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国防军军衔制度Dienstgrade der Bundeswehr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德国国防部长拥有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最高指挥权,而在战时则由德国总理统领。
德国实行征兵制,年满十八岁的男性有义务服兵役,或通过为公共福利设施如老人院、医院义务工作来替代兵役。
辖下部队:
德国陆军(Heer)
德国海军(Marine)
德国空军(Luftwaffe)
联合后勤总部(Streitkräftebasis)
联合医疗部队(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领导:
弗朗茨·约瑟夫·荣格(Franz-Josef Jung)
德国军队历史:
德国国防军(Reichswehr)1919年-1935年
德国防卫军(国防军)(Wehrmacht)1935年-1945年
国家人民军(东德)(Nationale Volksarmee)
1956年-1990年
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1955年-现今
1950年,西德第一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召集前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商讨创建全新西德军队的事宜,讨论确定了新军队的基本构思。后来,自由民主党出身的前将领哈索·冯·曼陀菲尔提议把新建的军队命名为“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获得西德联邦议会的确认。1955年11月12日,联邦国防军正式建立,该天是普鲁士将领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诞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修正案后,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约,1956年开始推行全国征兵制,年届十八至四十五岁的全国男性必须义务服兵役。冷战期间,西德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在中欧的防卫主力。当时的西德联邦国防军拥有49万5千人的兵力,以及十七万的非现役的文职人员。陆军三个军团由十三个师所组成,坦克及装甲运兵车也经过武装;空军大部份的战斗机成为北约联合防空军(NATINAD)的一部份;海军则在北海及波罗的海进行巡逻。
1900年两德统一后,联邦国防军削减至37万人,前东德的国家人民军解散,其中大约五万人并入联邦国防军。在这五万人当中,很多都因为服役期满而离开,而国家人民军的军官则继续日常任务。
今天的德国联邦国防军主要参加一些联合国实行的国际维持和平任务、人道救援任务及北约的军事行动。2000年以后,联邦国防军改制,增加了联合后勤总部(德语:Streitkräftebasis)及联合医疗部队(德语: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以统合三军的后勤支援事务。
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的一员后,负起了防卫中欧的义务。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但是在1990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联邦国防军也因着这个变化改变了行动的范围。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科索沃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
德国军人的荣誉象征铁十字保留了下来,并成为联邦国防军的标志。
军衔:
Schutze/ Flieger 二等兵
Gefreiter 代理下士
Obergefreiter 下士
Hauptgefreiter 一级下士
Unteroffizier 中士
Feldwebel 军士
Oberfeldwebel 军士长
Fahnenjunker
Fähnnich
Oberfähnnich
Leutnant 少尉
Oberleutnant 中尉
Hauptmann 上尉
Major 少校
Oberstleutnant 中校
Oberst 上校
Brigadegeneral 准将
Generalmajor 少将
Generalleutnant 中将
General 将军
我快糊涂了,坐出租车上,那相声说得脑筋都在抽搐。军衔貌似有问题。你们自己看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Bundeswehr
德国实行征兵制,年满十八岁的男性有义务服兵役,或通过为公共福利设施如老人院、医院义务工作来替代兵役。
辖下部队:
德国陆军(Heer)
德国海军(Marine)
德国空军(Luftwaffe)
联合后勤总部(Streitkräftebasis)
联合医疗部队(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领导:
弗朗茨·约瑟夫·荣格(Franz-Josef Jung)
德国军队历史:
德国国防军(Reichswehr)1919年-1935年
德国防卫军(国防军)(Wehrmacht)1935年-1945年
国家人民军(东德)(Nationale Volksarmee)
1956年-1990年
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1955年-现今
1950年,西德第一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召集前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商讨创建全新西德军队的事宜,讨论确定了新军队的基本构思。后来,自由民主党出身的前将领哈索·冯·曼陀菲尔提议把新建的军队命名为“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获得西德联邦议会的确认。1955年11月12日,联邦国防军正式建立,该天是普鲁士将领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诞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修正案后,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约,1956年开始推行全国征兵制,年届十八至四十五岁的全国男性必须义务服兵役。冷战期间,西德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在中欧的防卫主力。当时的西德联邦国防军拥有49万5千人的兵力,以及十七万的非现役的文职人员。陆军三个军团由十三个师所组成,坦克及装甲运兵车也经过武装;空军大部份的战斗机成为北约联合防空军(NATINAD)的一部份;海军则在北海及波罗的海进行巡逻。
1900年两德统一后,联邦国防军削减至37万人,前东德的国家人民军解散,其中大约五万人并入联邦国防军。在这五万人当中,很多都因为服役期满而离开,而国家人民军的军官则继续日常任务。
今天的德国联邦国防军主要参加一些联合国实行的国际维持和平任务、人道救援任务及北约的军事行动。2000年以后,联邦国防军改制,增加了联合后勤总部(德语:Streitkräftebasis)及联合医疗部队(德语: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以统合三军的后勤支援事务。
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的一员后,负起了防卫中欧的义务。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但是在1990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联邦国防军也因着这个变化改变了行动的范围。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科索沃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
德国军人的荣誉象征铁十字保留了下来,并成为联邦国防军的标志。
军衔:
Schutze/ Flieger 二等兵
Gefreiter 代理下士
Obergefreiter 下士
Hauptgefreiter 一级下士
Unteroffizier 中士
Feldwebel 军士
Oberfeldwebel 军士长
Fahnenjunker
Fähnnich
Oberfähnnich
Leutnant 少尉
Oberleutnant 中尉
Hauptmann 上尉
Major 少校
Oberstleutnant 中校
Oberst 上校
Brigadegeneral 准将
Generalmajor 少将
Generalleutnant 中将
General 将军
我快糊涂了,坐出租车上,那相声说得脑筋都在抽搐。军衔貌似有问题。你们自己看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Bundeswehr
-
Pavemen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9-06 1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