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前几天遇到一个朋友,与其聊天的时候,得知其人最近正在为准备一个考试,并且自费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许多人。
朋友在谈及培训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沮丧,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进步,因为培训班里边有一些人能力很强,进步非常快,和这些能力强的人相比,我这位朋友就显得非常逊色,因故情绪非常低落。
于是我便问他,和最初的自己相比,现在是否有一些进步?他考虑了一会,说确实是有一些进步:在课程最开始的时候,面对题目的时候连思路都没有,现在对于一些题目可以信手拈来,于是我便和他指明这就是进步。
这位朋友遇到的问题是许多人无法坚持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在选择学习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任何进步,或者是有的时候看到别人进步得很快,想形之下,自己就如同在原地踏步。
针对学习但是看不到进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的时间比较短,短期内看不到任何进步,这主要是客观因素;另外一种情况是学习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自己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这主要是主观因素。
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找到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自己的进步,我之前在练习五笔打字的时候就用了这种方法,对于打字速度,我的认知只有很慢、比较慢、一般、比较快、很快、非常快这五个阶段, 在这种认知的框架里边,一分钟打12个字和一分钟打10个字,都会被我划到非常慢的等级上,毕竟一般人是感受不到一分钟打10个字和打12个字哪个更快,但是在客观层面,12字每分钟是比10字每分钟要快的,虽然我的打字速度有进步,但是却无法被人所感知到。于是我就每隔1-2周测试一下自己的打字速度,这样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针对第二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记录各个时间的学习进展,以较长的时间段去比对学习的效果。就拿练字来说,拿第一天写的字和第二天写的字比较几乎看不出来区别,但是拿第一天写的字的第二个月写的字肯定是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当然,最终的解决方法是不需要反馈就可以坚持下去的能力,基本上这种能力会在习得几个难度较高(净学习时长至少大于500小时)的技能之后就可以获得,与其说是这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信念。
回到这位朋友的问题上面,他在了解了自己的进步之后仍然觉得焦虑,因为有人比自己进步更快,比自己更优秀。
其实对这种事情过度焦虑大可不必,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天赋很高,学习时事半功倍,有的人天赋差一些,学习时事倍功半,过度焦虑无法对世界的不公产生什么改变,只会让自己状态越来越差。
而这世界又是有许多分工的,人们虽然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位置,但是找到一个差点的位置往往不成问题,取其上者得乎中的道理适用于很多场合。
如果自己尽力了,还是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这其实也没有什么,那说明自己注定与其无缘,强求只会适得其反,过度焦虑只会让自己连应得的都得不到。
有时候,人得需要认命。恰当的认命不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反而会带我们走得尽可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