极研究所引发的争议,随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科学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17世纪颠覆性的科学革命以及科学家在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个人成就。第二部分分析了科学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关键主题,即迫使社会重新思考宗教、道德或哲学价值的各项科学发现。
两位作者经验丰富,通过本书鼓励读者不要只将科学史看作一系列的人名和辩论,而应将其看作科学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且非常复杂。
17
不安分的细胞:癌症、进化与关于某个生命漏洞的新科学

几乎所有动物都会得癌症,而自从人类出现以来,癌症就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本书中,凯特·阿尼揭秘了我们最强大的医学敌人——癌症。她特别指出,癌细胞并非外来的入侵者,而更像是一个“双面间谍”:它深深嵌入了生命的基本过程。最新证据表明,进化推动我们繁衍不息,但同时也是癌症的成因。进化帮助我们智胜我们的环境,而它也帮助癌细胞智胜它所处的环境,可悲的是,癌细胞所处的环境就是人类自身。
凯特·阿尼通过她标志性的妙语如珠和清晰思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癌症的所有认知都是错误的”,引领读者深入了解最新研究,探索细胞层面那些反抗体内严格“生物社会”的标新立异者,正是这些标新立异的细胞让“生物社会”走向混乱。
要击败这样狡猾的敌人,我们需要比它聪明百倍,甚至要比达尔文本人更聪明。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我们知道每一种癌细胞都是独特的,都可以通过进化逃避困境,旧的治疗模式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我们也开始破译癌症的秘密进化策略,绘制出这些流氓细胞生存、繁殖或死亡的路径,并利用这些知识来预测和挫败癌细胞的下一步行动。
《不安分的细胞》是一部关于生命与死亡、希望与自负、遗传与环境的故事。它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癌症的本质以及它在人类生命中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讲述了癌症的起源、未来发展以及我们如何能够阻止它的故事。
18
话说老子,教育有道

本书在王弼本《老子》基础上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及实际案例,深入剖析、通晓解读《老子》,引导读者领悟老子智慧、感受国学魅力,引领大家拨开生活迷津、走出教育困局。本书内容分两部分,结合老子的教育之道探讨当下的教育问题。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老子其人、其书、其道和老子的教育之道。第二部分在第一篇的基础上,对应《老子》八十一章中老子的相关教育智慧,结合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19
唐调正声:唐文治、王蘧常师门吟诵传习录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介绍了无锡国专沪校唐调的传承脉络;第二部分(正文和附录一)包含以唐文治、王蘧常等为代表的无锡国专沪校唐调三代传承人的五十余首古文吟诵,并辅以专家分析;第三部分(附录二和三)包含唐文治、唐景升等人对唐调读文法的讲词等吟诵指南,以及相关唐门人物的国专回忆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一段文脉历史,而且可以尝试进行著名的古文唐调吟诵。
20
中国古典诗词文选注新编丛书


《李清照诗词文选注》
陈祖美 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定价:58.00元
“愁闷之辞,非所宜听”的《声声慢》出自她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气度、大胸襟之诗亦是她之作,《词论》独创性的观点和品评不啻文坛的火山喷发……纵观李清照的作品,体裁诗词文赋兼具,题材也是多样,欢欣言笑之作亦共,悲情愁苦之篇尤胜。丰富多彩、情感丰沛的作品,投射出的是李清照饱尝人间甘苦的人生经历。

《李商隐诗选注》
陆永品 选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定价:65.00元
本书立足李商隐诗歌作品进行注解,按时间顺序编排,分为“编年诗”与“未编年诗”两部分,清晰呈现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坎坷仕途,同时深入解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商隐的诗作以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意象、含蓄的语言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具有深邃意境与绵邈情思的诗歌世界。书中对每一首诗歌不仅进行逐一注释,还援引历代评论家的精辟见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商隐作品的内涵,体会晚唐诗人李商隐面临时代波澜与人生遗憾时,流露出的难以宽慰的落寞与感伤情怀。

《李白诗选注》
林东海 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定价:65.00元
李白是我国诗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上承春秋战国之风骚,下接汉魏六朝之乐府,创造出种种比兴意象,构成诗歌瑰奇的意境;他的诗歌融庄屈于一体,汪洋恣肆,以气势取胜,如高山坠石,如大海回澜,有不可阻挡之势。本书选录李白诗中思想性和艺术性较优秀的篇章,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李白诗歌的风貌。

《王安石诗词文选注》
高克勤 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定价:58.00元
本书立足王安石所作诗词文作品进行注解,分“诗”“词”“文”三种文体,并根据作者生平按时间顺序编排。通过对诗词文的详细注解,读者能准确理解作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末的说明文字涉及社会背景、人物生平经历、事件缘由等,情节性较强,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亦能助益读者理解作品。作品注解与人物经历相得益彰的结合,有助于全面呈现王安石其人其作其思,使读者能更加全面直观了解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了解他彪炳千秋的文学成就,敢于革新的政治思想。此外,本书注释详细且全面,可作为学习王安石作品的入门教材使用。

《苏轼诗词选注》
徐培均 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定价:68.00元
本书立足苏轼诗词作品进行注解,分“诗”“词”两种文体,并根据作者生平经历按时间顺序编排。本书在对诗词进行详细注解的同时,注意引介名家经典品评之词,在助力读者准确理解作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悄然扩展中国古典文学知识面,增加读者文学常识的积累。通过诗词作品感知苏轼的浮沉人生、耀眼才华及由此酝造的不惧风雨、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探望理想高远、人格灿烂的文学大师的精神世界。此外,本书注释详细且全面,可作为学习苏轼作品的入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