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
一群毫无经验的机长和乘务员,带着理想和热情,载着兴奋的乘客,坐上飞机就这样起飞了。
这就是5个三联学校的聋人,在校长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江西南昌的九州印刷厂,开始了聋人的就业尝试。
江西南昌的九州印刷厂的老板邹总是林怛的朋友,当谢凯从网上查到有关美国聋人在印刷厂工作的消息后,林怛从中得到了启发,立刻想到了他在做印刷的朋友,邹总。一谈,邹总立刻答应尝试。
而邹总答应的一个原因是他原来接受过一名聋人女孩子,工作很努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女孩子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邹总很惋惜。
邹总和我对于这次尝试充满了信心,但是一周多尝试下来,事实让我们很抓头。
首先是2个学生不合格退回去了。--虽然我们选的都是符合就业年龄的,这些都比较优秀的,包括2位老师(其中一个是有大学毕业的),但是其中一个因为文化太低,不会打字;而另一个则语文基础非常差,几乎无法正常对话,而被迫回去。
其他的3个经过2周的培训,勉强可以工作,但是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很不乐观。
通过网络洽谈印刷业务其实就是一个营销工作,是需要基本的商业基础的,包括如何交谈,如何推销,如何跟踪,如何谈判,最后得到订单。
而这过程中,除了产品质量和服务外,业务员的素质是谈成生意的关键,包括谈判和推销的技巧,比如如何说话,如何发问,如何介绍,如何谈判等。但是在聋人语言体系里面,是没有这些语境的。聋人因为手语的特殊语境,主要是交流为主:即通过打手语,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可以了。至于如何表达不重要,哪怕语序颠倒,只要对话的人明白意思就可以了。所以手语里面没有请,您,不好意思,等客套和委婉语的--这些都是普通业务员和别人谈的时候非常重要的,通过良好的语言组织,从而能成功的让对方接受你和你的产品服务。所以前期我们不但培训如何用语,经过2周,基本能掌握了;
其次是如何抓住客户,如何跟进。通常如果有客户(我们认识的这些孩子手语里没有客户这个词,也没有跟进,下单等商业词汇)来询问,对于一般的业务员来说,这就是商机,在回答完了客户的询问后,接下来是尝试推销其他服务,力求提供客户可能需要的服务,以抓住客户。但是他们不懂。往往客户问完了问题就不知道做什么了,于是培训他们学习如何跟进,如何推销。
然后就是工作态度。邹总说虽然他们是残疾人,但是他把他们当普通人一样来要求他们。--这是没有错的,不能因为是残疾人可以特殊,这对于这些人的成长是不利的,不是说我们无情,而是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真正地融入社会,才能更好地立足和生存,从严要求是没有错的,但是因为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呆惯了,而且他们的生活接触不到现代社会的价值,所以,对于 工作缺乏敬业和认真精神。刚刚开始上班,因为可以上网,不是玩QQ,就是收菜。经过我们的批评和教训(每天回去我们都要开会总结),总算改好了。可是,对于这个工作,他们还是没有紧迫感--如何让他们早点断奶,转变还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是需要加强的。如果他们这样用玩的心态下去,最后肯定做不好,也做不了。
邹总和我也经常在一起讨论怎么办,我们想了很多方法,从成绩比赛,到一对一的传帮带,到规定业务量,但是起色很慢。
虽然我知道毕竟他们是聋人,虽然我们心里用对待正常人一样来对待他们,虽然我们不断的培训教育,但是,到今天,9月1日正式开始上班,从今天开始他们正式离开学校,在外面租房子住,但是我们依然很不乐观。
邹总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也是的,但是光凭热情、理想和信心是不够的。
面对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我们能成功吗?
有一种说法称,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前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在国际上,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危险的13分钟”,前段时间伊春飞机失事正是在下降的阶段。而我们能安然度过这段起飞阶段吗?
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5个三联学校的聋人,在校长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江西南昌的九州印刷厂,开始了聋人的就业尝试。
江西南昌的九州印刷厂的老板邹总是林怛的朋友,当谢凯从网上查到有关美国聋人在印刷厂工作的消息后,林怛从中得到了启发,立刻想到了他在做印刷的朋友,邹总。一谈,邹总立刻答应尝试。
而邹总答应的一个原因是他原来接受过一名聋人女孩子,工作很努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女孩子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邹总很惋惜。
邹总和我对于这次尝试充满了信心,但是一周多尝试下来,事实让我们很抓头。
首先是2个学生不合格退回去了。--虽然我们选的都是符合就业年龄的,这些都比较优秀的,包括2位老师(其中一个是有大学毕业的),但是其中一个因为文化太低,不会打字;而另一个则语文基础非常差,几乎无法正常对话,而被迫回去。
其他的3个经过2周的培训,勉强可以工作,但是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很不乐观。
通过网络洽谈印刷业务其实就是一个营销工作,是需要基本的商业基础的,包括如何交谈,如何推销,如何跟踪,如何谈判,最后得到订单。
而这过程中,除了产品质量和服务外,业务员的素质是谈成生意的关键,包括谈判和推销的技巧,比如如何说话,如何发问,如何介绍,如何谈判等。但是在聋人语言体系里面,是没有这些语境的。聋人因为手语的特殊语境,主要是交流为主:即通过打手语,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可以了。至于如何表达不重要,哪怕语序颠倒,只要对话的人明白意思就可以了。所以手语里面没有请,您,不好意思,等客套和委婉语的--这些都是普通业务员和别人谈的时候非常重要的,通过良好的语言组织,从而能成功的让对方接受你和你的产品服务。所以前期我们不但培训如何用语,经过2周,基本能掌握了;
其次是如何抓住客户,如何跟进。通常如果有客户(我们认识的这些孩子手语里没有客户这个词,也没有跟进,下单等商业词汇)来询问,对于一般的业务员来说,这就是商机,在回答完了客户的询问后,接下来是尝试推销其他服务,力求提供客户可能需要的服务,以抓住客户。但是他们不懂。往往客户问完了问题就不知道做什么了,于是培训他们学习如何跟进,如何推销。
然后就是工作态度。邹总说虽然他们是残疾人,但是他把他们当普通人一样来要求他们。--这是没有错的,不能因为是残疾人可以特殊,这对于这些人的成长是不利的,不是说我们无情,而是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真正地融入社会,才能更好地立足和生存,从严要求是没有错的,但是因为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呆惯了,而且他们的生活接触不到现代社会的价值,所以,对于 工作缺乏敬业和认真精神。刚刚开始上班,因为可以上网,不是玩QQ,就是收菜。经过我们的批评和教训(每天回去我们都要开会总结),总算改好了。可是,对于这个工作,他们还是没有紧迫感--如何让他们早点断奶,转变还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是需要加强的。如果他们这样用玩的心态下去,最后肯定做不好,也做不了。
邹总和我也经常在一起讨论怎么办,我们想了很多方法,从成绩比赛,到一对一的传帮带,到规定业务量,但是起色很慢。
虽然我知道毕竟他们是聋人,虽然我们心里用对待正常人一样来对待他们,虽然我们不断的培训教育,但是,到今天,9月1日正式开始上班,从今天开始他们正式离开学校,在外面租房子住,但是我们依然很不乐观。
邹总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也是的,但是光凭热情、理想和信心是不够的。
面对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我们能成功吗?
有一种说法称,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前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在国际上,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危险的13分钟”,前段时间伊春飞机失事正是在下降的阶段。而我们能安然度过这段起飞阶段吗?
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只是时间问题。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