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背后的潜意识-答案太MB长了(不代表任何个人观点)
你有权进行一次没有限额的消费:
1.你会赶往心仪的商店,将中意的东西扫荡一空
2.你会带着详细的产品介绍,去你经常光顾的店家
3.你毫不迟疑的扑向奢侈品店
4.你会采购一大批即喜欢又实用的东西
你要组织一次晚餐,你的信条是:
1.色香味俱佳
2.体现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
3.精致而令人惊喜
4.卓尔不群,还是卓尔不群
你梦想住在哪个假象的地方?
1.《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藏宝洞
2.《魔戒》中霍比特人的土屋
3.《星际之门》中的太空指挥站
4.《万王之王》中的城堡
你必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野外生活一个月,你会带哪本书在身上?
1.《天文物理三百课》
2.《极限冥想指南》
3.《烹调与服饰》
4.《世界童话大全》
什么“东东”让你最难以割舍?
1.第一个长毛绒玩具
2.手机
3.佩戴的吉祥物
4.心爱的艺术品
你最认同以下哪句名言?
1.私有财产让我们变得愚蠢和狭隘,以至于只在我们拥有某件东西的时候,它才是属于我们的-卡尔.马克思
2.能够治愈虚荣心的,只有笑;唯一可笑的缺点,只有虚荣心-亨利.柏格森
3.现代意味着过渡,短暂和偶然,一半是艺术,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夏尔.波德莱尔
4.悲伤无法安息,只能排遣-司汤达
一个自命不凡的人在会议中没玩没了的讲话----
1.你故意把一杯咖啡打翻在他身上,然后忙不迭的道歉
2.太好了,你可以一言不发的待在自己的角落里
3.你会心平气和的在某几个细节问题上一一反驳他
4.你毫无顾忌的打断他,然后自己说下去
为了给你的一次无用或者不合理的消费辩解,你立刻会想到什么理由?
1.这个东西以后肯定会有用
2.我当时太喜欢它了
3.我觉得很值
4.我就是想买
采购食品时,你的优先原则是:
1.精品中的精品
2.看当时的心情
3.过得去就行
4.数量和多样性
有一种个性永远都不会吸引你
1.摇摆不定
2.内向
3.刻板
4.情感丰富
你觉得什么颜色对应物质享乐
1.鲜艳的橙色
2.雪白
3.珍珠灰
4.暗粉红色
你如何定义一件礼物的成功?
1.让人感动的
2.令人惊喜
3.使人迷惑
4.把人震惊
你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太---
1.追求完美
2.冲动
3.情绪化
4.敏感
你决定去消费,什么东西是你优先的考虑目标?
1.衣服,皮鞋,包包或首饰
2.高科技产品
3.收藏品
4.美食
你心中最理想的运输方式
1.飞毯
2.喷气式飞机
3.马
4.瞬间传输仓
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A B A D B A A B C D A B D A A
2 D A B C D C B A A B C A A D C
3 C C D A A D D C D A D C B C B
4 B D C B C B C D B C B D C B D
A最多:
你的潜意识动机是:不要感到失望
服装,饰物和各种小玩意,你都会毫不犹豫的买回来。你不知道对自己说不,只要心血来潮你就打开钱包,哪怕买回来只能送人,转卖,或堆在你家的角落里。对你来说,那一刻的愿望得到满足至关重要,即使是转瞬即逝的念头也不例外。这种对失望的不可容忍源于自以为所悟不能的童年时期,那时的你一心寻找快乐,丝毫不能容忍限制和禁止。佛洛伊德认为快乐原则是与现实原则对立的。过于放纵的教育会让孩子只考虑自己,只关心自己的冲动,这种“小皇帝”式的教育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形成冲动型或强迫型的消费方式。“复仇”的感觉也能成为消费的动机,比如亲身经历过物质生活的匮乏,或父母曾经窘迫不堪。这种消费方式还可能是回应,用来补偿人们在个人或职业生活中体验到的沮丧。
生态后果:仅仅搜罗T恤杉和牛仔裤,应该不会破坏生态吧?没那么简单!你要知道,棉花种植虽然只占据3%的耕地,却消费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杀虫剂,它的用水总量甚至比小麦还多出约30%。更可怕的是,85%的T恤杉使用几次后就会被扔进垃圾桶。至于牛仔裤,其部件在组装起来之前的运输距离累积上万公里,这意味着数量惊人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你家的塑料用品,他们可能有一天会和数以亿计的垃圾桶一起漂浮在海面上,在太平洋占据着超过两倍美国领土面积的区域。
现在就行动:在每天的生活中,记录下自己购买的东西,并给每件东西写下评语:你快乐的是否持续,他是否真的有用,质量够不够好...然后,试着将每次的购买行为与当时支配你的情绪联系起来。比如在发生一次工作冲突之后,你一下子买了两双鞋。这样做的目的:辨别自己真正的欲望和情绪,从而学会更加理性的消费。还有一种方法:出门的时候不要携带现金和银行卡,你就能在真正的欲望和虚假的愿望之间迅速做出判断。
B最多:
你的潜意识动机是:不要感到缺失
橱柜,冰箱,冰柜,你都要塞得满满的。毫无疑问,靠你的海量储存,你几乎可以”应付一场战争“了。不只有基本的粮食,还有速食食品和零食,比如小点心,糖果和调味酱,塞满厨房,填满肚子。或为弥补缺失而大量囤积某种东西,都有一个意识的共同目标-获得安慰。因为曾在情感上被忽视,因为没有得到充满爱意的养育和呵护,在很小的时候感受到了孤独,遭遇了与父母在身心上的远离,比如当时父母处于抑郁之中。缺口如此之大,它会促使人们购买和储备大量的食物和日用品。为的是永远不再有缺失感。在购物和摄食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安全感,并得到安慰。这些行为不会消除人们的缺失感,但能使人沉浸在幻想之中。过量饮食也可解释为对过去或现在的物质匮乏反应,食物被当做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堡垒。
生态后果:工业食品的过度消费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橄榄油是罪魁祸首,在欧洲销售的食品中有10%是用它做的(饼干,巧克力,调味汁,糕点,披萨)。要满足一个法国人对橄榄油一年的需求,需要终止17平方米的橄榄园。橄榄树的种植导致马来西亚90%的森林消失。在加里曼丹岛,3/1森林在过去20年内被砍伐殆尽,导致多种珍稀动植物频临绝种。比如红毛猩猩。另外,橄榄油的生产伴随着大约25种农药的无节制喷洒。浪费数据是非常恐怖的-在发达国家(欧洲和美国),30-40
%的食品未经消费就被丢弃。
现在就行动:要分清空和满的区别。在什么程度上,我们会觉得橱柜或冰箱是空的?哪些食物我们真的能在一周内全部吃完?预先拟定一周的食谱,再根据清单采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消费。如果实在很难做到,比如每次你想要克制购物的时候,会唤醒你生命之初的情感创伤记忆,那么你确实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C最多:
你的潜意识动机是:不要被别人轻视
城市里驾驶四轮驱动汽车,乘坐飞机而不做火车,吃红金枪鱼而不吃红豆角,洗盆浴而不冲淋浴,吃手工乳酪而不吃机制乳酪....为了让别人知道,你不是一般人!你的个格言是:要么买最好的,要么什么都不买。也就是说,你只买稀有的,昂贵的精品,你要始终做时代潮人。你内心的纠结是什么?就是绝对不要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决不能做一个普通人。你的职业追求和社会抱负毫无疑问掩盖了一些创伤,就是你的自尊心遭受的伤害。它们可能源自你的童年,比如始终生活在一个品学兼优的兄长的阴影之中,或者遭到父母的轻视或忽视,或者经常受到家人的言辞侮辱,例如”你真蠢,你什么事都做不好...“简而言之,这些遭遇严重破坏,泯灭了你的自信和自我认同。成年以后,修复自身形象的欲望扔如此的强烈,又和当前社会重外表和财产的风气形成了共鸣。
生态后果:通过比较,这种行为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一目了然,在城市中,一辆四轮驱动汽车消耗的燃油比普通汽车多40%,从巴黎去马赛,如果乘坐汽车,平均每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57公斤,乘坐飞机为120公斤,而坐高速火车只有5公斤。进口的非季节水果与当季的本地产品相比,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燃料超过10-20倍。
现在就行动:如果你敢问自己”我到底想找到什么?我想向谁证明自己?“这两个问题,就能获得修复自尊心创伤的绝佳机会。为了增强自我认同,你还应该理解自己的人格有点,多于真增爱你这个人的家人,朋友交往,他们爱你不是因为你的外表或财富。去问问他们欣赏你身上的什么东西。另外,对自己的财产,经历和关系进行总结,挑出真正打动你,让你感动的东西。这就是你内心真实的渴望。
D最多:
你的潜意识是:不要被排斥
智能手机GPS/MP3/电子书/IPAD,当然还有性能最好的电脑.....这些都是你酷爱的商品。拥有值得信赖的科技产品会让你更自信,快捷,移动,性能是你心中的关键词。不论做饭,在家修理东西或工作时,必须拥有顶级的装备,你才能感到信心满满。你最大的恐惧,就是被超越。无论从理智还是实用角度出发,你都努力与自己的情绪保持距离,因为害怕受其束缚,而丧失效率和理性。科技产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向别人显示你的灵巧和可靠。你所接受的教育将竞争力和成绩看得最重,使你对高科技充满热情。一定要出类拔萃,而不要泯然与众人,就是你所学到的东西。让自己紧随科技进步,会满足你的自尊心。这也是现代社会的趋势,他以二元模式运行。将人简单的分成两种:失败者和成功者。你甚至认为及其比人更可靠,会为你带来更多安全感....
生态后果:手机,电脑和游戏机的生产,都需要消耗钶钽铁矿(Coltan)。这种矿石在刚果的开采已经导致了一场血腥的战争:1998年以后,有超过300万人因此丧生。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森林被大肆砍伐,大猩猩不得不背井离乡,其数量已经从17000只锐减到3000只以下。
现在就行动:周末,为什么不将各种设备彻底撇在一边,纯粹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呢?你觉得这个设想怎么样?在体验的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感受和浮现的记忆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辨别自己的情绪障碍,学会从人本身的角度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1.你会赶往心仪的商店,将中意的东西扫荡一空
2.你会带着详细的产品介绍,去你经常光顾的店家
3.你毫不迟疑的扑向奢侈品店
4.你会采购一大批即喜欢又实用的东西
你要组织一次晚餐,你的信条是:
1.色香味俱佳
2.体现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
3.精致而令人惊喜
4.卓尔不群,还是卓尔不群
你梦想住在哪个假象的地方?
1.《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藏宝洞
2.《魔戒》中霍比特人的土屋
3.《星际之门》中的太空指挥站
4.《万王之王》中的城堡
你必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野外生活一个月,你会带哪本书在身上?
1.《天文物理三百课》
2.《极限冥想指南》
3.《烹调与服饰》
4.《世界童话大全》
什么“东东”让你最难以割舍?
1.第一个长毛绒玩具
2.手机
3.佩戴的吉祥物
4.心爱的艺术品
你最认同以下哪句名言?
1.私有财产让我们变得愚蠢和狭隘,以至于只在我们拥有某件东西的时候,它才是属于我们的-卡尔.马克思
2.能够治愈虚荣心的,只有笑;唯一可笑的缺点,只有虚荣心-亨利.柏格森
3.现代意味着过渡,短暂和偶然,一半是艺术,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夏尔.波德莱尔
4.悲伤无法安息,只能排遣-司汤达
一个自命不凡的人在会议中没玩没了的讲话----
1.你故意把一杯咖啡打翻在他身上,然后忙不迭的道歉
2.太好了,你可以一言不发的待在自己的角落里
3.你会心平气和的在某几个细节问题上一一反驳他
4.你毫无顾忌的打断他,然后自己说下去
为了给你的一次无用或者不合理的消费辩解,你立刻会想到什么理由?
1.这个东西以后肯定会有用
2.我当时太喜欢它了
3.我觉得很值
4.我就是想买
采购食品时,你的优先原则是:
1.精品中的精品
2.看当时的心情
3.过得去就行
4.数量和多样性
有一种个性永远都不会吸引你
1.摇摆不定
2.内向
3.刻板
4.情感丰富
你觉得什么颜色对应物质享乐
1.鲜艳的橙色
2.雪白
3.珍珠灰
4.暗粉红色
你如何定义一件礼物的成功?
1.让人感动的
2.令人惊喜
3.使人迷惑
4.把人震惊
你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太---
1.追求完美
2.冲动
3.情绪化
4.敏感
你决定去消费,什么东西是你优先的考虑目标?
1.衣服,皮鞋,包包或首饰
2.高科技产品
3.收藏品
4.美食
你心中最理想的运输方式
1.飞毯
2.喷气式飞机
3.马
4.瞬间传输仓
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A B A D B A A B C D A B D A A
2 D A B C D C B A A B C A A D C
3 C C D A A D D C D A D C B C B
4 B D C B C B C D B C B D C B D
A最多:
你的潜意识动机是:不要感到失望
服装,饰物和各种小玩意,你都会毫不犹豫的买回来。你不知道对自己说不,只要心血来潮你就打开钱包,哪怕买回来只能送人,转卖,或堆在你家的角落里。对你来说,那一刻的愿望得到满足至关重要,即使是转瞬即逝的念头也不例外。这种对失望的不可容忍源于自以为所悟不能的童年时期,那时的你一心寻找快乐,丝毫不能容忍限制和禁止。佛洛伊德认为快乐原则是与现实原则对立的。过于放纵的教育会让孩子只考虑自己,只关心自己的冲动,这种“小皇帝”式的教育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形成冲动型或强迫型的消费方式。“复仇”的感觉也能成为消费的动机,比如亲身经历过物质生活的匮乏,或父母曾经窘迫不堪。这种消费方式还可能是回应,用来补偿人们在个人或职业生活中体验到的沮丧。
生态后果:仅仅搜罗T恤杉和牛仔裤,应该不会破坏生态吧?没那么简单!你要知道,棉花种植虽然只占据3%的耕地,却消费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杀虫剂,它的用水总量甚至比小麦还多出约30%。更可怕的是,85%的T恤杉使用几次后就会被扔进垃圾桶。至于牛仔裤,其部件在组装起来之前的运输距离累积上万公里,这意味着数量惊人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你家的塑料用品,他们可能有一天会和数以亿计的垃圾桶一起漂浮在海面上,在太平洋占据着超过两倍美国领土面积的区域。
现在就行动:在每天的生活中,记录下自己购买的东西,并给每件东西写下评语:你快乐的是否持续,他是否真的有用,质量够不够好...然后,试着将每次的购买行为与当时支配你的情绪联系起来。比如在发生一次工作冲突之后,你一下子买了两双鞋。这样做的目的:辨别自己真正的欲望和情绪,从而学会更加理性的消费。还有一种方法:出门的时候不要携带现金和银行卡,你就能在真正的欲望和虚假的愿望之间迅速做出判断。
B最多:
你的潜意识动机是:不要感到缺失
橱柜,冰箱,冰柜,你都要塞得满满的。毫无疑问,靠你的海量储存,你几乎可以”应付一场战争“了。不只有基本的粮食,还有速食食品和零食,比如小点心,糖果和调味酱,塞满厨房,填满肚子。或为弥补缺失而大量囤积某种东西,都有一个意识的共同目标-获得安慰。因为曾在情感上被忽视,因为没有得到充满爱意的养育和呵护,在很小的时候感受到了孤独,遭遇了与父母在身心上的远离,比如当时父母处于抑郁之中。缺口如此之大,它会促使人们购买和储备大量的食物和日用品。为的是永远不再有缺失感。在购物和摄食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安全感,并得到安慰。这些行为不会消除人们的缺失感,但能使人沉浸在幻想之中。过量饮食也可解释为对过去或现在的物质匮乏反应,食物被当做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堡垒。
生态后果:工业食品的过度消费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橄榄油是罪魁祸首,在欧洲销售的食品中有10%是用它做的(饼干,巧克力,调味汁,糕点,披萨)。要满足一个法国人对橄榄油一年的需求,需要终止17平方米的橄榄园。橄榄树的种植导致马来西亚90%的森林消失。在加里曼丹岛,3/1森林在过去20年内被砍伐殆尽,导致多种珍稀动植物频临绝种。比如红毛猩猩。另外,橄榄油的生产伴随着大约25种农药的无节制喷洒。浪费数据是非常恐怖的-在发达国家(欧洲和美国),30-40
%的食品未经消费就被丢弃。
现在就行动:要分清空和满的区别。在什么程度上,我们会觉得橱柜或冰箱是空的?哪些食物我们真的能在一周内全部吃完?预先拟定一周的食谱,再根据清单采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消费。如果实在很难做到,比如每次你想要克制购物的时候,会唤醒你生命之初的情感创伤记忆,那么你确实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C最多:
你的潜意识动机是:不要被别人轻视
城市里驾驶四轮驱动汽车,乘坐飞机而不做火车,吃红金枪鱼而不吃红豆角,洗盆浴而不冲淋浴,吃手工乳酪而不吃机制乳酪....为了让别人知道,你不是一般人!你的个格言是:要么买最好的,要么什么都不买。也就是说,你只买稀有的,昂贵的精品,你要始终做时代潮人。你内心的纠结是什么?就是绝对不要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决不能做一个普通人。你的职业追求和社会抱负毫无疑问掩盖了一些创伤,就是你的自尊心遭受的伤害。它们可能源自你的童年,比如始终生活在一个品学兼优的兄长的阴影之中,或者遭到父母的轻视或忽视,或者经常受到家人的言辞侮辱,例如”你真蠢,你什么事都做不好...“简而言之,这些遭遇严重破坏,泯灭了你的自信和自我认同。成年以后,修复自身形象的欲望扔如此的强烈,又和当前社会重外表和财产的风气形成了共鸣。
生态后果:通过比较,这种行为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一目了然,在城市中,一辆四轮驱动汽车消耗的燃油比普通汽车多40%,从巴黎去马赛,如果乘坐汽车,平均每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57公斤,乘坐飞机为120公斤,而坐高速火车只有5公斤。进口的非季节水果与当季的本地产品相比,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燃料超过10-20倍。
现在就行动:如果你敢问自己”我到底想找到什么?我想向谁证明自己?“这两个问题,就能获得修复自尊心创伤的绝佳机会。为了增强自我认同,你还应该理解自己的人格有点,多于真增爱你这个人的家人,朋友交往,他们爱你不是因为你的外表或财富。去问问他们欣赏你身上的什么东西。另外,对自己的财产,经历和关系进行总结,挑出真正打动你,让你感动的东西。这就是你内心真实的渴望。
D最多:
你的潜意识是:不要被排斥
智能手机GPS/MP3/电子书/IPAD,当然还有性能最好的电脑.....这些都是你酷爱的商品。拥有值得信赖的科技产品会让你更自信,快捷,移动,性能是你心中的关键词。不论做饭,在家修理东西或工作时,必须拥有顶级的装备,你才能感到信心满满。你最大的恐惧,就是被超越。无论从理智还是实用角度出发,你都努力与自己的情绪保持距离,因为害怕受其束缚,而丧失效率和理性。科技产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向别人显示你的灵巧和可靠。你所接受的教育将竞争力和成绩看得最重,使你对高科技充满热情。一定要出类拔萃,而不要泯然与众人,就是你所学到的东西。让自己紧随科技进步,会满足你的自尊心。这也是现代社会的趋势,他以二元模式运行。将人简单的分成两种:失败者和成功者。你甚至认为及其比人更可靠,会为你带来更多安全感....
生态后果:手机,电脑和游戏机的生产,都需要消耗钶钽铁矿(Coltan)。这种矿石在刚果的开采已经导致了一场血腥的战争:1998年以后,有超过300万人因此丧生。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森林被大肆砍伐,大猩猩不得不背井离乡,其数量已经从17000只锐减到3000只以下。
现在就行动:周末,为什么不将各种设备彻底撇在一边,纯粹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呢?你觉得这个设想怎么样?在体验的过程中,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感受和浮现的记忆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辨别自己的情绪障碍,学会从人本身的角度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