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被豆瓣忽略的十大冷门佳片
前两天收到一封豆油,是飞屋在搞一个影史最被忽略(低估)的佳片排行榜。找了不少骨灰级的影迷投票。想了好久,还是没敢选。总觉得影史这个帽子太大,以我对影史的了解实在不敢妄加点评。之后就出了这个豆列骨灰级影迷推荐的观影清单: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19215/ 。发现好几个友邻都参与了投票,也确实选出了不少经典的冷门佳片。一时间又有些跃跃欲试。
然后,我就想通了。
唉!影史忽略的佳片不敢选,豆瓣忽略的佳片总可以选吧。因为这都是有数据的,看过和想看的越少,自然就是被忽略的。于是,就有了这个榜单。
人比较懒,以下十部电影都来自我的那个值得重看的豆列。估计很多电影你们都很熟悉了,我只好再不停讲,不停讲。
1、《冷餐》,法国,1979
导演: Bertrand Blier 关注度:299人
贝特朗·布里叶Bertrand Blier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法国导演,不过他在内地影迷里的知名度好像一直不高,作为法国知名演员伯纳德·布里叶的儿子,贝特朗很早就有从影经历,24那年就扛起摄影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不过他早期一直从事舞台剧工作,或者是小说作家,跟电影关系好像不是很大,直到70年代中后期,他才与德帕迪约、迪瓦尔等火车站咖啡馆剧团的成员一起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圆舞曲女郎》,本片也促成了他与德帕迪约30多年的合作,成为一对金牌搭档。
回到《冷餐》,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布里叶电影的原因吧,所以才会一直那么喜爱。真要讲他的间离集大成者,应该是《感谢你生活》,不过那部电影明显热门了许多。《冷餐》也同样使用了许多间离的手法,一部荒诞的电影,这很大程度跟布里叶的舞台经历有关。从情节上,与他的所有电影一样。这个电影是不可描述的。只需要知道这是一部荒诞派的黑色喜剧就好了。
2、《以祖国之名》英国,1995
导演: Ken Loach 关注度:510人
关于肯·洛奇,这么多年能始终坚持对底层的关注。相比很多导演成名之后便转而一切为钱。实在是让人敬佩。这老头煽情的功力也是一流,起码有两部他的电影把我煽了。这就是其中之一,看看人家主旋律怎么拍的,真够有些人学一辈子的。
3、《玩笑》 捷克,1969
导演: Jaromil Jires 关注度:640人
电影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导演同样是捷克新浪潮的著名导演,他比较擅长超现实题材,因此这部电影也被他拍出了超现实的味道,捷克导演一直很会处理这种超现实和意识流的题材,电影游走于回忆与现实之间,互相照应又彼此影响。当然这种超现实的处理除了更有诗意和魅力外,也是对抗那时候万恶的审查制度的最好手段。
4、《惊恐、污秽、邪恶》,意大利,1976
导演: Ettore Scola 关注度:644人
斯科拉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包括他的另外一部《舞厅》,他的成就主要在七八十年代,所以也一直被忽视。
写实的电影拍出了荒诞的味道,一个代表性的平民家庭,拥有着各种的不道德事件。同时也成为那个时期意大利社会的某种缩影。
5、《橡树》罗马尼亚,1992
导演: Lucian Pintilie 关注度:890人
这位被称作罗马尼亚国宝级导演的 Lucian Pintilie 还真是被忽视的一位导演,尤其在罗马尼亚新浪潮火热的今天。他的作品都很喜欢,如果选我心中的百大,起码会有3部入选。本片为平特勒逃出罗马尼亚11年后的作品,那时候,罗马尼亚已经旧貌换了新颜。老头子也终于决定重新回忆那段历史。老愤青平特勒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力量,也常会用一些精彩的段落震撼你。超现实,对当时的暗讽也颇有力量。
6、《东京铁拳》 日本,1995
导演: 塚本晋也 关注度:1081人
塚本晋也本人怎么看也不能算被低估,在日本的独立电影圈混了这些年,也拥有很多粉丝,一部《铁男》,你就算没看过,起码也应该听说过。不过这部《东京铁拳》却基本埋没在他的作品里了。这也是一部关于暴力的电影,内涵不想多说,更精彩的在于电影的节奏。在镜头运动和电影的节奏上,塚本晋也始终是个高人,也创出了自己的风格。本片也同样如此。
7、《审问》 ,波兰,1989
导演:Ryszard Bugajski 关注度:1093人
在80年代初波兰曾经有过一次大动荡。即团结工会的大发展以及苏联及波兰政府的镇压,不过这中间曾经多少放松过一段时间,包括瓦伊达的那部《铁人》《大理石人》也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至于《审问》则是借50年代的事骂80年代的娘。
说说这个电影有多严重吧,82年拍出来的电影,89年才让放。具体的就不剧透了,只是想说这是一部充满力量的电影,由于有很多共同点的我们,更应该去看看。
8、《冷酷祭典》法国,1995
导演: Claude Chabrol 关注度:1300人
夏布罗尔就是新浪潮一直被忽视的一位导演,而他的这部《仪式》也比他的早期作品关注度少了许多。其实这也该算夏布罗尔的作品良莠不齐,在80年代后他的众多作品里,这一定算是代表作。主题上依然延续了他对中产阶级家庭的冷嘲热讽,而且更深刻,也更尖锐。而在情绪上则更克制,也看出这位资深导演的老辣,这样结尾的震撼才是更有穿透力的。同样,两位女主角桑德里娜·伯奈尔与伊莎贝尔·于佩尔也共同奉献出精彩的表演,两人也共同获得当年威尼斯的最佳女演员。
9、《生活的发现》韩国,2002
导演: 洪尚秀 关注度:1350人
最爱的韩国导演,每部作品都在4分以上。其实最爱的是他的《处女心经》,不过可能是因为李恩珠的原因,那部电影怪受欢迎的,就选择了这部同样精彩的《生活的发现》,又是闷骚的男主角,闷骚的故事。洪尚秀也是个作品风格非常统一的作者型,同样在结构上他也是个玩的很花的导演。对这种揭人疮疤的电影,我一直非常喜欢。
10、《火柴厂女工》芬兰,1990年
导演: Aki Kaurismäki 关注度:1550人
来自芬兰的阿基大叔。一个极简主义的导演,他的作品都很克制,没有什么废话,结构,情节也都做到尽可能的精炼。在主题上则是坚定的走了几十年的无产阶级路线,也是不折不扣的愤青派导演。
他的作品无论风格还是内容都有共通之处,但是一直偏爱这部《火柴厂女工》,御用Kati Outinen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始终推荐观看,相信你也会被感染。
···························
好了,就到这里吧。可能对很多人,这都不算冷门电影了。我也是有感而发。
顺便宣传一下小站 电影:好·坏·丑。未来,看你们的!
然后,我就想通了。
唉!影史忽略的佳片不敢选,豆瓣忽略的佳片总可以选吧。因为这都是有数据的,看过和想看的越少,自然就是被忽略的。于是,就有了这个榜单。
人比较懒,以下十部电影都来自我的那个值得重看的豆列。估计很多电影你们都很熟悉了,我只好再不停讲,不停讲。
1、《冷餐》,法国,1979
导演: Bertrand Blier 关注度:299人
![]() |
贝特朗·布里叶Bertrand Blier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法国导演,不过他在内地影迷里的知名度好像一直不高,作为法国知名演员伯纳德·布里叶的儿子,贝特朗很早就有从影经历,24那年就扛起摄影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不过他早期一直从事舞台剧工作,或者是小说作家,跟电影关系好像不是很大,直到70年代中后期,他才与德帕迪约、迪瓦尔等火车站咖啡馆剧团的成员一起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圆舞曲女郎》,本片也促成了他与德帕迪约30多年的合作,成为一对金牌搭档。
回到《冷餐》,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布里叶电影的原因吧,所以才会一直那么喜爱。真要讲他的间离集大成者,应该是《感谢你生活》,不过那部电影明显热门了许多。《冷餐》也同样使用了许多间离的手法,一部荒诞的电影,这很大程度跟布里叶的舞台经历有关。从情节上,与他的所有电影一样。这个电影是不可描述的。只需要知道这是一部荒诞派的黑色喜剧就好了。
2、《以祖国之名》英国,1995
导演: Ken Loach 关注度:510人
![]() |
关于肯·洛奇,这么多年能始终坚持对底层的关注。相比很多导演成名之后便转而一切为钱。实在是让人敬佩。这老头煽情的功力也是一流,起码有两部他的电影把我煽了。这就是其中之一,看看人家主旋律怎么拍的,真够有些人学一辈子的。
3、《玩笑》 捷克,1969
导演: Jaromil Jires 关注度:640人
![]() |
电影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导演同样是捷克新浪潮的著名导演,他比较擅长超现实题材,因此这部电影也被他拍出了超现实的味道,捷克导演一直很会处理这种超现实和意识流的题材,电影游走于回忆与现实之间,互相照应又彼此影响。当然这种超现实的处理除了更有诗意和魅力外,也是对抗那时候万恶的审查制度的最好手段。
4、《惊恐、污秽、邪恶》,意大利,1976
导演: Ettore Scola 关注度:644人
![]() |
斯科拉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包括他的另外一部《舞厅》,他的成就主要在七八十年代,所以也一直被忽视。
写实的电影拍出了荒诞的味道,一个代表性的平民家庭,拥有着各种的不道德事件。同时也成为那个时期意大利社会的某种缩影。
5、《橡树》罗马尼亚,1992
导演: Lucian Pintilie 关注度:890人
![]() |
这位被称作罗马尼亚国宝级导演的 Lucian Pintilie 还真是被忽视的一位导演,尤其在罗马尼亚新浪潮火热的今天。他的作品都很喜欢,如果选我心中的百大,起码会有3部入选。本片为平特勒逃出罗马尼亚11年后的作品,那时候,罗马尼亚已经旧貌换了新颜。老头子也终于决定重新回忆那段历史。老愤青平特勒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力量,也常会用一些精彩的段落震撼你。超现实,对当时的暗讽也颇有力量。
6、《东京铁拳》 日本,1995
导演: 塚本晋也 关注度:1081人
![]() |
塚本晋也本人怎么看也不能算被低估,在日本的独立电影圈混了这些年,也拥有很多粉丝,一部《铁男》,你就算没看过,起码也应该听说过。不过这部《东京铁拳》却基本埋没在他的作品里了。这也是一部关于暴力的电影,内涵不想多说,更精彩的在于电影的节奏。在镜头运动和电影的节奏上,塚本晋也始终是个高人,也创出了自己的风格。本片也同样如此。
7、《审问》 ,波兰,1989
导演:Ryszard Bugajski 关注度:1093人
![]() |
在80年代初波兰曾经有过一次大动荡。即团结工会的大发展以及苏联及波兰政府的镇压,不过这中间曾经多少放松过一段时间,包括瓦伊达的那部《铁人》《大理石人》也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至于《审问》则是借50年代的事骂80年代的娘。
说说这个电影有多严重吧,82年拍出来的电影,89年才让放。具体的就不剧透了,只是想说这是一部充满力量的电影,由于有很多共同点的我们,更应该去看看。
8、《冷酷祭典》法国,1995
导演: Claude Chabrol 关注度:1300人
![]() |
夏布罗尔就是新浪潮一直被忽视的一位导演,而他的这部《仪式》也比他的早期作品关注度少了许多。其实这也该算夏布罗尔的作品良莠不齐,在80年代后他的众多作品里,这一定算是代表作。主题上依然延续了他对中产阶级家庭的冷嘲热讽,而且更深刻,也更尖锐。而在情绪上则更克制,也看出这位资深导演的老辣,这样结尾的震撼才是更有穿透力的。同样,两位女主角桑德里娜·伯奈尔与伊莎贝尔·于佩尔也共同奉献出精彩的表演,两人也共同获得当年威尼斯的最佳女演员。
9、《生活的发现》韩国,2002
导演: 洪尚秀 关注度:1350人
![]() |
最爱的韩国导演,每部作品都在4分以上。其实最爱的是他的《处女心经》,不过可能是因为李恩珠的原因,那部电影怪受欢迎的,就选择了这部同样精彩的《生活的发现》,又是闷骚的男主角,闷骚的故事。洪尚秀也是个作品风格非常统一的作者型,同样在结构上他也是个玩的很花的导演。对这种揭人疮疤的电影,我一直非常喜欢。
10、《火柴厂女工》芬兰,1990年
导演: Aki Kaurismäki 关注度:1550人
![]() |
来自芬兰的阿基大叔。一个极简主义的导演,他的作品都很克制,没有什么废话,结构,情节也都做到尽可能的精炼。在主题上则是坚定的走了几十年的无产阶级路线,也是不折不扣的愤青派导演。
他的作品无论风格还是内容都有共通之处,但是一直偏爱这部《火柴厂女工》,御用Kati Outinen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始终推荐观看,相信你也会被感染。
···························
好了,就到这里吧。可能对很多人,这都不算冷门电影了。我也是有感而发。
顺便宣传一下小站 电影:好·坏·丑。未来,看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