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碧曲的浪漫曲
刚刚在学校的音乐厅欣赏了一场内容充实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小提琴演奏者是28岁的莫宏毅,少年时曾经师从林耀基,获耶鲁大学音乐学硕士后,又进入曼哈顿音乐学院师从纽约爱乐的首席。现任底特律交响乐团终身演奏家,美国罗马尼亚国际艺术节小提琴演奏家和常任艺术指导,多米尼加国家音乐学院客席教授。并曾作为曼哈顿室内交响乐团的首席与祖克曼、马舒尔有过合作。
音乐会曲目的安排雅俗共赏,大曲子和小品兼顾。小品中给我留下极美好印象的是美国作曲家艾米碧曲(Amy Beach,1867-1944)为小提琴和钢琴写的浪漫曲(Romance for violin and piano, op.23)。作品的旋律虽是线性抒情的,但内涵却极隽永,时而跌宕,时而平滑,高雅的格调中蕴含着丝丝冥想的气质,引人流连!莫宏毅在演奏庞塞的《小星星》(Estrellita)时,音准失误较多,破坏了曲子整体的美感。其他几首小品,完成得还算差强人意。
大曲子演了两首,第一首是作为开场曲目的韦伯《降E大调华丽大二重奏》(op.48)。莫宏毅的演奏还算大气,但音色略显毛躁,对作品的内涵挖掘没有完全投入。估计可能是因为刚一开场,提琴家尚未完全进入状态,加之音乐厅内的观众比较躁动所致。韦伯这曲子第一次听,感觉还是蛮有趣的,有着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特征,但可以听出作曲家已经相当重视内心情感的抒情式表达了,韦伯可算是德奥浪漫主义的先驱了吧?
第二首大曲子是全场的最后一曲,格里格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op.45)。我觉得莫宏毅把这曲子拉得特别的光辉和神采奕奕。首乐章是热情而激动的快板,那音乐的性格也的确有着勃勃的力量,一上来就仿佛是听到了地心底下有一股压抑不住的伟力再往上涌。全曲三个乐章,大致情绪类似于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但与之不同的是,这部小提琴奏鸣曲里充溢着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调的旋律和舞曲的节奏,这些元素为这部作品平添了许多生气和野趣,它们都天衣无缝的融入了整部奏鸣曲恢宏大气的格局里。格里格这曲子,我也是头一次听到,真想快点寻到唱片或音频,好再次领略它的美妙!
音乐会曲目的安排雅俗共赏,大曲子和小品兼顾。小品中给我留下极美好印象的是美国作曲家艾米碧曲(Amy Beach,1867-1944)为小提琴和钢琴写的浪漫曲(Romance for violin and piano, op.23)。作品的旋律虽是线性抒情的,但内涵却极隽永,时而跌宕,时而平滑,高雅的格调中蕴含着丝丝冥想的气质,引人流连!莫宏毅在演奏庞塞的《小星星》(Estrellita)时,音准失误较多,破坏了曲子整体的美感。其他几首小品,完成得还算差强人意。
大曲子演了两首,第一首是作为开场曲目的韦伯《降E大调华丽大二重奏》(op.48)。莫宏毅的演奏还算大气,但音色略显毛躁,对作品的内涵挖掘没有完全投入。估计可能是因为刚一开场,提琴家尚未完全进入状态,加之音乐厅内的观众比较躁动所致。韦伯这曲子第一次听,感觉还是蛮有趣的,有着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特征,但可以听出作曲家已经相当重视内心情感的抒情式表达了,韦伯可算是德奥浪漫主义的先驱了吧?
第二首大曲子是全场的最后一曲,格里格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op.45)。我觉得莫宏毅把这曲子拉得特别的光辉和神采奕奕。首乐章是热情而激动的快板,那音乐的性格也的确有着勃勃的力量,一上来就仿佛是听到了地心底下有一股压抑不住的伟力再往上涌。全曲三个乐章,大致情绪类似于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但与之不同的是,这部小提琴奏鸣曲里充溢着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调的旋律和舞曲的节奏,这些元素为这部作品平添了许多生气和野趣,它们都天衣无缝的融入了整部奏鸣曲恢宏大气的格局里。格里格这曲子,我也是头一次听到,真想快点寻到唱片或音频,好再次领略它的美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