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
前记
惰性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人多有人少的问题,我当然也不例外。但随着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深切体会到惰性的危害性。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22025/
本书中的“管理者”是指“每一位对促进机构有效运转负有行动和决策责任的知识工作者”,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适用于每一位不想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需要有成效;
不只是管理者需要有成效,普通人也需要有成效。
以上是我对本书书名的两种理解。虽然是两种理解,但都得到同一个结论“你若不想平平庸庸、昏昏噩噩度过一生,就需要让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成效”。
下面,从“掌握自己的时间”、“要事优先”、“有效的决策”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掌握自己的时间】
书中讲述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是:
1. 记录时间;
2. 管理时间;
3. 统一安排时间。
其中讲述到了不少小技巧,比如,记录每天的工作及其耗用的具体时间,然后对结果定期分析、检讨;减少会议的次数,缩短每次会议的时间;每周固定一天来处理重大任务,保证不被其他事情干扰等等。大部分技巧可能原来也知道,但都被尘封在脑海中的某个小角落,从没有严格执行过。这本书让它们重见天日,督促我用实践来印证其正确性。
【要事优先】
顾名思义,即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而且要先集中精力干好“要事”,才继续做下一件“要事”,只有这样单位时间的效率才会最高。
但如何判断哪些事情最重要呢?书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1.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4.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在做选择时,除了分析,还需要拿出应有的勇气来。
【有效的决策】
卓有成效的决策者知道,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的;有效的决策多数不是来自大家一致的意见,而是从多种不同而且互相冲突的见解中产生的。这两点可能有悖常理,但细细想来,确有道理(这里不再赘述分析)。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假如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验丰富,而竟然没有见解,那就说明此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头脑迟钝。”因此,我们要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观察力,这样遇到事物才会有比较正确的见解。
看完这本书后,有朋友说他热血沸腾、充满激情;我则觉得有些意犹未尽,需要反复阅读、思考、琢磨,唯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体会到德鲁克在本书中讲述的真谛。
“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自我训练。这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我知道过程会艰难,但我会努力坚持下去。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结合自己的不足,我觉得以后工作中可以在以下方面改善:
1. 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花费的时间,然后定期分析,找出问题,为后期做计划提供参考意见(可以先试行两周,看看效果如何)。
2. 每周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
最后,非常感谢这次阅读,让我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为之改善而努力。
惰性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人多有人少的问题,我当然也不例外。但随着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深切体会到惰性的危害性。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 |
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22025/
本书中的“管理者”是指“每一位对促进机构有效运转负有行动和决策责任的知识工作者”,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适用于每一位不想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需要有成效;
不只是管理者需要有成效,普通人也需要有成效。
以上是我对本书书名的两种理解。虽然是两种理解,但都得到同一个结论“你若不想平平庸庸、昏昏噩噩度过一生,就需要让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成效”。
下面,从“掌握自己的时间”、“要事优先”、“有效的决策”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掌握自己的时间】
书中讲述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是:
1. 记录时间;
2. 管理时间;
3. 统一安排时间。
其中讲述到了不少小技巧,比如,记录每天的工作及其耗用的具体时间,然后对结果定期分析、检讨;减少会议的次数,缩短每次会议的时间;每周固定一天来处理重大任务,保证不被其他事情干扰等等。大部分技巧可能原来也知道,但都被尘封在脑海中的某个小角落,从没有严格执行过。这本书让它们重见天日,督促我用实践来印证其正确性。
【要事优先】
顾名思义,即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而且要先集中精力干好“要事”,才继续做下一件“要事”,只有这样单位时间的效率才会最高。
但如何判断哪些事情最重要呢?书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1.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4.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在做选择时,除了分析,还需要拿出应有的勇气来。
【有效的决策】
卓有成效的决策者知道,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的;有效的决策多数不是来自大家一致的意见,而是从多种不同而且互相冲突的见解中产生的。这两点可能有悖常理,但细细想来,确有道理(这里不再赘述分析)。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假如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验丰富,而竟然没有见解,那就说明此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头脑迟钝。”因此,我们要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观察力,这样遇到事物才会有比较正确的见解。
看完这本书后,有朋友说他热血沸腾、充满激情;我则觉得有些意犹未尽,需要反复阅读、思考、琢磨,唯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体会到德鲁克在本书中讲述的真谛。
“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自我训练。这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我知道过程会艰难,但我会努力坚持下去。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结合自己的不足,我觉得以后工作中可以在以下方面改善:
1. 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花费的时间,然后定期分析,找出问题,为后期做计划提供参考意见(可以先试行两周,看看效果如何)。
2. 每周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
最后,非常感谢这次阅读,让我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为之改善而努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