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by峦 小说解析 傲娇贵公子vs软糯拖油瓶,从文莱到纽约伪骨科姐弟恋
最近看了峦的好几本小说。 峦本职是一名牙医,有着丰富的国外游玩经验。她文笔很好,早期故事虽写得粗糙,但已有后来的基本雏形——异国风情的环境背景、狗血情节所需的人物关系、情绪意识流描写、误会冲突强制爱情节等等,以及男强女弱的人物设定也已定型。 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后面越写越好,情节衔接流畅,情景交融,画面感强烈,辞藻丰富优美。 写的最好的是《康桥》《世界级情人》《见过海啸却没见过她微笑》,这三本兼具故事性和观赏性,将狗血爱情故事描写得十分唯美和富有异国风情。 这三本中,《康桥》又是之最——并非故事情节多么跌宕起伏(实际上挺曲折的),也非主角人设多么完美,相反,男主人设有明显缺点,恰恰因为不完美,而显得真实和具有探讨性。另外两本的故事设定很相似,主角都是专一小狼狗和娇气大小姐,男主爱女主爱到骨子里,且毫无道德底线——换个说法,男主对女主之外的人都没心没肺且毫不在乎其他人处境和感受——这一类角色通常轻易就可屡获众多女性读者的心。 1、《康桥》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简单说来,这是一个三流陪酒小姐女儿和文莱零售巨鳄儿子的爱情故事。女主的妈妈有些姿色,长相清纯美丽,从小就有靠美色傍上大款过上富太生活的野心。女主是这一野心的第一个产物,然而女主的父亲是个骗子,让女主妈怀孕后就跑路了。而女主妈在生下女主后,离开村子到外面寻找机会。 女主妈改变人生的机会,是怀上了男主爸的孩子。男主爸爸是文莱著名的连锁零售商,妻子是上流名媛,但很早离世,只留下了一个小儿子。男主从小跟着外婆生活在美国,只在暑假时才回文莱与父亲小住。女主妈抓住了一次接待机会,一发命中,然后母凭子贵住进了男主在文莱的家。女主12岁时,外婆去世,她作为拖油瓶跟着母亲一起住进男主家。 从人物关系来讲,其实就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我与继母女儿相爱”的狗血love story,但令这个故事不一样的是双方地位悬殊,以及文莱独特的南国风情。 男女主第一次见面,女主15岁,男主12岁。男主对女主妈有敌意,认为女主妈是父亲打破与母亲约定的罪魁祸首,自然也不待见女主。而女主因为男主房间挂有一幅亲手写的《康桥》,对男主的初印象很好。后来,单纯的女主反复栽跟头,她逐渐认识到男主的性格恶劣,但依旧被其精美的皮囊所吸引。 女主大男主三岁,但男主心智比女主成熟很多,他很聪明,身边既有智者的教导,同时交友圈都是年长者,这使得他深谙工心计。女主妈妈多次与之交锋都被打的没有还击之力,而女主为了妈妈和弟弟多次向男主示弱讨好,最后还爬上了男主的床。这是后话了。 我们回到开始。在这段关系里,女主是先心动的一方,她对他一见钟情,男主则是渐渐被吸引,一开始他对她的定位是入侵者的女儿。两人第二次见面是在男主妈妈的图书馆,这里才是两人真正的初次交锋,这一段的描写堪称经典。在诺大的图书馆,两人分别立于某排书架的对面,他们看中同一本书,同时伸手去取书。第一次都没取到书,男主猜到对面可能有人,而女主没想到这一层,第二次去取书,当拿下那本书空出位置时,她看到了那双比猫眼还漂亮的眼睛,心跳漏了一拍。 男主表面上礼貌客气,将书让给了女主,转头就将看管图书馆的人炒了,并交代管家不要让女主再进入图书馆,展示出他两面派的一面。女主因为男主这一番操作,内心不好受,却也无可奈何。这个开始也预示了两人年少时期相处的不平等,男主游刃有余并且任意妄为,女主一开始是为了家人后来则为了男主而被动妥协接受很多事,直至退无可退最终逃离。 两人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有三个重要情节。第一幕发生在男主13岁时。那年暑假结束男主准备回美国,前往机场途中他看到了与男二在海滨路散步的女主。彼时女主穿着及膝的校服裙,皮肤白皙看着弱不禁风,夕阳余晖洒在她的长发上,那一幕青春而美好,成为了男主心尖的朱砂痣。很多年以后,男主亲口承认那就是心动的开始。 另外两个情节发生在男主15岁的时候。在此之前男女主一直有交集,但双方未长时间将目光停留在对方身上。突破性进展发生在男主15岁,女主18岁时。这一年,女主妈妈在攻略男主爸爸上有了很大进展,男主为了破坏两人关系,故意参加希特勒示威活动,最后被强制遣返回文莱暂避风头。这一次,他留下来的时间变长了。 在文莱,男主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制造了绑架事件,欺骗女主主动献出初吻,这是第二个重要情节。事后男主潜意识里对这次身体接触念念不忘,这一段作者将少男少女初次亲密接触的青涩悸动描写得隐晦而美好。另一件事是拿到了女主妈妈酒后乱性的证据,这件事直接导致女主半夜爬上了男主的床,主动献身——这是第三个重要情节,两人的亲密关系正式展开。 初尝情事这段描写得十分青涩动人。第一次是在男主发烧神志不清下发生,两人囫囵吞枣,事后都很后悔,并约定当作没有发生过。但男主显然无法忘记初尝禁果的美妙,之后因为女主闹出的小乌龙,两人到小诊所做检查。返回途中,男主带着女主进入了一家情侣酒店,这一次在清醒的情况下,男主主动与女主发生关系,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确定床伴关系后,二人关系开始升温。男主开始对女主好,对女主有求必应,而女主面对男主对她的好,感到不安的同时也开始耍小心思,希望通过吹枕边风提高家人的待遇。 但我们的男主是谁啊,他身份显赫,从来都是一呼百应,当他察觉到女主对自己的影响和她的心思时,毫不留情地摆了女主一道,让女主及其家人狠狠栽跟头,两人关系一瞬间跌到冰点。 这一段女主体验了过山车的滋味,从山峰到谷底,被男主伤透了心。但她很快恢复,认识到这就是他们关系的实质,他在上而她在下,对方拥有绝对的优势。她不贪恋,也不想求和。当她下定决心结束这段禁忌之恋,生活重新回到原来的轨迹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情,令两人的关系冲破原来的枷锁,并埋下了新的地雷——女主妈妈被男主爸爸拉来挡刀,临死前她为孩子们求得生活保障。 之后,女主开始寻找妈妈死亡的真相,男主则开始为女主解决问题,嘴上说着“只要我想你就一定会爬上我的床”,但他其实不想强迫女主,而是希望女主心甘情愿。没有了妈妈,女主褪去青涩,成长为女人、姐姐和妈妈,将弟弟看作世界最重要的人。从这个时候开始她无需半夜去男主的房间了,两人仿佛一对热恋的情侣,在男主的关系圈里公开化。女主妈妈死亡的真相暂时被隐藏起来。 这个时期,男主遇到了“杉菜版”女二,贫穷坚韧的小草。他在她身上看到了曾经的女主,不自觉受到她吸引,为她做了很多事。女主因此时常吃醋,而有着少爷脾气的男主不愿意为女主改变,两人多次爆发矛盾,每次都以女主的妥协收场。女主在这场关系里身心俱疲却又无法摆脱。 为两人关系画上休止符的是两人弟弟的离世。因为男主爸爸不愿意向绑架犯妥协,女主弟弟最后被沉入湖底。女主从此对男主父子完全死心。 后来女主离开了文莱的家,男主也追到了女主的所在。在那里,男主施展出了惊人的纠缠功力(既有金钱更有毅力),女主无计可施,想以死逼退男主,最后两人相约殉情。当然,这场殉情以失败告终,男主在最后关头拨打了求救电话,而这通电话刚好被女主听到了。 殉情这一年,男主18岁,女主21岁,年轻的男主落荒而逃,这是他第一次这么狼狈。之后他又想以自己的方式修复与女主的关系,比如断绝父子关系、自立门户,将女主接到美国等。但殉情失败后,女主迅速嫁给了男三,借由婚姻彻底摆脱男主。 到这里,是全书三分之二的剧情,之后就是追妻火葬场了。追妻火葬场舞台在纽约,男主将刚刚离婚的女主从新加坡拐到纽约,两人一同住进了男主妈妈在纽约的一栋两层楼小洋房里。8年后破镜重圆的故事,虽然没有了年少禁忌和初恋带来的悸动,但久别重逢再次同住一屋檐下,初期双方的相互试探和一方靠近另一方回避,带来的是另一种阅读体验。 2、“偏心”的创作者 很多看过峦小说的读者都会说,这是个爱男的作者。 的确如此,就连作者自己在创作新故事时也总说,她要塑造一位更加完美的偷心男主。她很喜欢讲有钱人的故事,男主初期可以没钱,但最后总会摇身一变为钱权的宠儿,名利双收。无一例外的,男主们拥有那卡索斯的美貌以及糟糕的个性,而糟糕的性格会成为亲密关系破裂的原因。当经历失去,峦的男主会学会爱是包容与妥协,当克服了性格弱点后,就可以与女主修复关系、破镜重圆。这是峦小说的套路,她不仅赋予男主美貌、才能、金钱、权力、地位,还让他们获得成长。 而故事中的女主,是拥有黄金身材比例的金丝雀,很美好也很无能,总是等待拯救、等待被理解。这是一款传统经典的被动型女主,负责漂亮就好,作用是给前来营救她的王子一个深吻。这样的女主,通常还有一个弊病——矫情做作,比如《离婚启示录》中的女主,与男主离婚的原因,看似男主精神出轨,但全文看下来,男主爱的就是女主,但他不懂如何对女主好,情感上的木讷和不懂妥协,使其做出了许多伤害女主感受的事。女主想要伴侣的爱与尊重,总有很多想法和感受,但缺乏行动力和魄力,总是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和自认为深情的自我牺牲中。就连最后成功离婚,都是通过自毁形象和自我伤害来达成——大家务必要当个有辨别能力的读者,这种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行为千万别学。 总的说来,峦的小说女主除了“美丽”“丰满”之外,看不到什么讨喜的人格魅力。作者很擅长意识流描写,小说中常有一大段一大段的主角视角的想法及感受描写,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代入自身、共情角色。但当用旁观者视角看待女主的行为和想法时,则是另一回事了。所以,看峦的小说,你也许会同情女主,但不会想成为女主。 《康桥》的看点依旧在男主。小时候女主其实还是有些优点的,她很重视家人,正是这份重视推动了她与男主的所有交集,而在成年后,尤其是破镜重圆部分,女主则成为被环境推着走的人,完全失去了行为自主性。女主所拥有的东西——工作、房子、车、信用卡、甚至是恢复母亲身份,都是男主给她的,两人关系能够维系下来,也是男主在单方面付出——当然,这是男主自找的,他拥有着所有有钱公子哥的毛病,拥有时不珍惜,失去后才觉珍贵,试过其他女人但是不行,年少的独特经历让他体验到肾上腺素最浓烈的爱欲情感,所以不管多痛苦,哪怕女主拿刀刺伤他,他都要把女主绑在身边。 作者很偏心,她只让男性角色拥有成长的机会。男主年少不成熟存在的问题,让其成年后自我解决:年少时的他对女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成年后的他就需要用尽手段和心思来将女主留在身边;年少时的他不考虑女主的感受和想法,成年后打碎牙齿都要往肚里咽,将女主感受放在第一位;年少时的他无法救下女主最心爱的弟弟,成年后的他力挽狂澜救下两人的孩子;年少时的他从殉情现场逃离了,成年后的他再次回到同样的场景,这次他没有逃,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爱女主爱到死都不怕,用赴死的决心来冲破女主母亲为两人关系布下的阴霾。 所以,读者看到了男主的幼稚,也见证了他的成熟,他有魅力也有缺点,如此鲜活丰满,令人又爱又恨。相对的,女主成长了什么?或者我们换个问题,女主除了外貌和身材之外,有什么优点是值得读者喜欢的? 这种女主内核问题不仅存在于《康桥》中,峦的其他女主角都有同样的问题。另外两本评分较高的小说——《世界级情人》和《见过海啸却没见过她微笑》中的女主人格缺陷更加明显,她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害他人在先——比如前一本的女主一怒之下花钱雇人找女二一家麻烦,结果害女二惨遭qj,后一本女主开车时精神病发作,撞死了女配的哥哥——后来即便得知自己所造成的他人悲剧也毫无愧疚,更无需付出多大代价。前者接受惩罚的方式,是按照法律规定的非主要责任进行了社会劳动,后者的坦白局则是为了帮男主洗脱肇事逃逸的污名,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两位女主在面对受害者时,依旧可以高高昂起骄傲的头颅。 不难理解,为什么峦的小说争议性会那么大,这已经不是剧情逻辑问题,读者对主角的人品产生了质疑。 创作故事时,犯错的主角们找到规则漏洞,将影响减至最轻是可能的剧情发展,毕竟现实往往比小说情节更离谱。这类情节引起的通常是关于社会规则与秩序合理性的讨论,但峦的故事引起的争论围绕主角人品展开:女主们不仅在法律层面上完全免责,作为引发悲剧的当事人,她们不会感到良心不安,仍然是骄傲的金丝雀。角色的这种行为本已引起不适,峦还要不断地告诉读者,她的女主是多么的“美丽可爱”——这简直是在强人所难吧。 如此看来,作者和读者在这一点上概念不同。不过,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解释——作者双标了,毕竟配角们犯错后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