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记:喝牛奶的日子
刚才出门的路上,突然想买牛奶,因为最近一直在用到一些牛奶的知识。但是又拿不定主意买什么牛奶。百利包的保质期短质地稀薄;利乐砖保质期长估计添加剂不会少;*典与**苏奶质醇厚坊间传言是加了淀粉;进口奶质量或许有保障但是路途长;也有人说小房子的好,可是小房子的容量好少,一天喝两三个,价格太高。
我上小学的时候,中心医院住宅区内有两个卖牛奶的摊点,靠近大门口的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太太,所售牛奶都是当地奶厂出品,有散装牛奶,放在很大很大的牛奶桶里,那个桶似乎有半米高,她用一个长柄的勺子,一个塑料漏斗,来“打牛奶”的通常都带着奶瓶子。住在医院家属区的人大多跟医院有些联系,所以家里的奶瓶子都是医院里打吊针用的葡萄糖液体的瓶子,大概能装一斤牛奶。花色奶大多是塑料包的,小孩子放学通常会买两包,买了之后咬开一角边走边喝,走到家,拿上牛奶瓶子再去打牛奶,去打牛奶的路上还能再喝一包。长期“打牛奶”通常是给卖牛奶的交了“月费”,每天小孩和家长来来回回的基本也能在卖牛奶的那里混个眼熟,打好牛奶,卖牛奶的会在本子上打一个勾,是说今天的牛奶已经打过了。
还有一个摊点,是个中年的阿姨,短的头发烫得有5公分厚,印象中也是很爱笑,她的摊点上的配置,跟那个老太太的基本一样,她的固定位置是在大礼堂门口,靠近幼儿园和篮球场,所以生意也挺好的。
味道承载着记忆。我记得放学后去“打牛奶”的事情,记得散装牛奶哗啦啦从漏斗流进玻璃瓶子里的味道。纯白的牛奶盛在透明的大玻璃瓶子里,纯白的颜色里夹着着记忆里不可替代的牛奶味。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到了。
小时候,被迫养成了吃煮鸡蛋喝牛奶的习惯。那个时候,选择没有这么多,牛奶都是当日买当日喝,买回来的牛奶倒进小号的铁锅里烧开,再倒进碗里。我最讨厌牛奶放的微凉后结成的那层奶皮子,每次都用筷子挑出来扔掉,有时候还丢掉我爸爸碗里。我记得小时候我爸爸也是每天喝奶,但是现在他也不怎么喝了。
小时候喝牛奶,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喝。我现在问我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一直要喝奶,她说,喝牛奶补钙、对牙齿好,对皮肤好,对脑子好。其实她也不清楚牛奶是如何产生这些作用的。于是,在我们对牛奶越来越了解的时候,却越来越没了选择。
我上小学的时候,中心医院住宅区内有两个卖牛奶的摊点,靠近大门口的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太太,所售牛奶都是当地奶厂出品,有散装牛奶,放在很大很大的牛奶桶里,那个桶似乎有半米高,她用一个长柄的勺子,一个塑料漏斗,来“打牛奶”的通常都带着奶瓶子。住在医院家属区的人大多跟医院有些联系,所以家里的奶瓶子都是医院里打吊针用的葡萄糖液体的瓶子,大概能装一斤牛奶。花色奶大多是塑料包的,小孩子放学通常会买两包,买了之后咬开一角边走边喝,走到家,拿上牛奶瓶子再去打牛奶,去打牛奶的路上还能再喝一包。长期“打牛奶”通常是给卖牛奶的交了“月费”,每天小孩和家长来来回回的基本也能在卖牛奶的那里混个眼熟,打好牛奶,卖牛奶的会在本子上打一个勾,是说今天的牛奶已经打过了。
还有一个摊点,是个中年的阿姨,短的头发烫得有5公分厚,印象中也是很爱笑,她的摊点上的配置,跟那个老太太的基本一样,她的固定位置是在大礼堂门口,靠近幼儿园和篮球场,所以生意也挺好的。
味道承载着记忆。我记得放学后去“打牛奶”的事情,记得散装牛奶哗啦啦从漏斗流进玻璃瓶子里的味道。纯白的牛奶盛在透明的大玻璃瓶子里,纯白的颜色里夹着着记忆里不可替代的牛奶味。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到了。
小时候,被迫养成了吃煮鸡蛋喝牛奶的习惯。那个时候,选择没有这么多,牛奶都是当日买当日喝,买回来的牛奶倒进小号的铁锅里烧开,再倒进碗里。我最讨厌牛奶放的微凉后结成的那层奶皮子,每次都用筷子挑出来扔掉,有时候还丢掉我爸爸碗里。我记得小时候我爸爸也是每天喝奶,但是现在他也不怎么喝了。
小时候喝牛奶,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喝。我现在问我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一直要喝奶,她说,喝牛奶补钙、对牙齿好,对皮肤好,对脑子好。其实她也不清楚牛奶是如何产生这些作用的。于是,在我们对牛奶越来越了解的时候,却越来越没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