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皮肤变厚、弹性差?温阳祛痹方剂
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增厚、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皮肤紧绷、弹性下降、关节僵硬,严重时还会影响内脏功能,如肺纤维化、食道硬化等。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而中医通过调理气血、温阳通络,能从内部改善皮肤硬化问题,减少疾病进展。mym1323

中医认为硬皮病属于“皮痹”,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气血瘀滞、痰湿阻络:
阳虚寒凝:肾阳不足,无法温煦肌肤,导致皮肤僵硬、怕冷。气血瘀滞: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使皮肤变厚、弹性下降。痰湿阻络: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与瘀血互结,加重皮肤硬化。
52岁女性患者,硬皮病病史5年,主要症状:双手、前臂皮肤增厚、紧绷,按压无弹性,遇冷变白变紫(雷诺现象)。畏寒怕冷,四肢麻木,晨起关节僵硬,食欲差,大便溏稀。舌质淡紫、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涩。
辨证:脾肾阳虚,寒凝血瘀,痰湿阻络。

采用温阳祛痹方剂加减治疗
熟地、肉桂、鹿角胶(烊化)——温补肾阳,散寒通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促进气血生化。桂枝、鸡血藤——温经通络,软化皮肤。
治疗原理与优势
温阳散寒:改善阳虚体质,减少皮肤僵硬、怕冷症状。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增厚的皮肤,恢复弹性。健脾祛湿:减少痰湿瘀阻,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整体调理:相比激素治疗,中医更安全,适合长期调理,减少复发。

硬皮病虽然难治,但中医通过温阳+活血+健脾的综合调理,能有效改善皮肤硬化、弹性下降等问题。若您或家人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中医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辨证施治,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