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滩和西犬丘 | 秦人在天水及陇东南的源起

近期中国美术馆有个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来了很多甘肃的文物,包括不少精品。其中三楼展厅的中间位置,展出了一件木板地图,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出土自天水市放马滩战国墓群里的1号秦墓。这个墓群一共出土了7幅木板地图,分别绘在4块木板上,其中3块是正反面均有绘制。这几件战国时期的地图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地图。
在同一个墓群的放马滩5号墓(西汉文景时期)中发现了一幅很小的纸质地图,出土时形状不规则(约长5.6厘米、宽2.6厘米),用细黑红条绘制山、河流和道路等图形。这件放马滩的纸地图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画在纸上的地图,也证明西汉时期就有纸出现了。

熟悉天水文化的话,对放马滩这个地名应该有点敏感度。天水是秦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九世纪,秦的祖先非子在天水地区放马。一般认为,放马滩就是当时非子放马的地方。
非子,嬴姓,是伯益之后,因为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的始封君(约前900-前858年在位),号称秦嬴。这块秦地正是今天的天水一带。
放马滩这个地方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南约25公里处的党川乡小陇山林区,是秦岭山脉中部的一处开阔地,属于麦积山风景区的石门景区,离麦积山近。

放马滩往西偏南方向直线距离约80公里,就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的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这里位于礼县县城东13公里处,被认为是秦早期的贵族陵墓群,发掘的一些高等级墓葬,推断是秦庄公、秦襄公夫妇或其子秦文公夫妇的陵墓。
一般认为,秦早期的都城之一的西犬丘就在礼县,而这个秦墓群的发掘加持了这种论断。西犬丘被认为是秦的第二个都城,第一个都城是秦邑,也是非子的封地,在天水市的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都城所在地被认为在清水县的秦亭镇。放马滩离这里还有四十多公里。


非子的父亲大骆本在西犬丘,非子因为放马有功,周孝王想让他继承其父大骆的封地。但大骆是申侯的女婿,申侯劝说周孝王,让自己的外孙成,也就是非子的兄弟,继承犬丘。非子于是就被封在秦邑养马,为附庸,号称秦嬴,这里在西犬丘的东北方向。
到非子的曾孙秦仲时,周厉王无道,西戎叛周,灭了犬丘的嬴氏族人。周宣王即位后,秦仲被封为大夫,讨伐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的交战中,战败而亡。秦仲长子秦庄公即位,前821年,打败西戎,拿回了犬丘。周宣王就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把原大骆的封地犬丘赐给了他。秦都就从秦邑迁都到了犬丘。

礼县也有多处秦文化遗址发现,近年来又发现了四角坪遗址,这是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继宗庙建筑、畤祭建筑之外的又一种秦祭祀建筑形式。它也是“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大堡子山墓群因上世纪90年代被盗严重而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但已经有很多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一部分金饰片由法国收藏家所得,并捐赠给了吉美博物馆。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数年的协商谈判,法国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先生和克里斯蒂安-戴迪安归还了一些该墓群出土的文物给中国,香港收藏家郭炎先生也将境外购买的部分金饰片捐赠给了国家。
这批金饰片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秦文化金器,推测为铠甲、马胄、棺具和车辆等的装饰物。其中以几对鸷鸟形金饰片最为精美,它们被认为是用来装饰棺椁的。鸟形图可能和秦人族群的鸟崇拜有关系,而鸟正是东夷部族的图腾,这似乎可印证秦人东来之说。而金饰片这种器物,则当与内亚和草原因素有关,秦人在西部,和这些地区的族群接触也更多。


根据《史记》记载,秦人的祖先大费(伯益)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姓嬴。商朝末年,伯益的后人中潏居西戎,为商朝镇守西垂。中潏的儿子是蜚廉,蜚廉的儿子是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都凭勇力事奉殷纣王。周武王伐纣,杀死了恶来,蜚廉则死于霍太山。蜚廉和恶来在《封神演义》里也有。
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就是季胜,他的后代造父因为平定徐偃王作乱有功,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于是他成为赵氏的先祖。恶来这一支的后人,就受造父庇护,跟着造父混,住在赵城。论辈分,非子是造父的侄子辈。但赵城在山西,非子等人如何突然到了甘肃,似乎没说清楚。
另一种说法是,商亡之后,蜚廉逃到山东境内的奄国。周成王时,奄国等嬴姓国反周,失败以后,周朝将这些嬴姓族人的部分西迁到天水一带,他们就是秦人的先人。这是秦人“东来说”,由傅斯年率先提出。清华大学所藏的战国竹简上记载了此事,可为佐证。
秦灭赵国之后,将末代赵王的哥哥代王嘉等贵族迁到天水,他的儿子赵公辅的后代世居天水。后来这一支赵姓繁衍壮大,封侯拜相者辈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汉名将天水人赵充国。天水即是赵姓的郡望,天水堂也是赵姓最著名的堂号。



到北宋,赵姓成为国姓,天水即成为国姓的郡望,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被后周封爵为天水县男。北宋末年,金兵南犯,掳走了徽钦二帝,徽宗被封为“天水郡王”,钦宗被封为“天水郡公”。王国维和陈寅恪等近现代学者则常用“天水一朝”来指代赵宋王朝。
非子时的秦,只是周的附庸,还不是诸侯。差不多一百年后,前771年,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率军救周,力战犬戎。次年,秦襄公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为诸侯,赐予岐(今陕西岐山县)西之地,秦从此成为诸侯国。之后秦稳步发展,九都八迁,逐步据有关中,建立了霸业。

礼县西北面是天水市武山县,从我的家乡武山县洛门镇到礼县六七十公里。礼县紧挨着天水地区,文化上很接近,都是早期秦文化的发源地。1955年,礼县划归天水管辖,1985年划归了陇南。但不少礼县人在外面自称是天水人,我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前阵子在一个医院,电梯里摁楼层的一个大姐,听口音像是我们那的,一问,她说是天水人,再问,原来是礼县的。考虑到大姐五六十岁的年纪,她从出生到成长的时期,是天水人,成年后就变成陇南人了,在外面说起来,她可能还是习惯自称是天水人。当然天水的名气也比陇南稍大一点。
天水及陇东南一带,是秦人早期的活跃地区,是秦文化的发源地,天水在历史上也常被称为秦州,秦早期文化是这里很重要的一类文化。
(完)

汀洲自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襄阳古隆中 | 淡泊明志,慕公好为梁父吟 (24人喜欢)
- 月岩 | 造化之灵,无所不至如此 (9人喜欢)
- 阳华岩石刻 | 九疑万峰,不如阳华 (16人喜欢)
- 寻访道县玉蟾岩遗址 (19人喜欢)
- 秦琼的呼雷豹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