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戏影经验贴

苏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去年是首年招生,全日制从15人扩招为23人。其中阁楼学员9人组团上岸!(含复试班1人)拿下初复试第一名417分! ️第二名404分!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便是苏州大学戏剧与影视专硕初试&总分第一名 的高分经验!
学员档案
昵称:冰糖
学号:GH159(阁楼苏州大学定制班学员)
拟录取院校:苏州大学 戏剧与影视
初试总分:417(初试&总分第一)
26级的宝子们你们好呀!我是冰糖,阁楼25级的考生,以417分,初复试第一名的成绩上岸苏州大学戏剧与影视。
考研的日子漫长而艰辛,每每回想,心中总是充满了前行的力量。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历,这篇与其说是经验贴,不如说是对去年的回顾。如果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那就太好啦!
PART 01 择校,为什么选择苏大?
选择苏大的个人原因是,在高中阶段,苏州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校。高考一分之差的遗憾,更是让TA成为了我的白月光。所以在小红书刷到阁楼放出苏大戏剧与影视首年招生的消息,让当时在搬砖的我非常兴奋,觉得天时地利人和,没多久就辞职了准备背水一战,从决定到最终报名没有更改过想法。可能有时候就是需要一点挑战精神吧哈哈哈。
客观原因是,苏大是首年招生,而且招生人数比较多,全日制15个,非全日制20个,相比同类学校难度可能没有那么高。给出的参考书也比较基础。因此综合考虑后,我选择将苏大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
PART 02 脚踏实地复习,应对万难不害怕!
01. 大量观影,打好地基
我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有了考研的意向,但在择校上并不确定,只是大致确定想要报考的方向——电影。在这之前主要做的事情是——看大量的作品。我一直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选择了未来成为一名研究生,选定了方向,那就要从最感兴趣也是最基础的事情上做起——打好地基。
观看大量的作品不仅可以带来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会为未来三年的学术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能想的有点远)。同时,借此培养自己的审美与感知力也非常重要。去年的三到六月份,几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看电影,从影史的经典片单到影院最新上映的作品,我都不会放过。在观影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电影,这样的积累降低了后续备考中听网课和看参考书的难度。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后期有些电影我觉得重要但还没来得及看,就直接去小破站看解析提取了关键词和主要观点。另外阁楼社群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在社群里与其他同样热爱电影的朋友和研友交流心得,互相答疑解惑。但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因为网络上经常会有各种说法,你不知道是否是你的对手们所放出来的烟雾弹,大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奏才能够真正做到稳扎稳打。如果说真的不知道现在该进行到哪一步,可以跟阁楼学姐学长们多多交流,学姐们的经验都是很丰富的!
02. 搭建史论框架
当然,观影只是备考的一小部分。随着后来公共课和参考书的加入,备考重心产生了偏移。在最终选择苏大之前,我怕时间来不及,先是把历年电影学的参考书搜寻了一遍,挑了其中几本作为史论和理论的入门,开始系统地学习。

理论知识是支撑深入分析和理解电影作品的骨架,也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之前的观影积累,大多知识点都能迅速在脑海中找到对应的影片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变成了意见事半功倍的事情。由于当时选择苏大已经是十月份了,时间非常紧迫,可以说要感谢自己前期就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铺垫,之后才能赶上进度。平地起高楼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说择校还比较纠结的话,也要先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把理论的框架搭好,后期再根据自己要报考的院校去选择不同知识点的深入。
参考书我是速过的,边理解边背诵阁楼搭配好的笔记,电影史+电影理论+影评实务,大概过了5遍左右。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比如较为晦涩的电影理论,选择去重点听阁楼搭配好的课程。有些电影理论晦涩难懂(点名德勒兹),那也只能硬着头皮看,记好笔记上最关键的几点,还好最后没考。但就算考了,起码之前准备过相关内容,就肯定能写出来一些自己的观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尽量多学习一些相关内容,说不定你和老师曾经看过同样一本书、同样一个知识点,而最后它们也真的出现在了考卷上!

在这里要夸夸阁楼的课程设置,当时报班时间比较晚了,如果课程很多很长肯定是没办法完全学完的。但是阁楼的带班学姐们给大家准备了非常丰厚的资料,也根据苏大的方向重点给我们划分了需要好好记忆的知识点重点,这样才省了很多事情!在备考中,我一直在跟阁楼的直播课,涉及前沿热点问题,遇到问题及时问带班的教务老师,拒绝自我感动式学习。我始终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输出技能同样也很重要,输出大于输入,要相信所学最终导向的是考场上的那张卷子。有答题技巧很重要!我一直没有刻意去背书,坚持输出的能力更重要,有时候我会自己复盘,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思维导图,再到形成知识体系,再到遇到题型可以有思路写个大概,熟练程度会越来越高,答题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在后期阶段,阁楼会定期准备模拟和讲评,个人学习+跟上模拟进度,整个过程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讲评环节会总结答题思路,完成质的飞跃。
其实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会发现很多同学特别害怕模拟做题,但在阁楼的几次模考下来,我发现模拟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不断地在实战中反映,锻炼自己在模拟真实考场环境下的抗压反应,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方式。阁楼的课程中有适当的答题练习和模拟考试,大家尽量后期要多多参加练习题目,才能把课程中学姐们的答题方法运用自如。因为每个人习惯的方式和思路肯定是都不一样的,结合学姐们的经验,再通过实践不断融入自己的想法,最后肯定能闯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思路!
03. 结合自身制定计划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苏大参考书的播音主持部分,这个直接听了阁楼的直播课,缠着对接学姐问了很多问题,问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困惑,对抗焦虑!学姐学长们也有认真耐心地回答,并且经常在群里嘱咐大家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项,给了大家很多鼓励。

我个人认为,大家的考研规划还是要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制定。如果四科中有弱项,一定要好好注意,先补好短板,不然会给总分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跨考生更需要在专业课上下功夫。如果很早就确定好目标院校的,可以先把参考书看起来。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差,那就早点把英语看起来,多背几轮单词。前期的时间比较充裕,也有很多灵活的、可以调整的空间。可以多跟学姐学长取取经,结合多方建议!
PART 03 公共课备考经验
公共课部分。我政治只考了63分,所以好像没什么借鉴意义呜呜呜。但是有教训,教训就是,如果一千题错的实在太多了,就好好去巩固一下基础知识,听个课啥的,稳扎稳打一下,不要轻敌,不要只用题代知识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还有就是考前不要盲目迷信押题,押题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还是很靠机会和运气的,从趋势看考研政治越来越“反押题”了,不重视政治的话最后很可能考场上吃不了兜着走,只能靠一支笔瞎编,我就是那个悲惨例子。

好在英语给捞了一把。因为开始准备的是英语一的卷子,有刷历年真题,刷了十几套之后,发现苏大戏影考英语二!英语,我比较注重词汇的积累。每天都会坚持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并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复习。英语学习过程中,私以为单词的脸熟很重要,同时了解它的固定搭配也很重要,最终目的是看到英语文章能在脑海中自动加工。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我选用的是扇贝,如果在阅读中遇到生词,会直接加入生词本,回头再去背生词本。制作单词卡片、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单词的使用场景,用例句帮助记忆都是不错的方法。
除了做真题,我也坚持每天阅读英文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感。广泛的阅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不认识的单词记得查)。在写作方面,会定期练习真题的作文部分,会找外院的同学帮忙批改,以便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上考场之前直接背了大概20篇不同类型范文,总结出了一些常用的句子结构,想着“以不变应万变”。英语好像确实下了一些功夫,最后的结果也不差。
PART 04 写在最后
最后想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备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在考研的最后两个月,其实我还有参加话剧的演出和排练,在排练之余看看课程学习学习知识点,缓解心情还能记得更牢,所以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要盲目跟随别人,保持自己的本心,提高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福26级的考生们,都能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大家加油!

有问题可以didi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