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罪与罚的确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小说。
俄国人的姓氏及称谓对于国人来说是复杂的,幸好书中附上了一张人物表。主角拉斯柯尼科夫,即罗吉昂.罗曼诺维奇,也就是罗佳,或罗坚卡,或罗吉卡。记住罗佳这个名字就可以了。马美拉多夫一家记住索菲娅也就可以了。其他的根据关系表,可以很快推出某人的身份。比如罗佳的母亲或妹妹等等。
说点本书的边角。
这部小说里让我感兴趣的居然是斯维里加洛夫这个人物。这位表面上一无所信的人有时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忏悔和善举,但在与此同时又每每进入最下流的地方逍遥作乐。可是,不得不承认,他与拉斯柯尼科夫的妹妹(即杜尼娅)最后的对话是清醒的,是极有克制力的。也许,他将杜尼娅作为拯救的化身,或者说,他自杀的原因正是因为杜尼娅拒绝了他的“爱”。我们将会很难说,如果,如果杜尼娅在最后一刻答应了他,以后斯维里加洛夫会不会出现新生。然而这个人的行为是复杂无常但又冷酷清醒的,他正确地指出拉斯柯尼科夫和他是“一丘之貉”。他说他怕死,但最后又用手枪自杀;他没杀过任何人,但又因为钱财被咒为魔鬼,甚至传言毒杀了他的妻子。他因为娶了一位有钱的老婆而几乎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然而他本人难道不是千千万万下层人的对立缩影吗?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总怀着一份不算太坏也不算太好的心灵。穷人们可以花点小钱买到罪恶的作乐(彼得堡随处可见的小酒馆和青楼),能给乞丐几个戈比(拉斯柯尼科夫),也可以看着其他人的不幸而哈哈大笑(众人看着马美拉多夫发疯的妻子领着小孩在街边跳舞),又接着苦度众生(干着最低等的工作),然后等死或死去(拉斯柯尼科夫曾看到一位女士跳水自杀,斯维里加洛夫自杀前看到一位酒鬼头朝下倒在地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普罗大众的令人窒息的生活,和上层人士荒诞虚无的生活有着某些等同的地方,即以一无所信为名而无所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斯维里加洛夫生命中最后的行动和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斯维里加洛夫突然对彼得堡不太熟悉了,竟然对他眼中的这个熟悉地方感到迷惑,以未知的目光重新留念了一次这个世界。这是多么极端冷静的荒诞感。可是,不得不承认,他死之前留给杜尼娅的三千卢布和索尼娅的一笔钱正是拉斯柯尼科夫一家和马美拉多夫一家的救命稻草。陀思妥耶夫斯基毫无情面地指出了人际关系中最为无常和反向的地方,这个人物也是本书中最为复杂的形象。
马美拉多夫一家的遭遇也是令人最为难忘的情节之一。当索菲娅带着请求和迷惑的口气向母亲说她“必须做那件事”来养活一家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感到震撼。她的父亲是个酒鬼,给马踏死了,可怜,但咎由自取;母亲是位出身高贵的女子,顶住了极端贫困的生活,可在靠着拉斯柯尼科夫的帮助下举办为丈夫办的丧餐时,却为了保持从未忘记过的礼仪(她的全部对白基本包含着诸如此类的内容,比如我曾经是多么高贵的女子等等)而与房东大吵,结束后终于发疯了,接着死去。不过死之前那一刻她又是清醒的,尤其是她在丧餐时和女房东令人可笑可悲的,关于彼此身份谁低谁高的争吵中看似无的放矢、毫无逻辑,但在女房东叫嚷着索菲娅的“黄色执照”(暗指她女儿是个妓女)时,她又马上冲过去用言语威胁她不要再说了。。。人在疯狂之中想到还要保护的东西时又变得多么的清醒阿!她能坚持那么长时间的实际苦难,可在她最有希望看到新生的时候,却又因为几句言语而被彻底击倒。其实,他们一家的收入,无论是在父亲死前死后,都是靠着索菲娅的“收入”来支撑的。我想,作为副线的马美拉多夫一家代表着俄罗斯当时最为广泛的场景,只不过程度有轻有重罢了。
至于本书主线,即主角用于自我辩白的超人理论和他个体杀人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评述太多了,我不打算在这谈及。这种社会进步论中贱民和强人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有权犯罪”究竟该如何评断,几百年也争不出答案。当然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选择什么道路,是选择“低下头,向沙皇祈祷”,是回归基督教义,向上帝下跪,还是奋起反抗,和着血创造一个新世界,就让历史去证明,而不要待后人去评说。去深刻感悟主角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和善恶之间的斗争吧,那种无时无刻的矛盾只要读者去细细品尝,是非常有魅力的。
我建议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兴趣的读者,延伸阅读以下几本书或篇目:
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
阿尔志跋绥夫的《绝境》,《工人舍维廖夫》和《萨宁》;
安德列耶夫的《安德烈耶夫中短篇小说集》中的《墙》以及《撒旦日记》中的《黑暗》;
高尔基的几部流浪汉小说;
索尔仁尼琴的救国主张(指苏联解体后他的所谓复兴俄罗斯之路,不知为何我总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至于尼采的书就很庞杂了,我也没读过几篇,当然不了解尼采就不了解所谓超人,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吧。其实名单中还可以加上迦尔洵,不过他的书很难觅得,没有读过;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很好,很长,是一个贵族的苦难,读完必须有耐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本人的事迹和他的几部作品,如俄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怎么办》,应该也不错。
阅读版本为
罪与罚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朱海观 / 王汶
ISBN: 9787020015238
页数: 680
定价: 29.25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6-10
俄国人的姓氏及称谓对于国人来说是复杂的,幸好书中附上了一张人物表。主角拉斯柯尼科夫,即罗吉昂.罗曼诺维奇,也就是罗佳,或罗坚卡,或罗吉卡。记住罗佳这个名字就可以了。马美拉多夫一家记住索菲娅也就可以了。其他的根据关系表,可以很快推出某人的身份。比如罗佳的母亲或妹妹等等。
说点本书的边角。
这部小说里让我感兴趣的居然是斯维里加洛夫这个人物。这位表面上一无所信的人有时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忏悔和善举,但在与此同时又每每进入最下流的地方逍遥作乐。可是,不得不承认,他与拉斯柯尼科夫的妹妹(即杜尼娅)最后的对话是清醒的,是极有克制力的。也许,他将杜尼娅作为拯救的化身,或者说,他自杀的原因正是因为杜尼娅拒绝了他的“爱”。我们将会很难说,如果,如果杜尼娅在最后一刻答应了他,以后斯维里加洛夫会不会出现新生。然而这个人的行为是复杂无常但又冷酷清醒的,他正确地指出拉斯柯尼科夫和他是“一丘之貉”。他说他怕死,但最后又用手枪自杀;他没杀过任何人,但又因为钱财被咒为魔鬼,甚至传言毒杀了他的妻子。他因为娶了一位有钱的老婆而几乎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然而他本人难道不是千千万万下层人的对立缩影吗?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总怀着一份不算太坏也不算太好的心灵。穷人们可以花点小钱买到罪恶的作乐(彼得堡随处可见的小酒馆和青楼),能给乞丐几个戈比(拉斯柯尼科夫),也可以看着其他人的不幸而哈哈大笑(众人看着马美拉多夫发疯的妻子领着小孩在街边跳舞),又接着苦度众生(干着最低等的工作),然后等死或死去(拉斯柯尼科夫曾看到一位女士跳水自杀,斯维里加洛夫自杀前看到一位酒鬼头朝下倒在地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普罗大众的令人窒息的生活,和上层人士荒诞虚无的生活有着某些等同的地方,即以一无所信为名而无所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斯维里加洛夫生命中最后的行动和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斯维里加洛夫突然对彼得堡不太熟悉了,竟然对他眼中的这个熟悉地方感到迷惑,以未知的目光重新留念了一次这个世界。这是多么极端冷静的荒诞感。可是,不得不承认,他死之前留给杜尼娅的三千卢布和索尼娅的一笔钱正是拉斯柯尼科夫一家和马美拉多夫一家的救命稻草。陀思妥耶夫斯基毫无情面地指出了人际关系中最为无常和反向的地方,这个人物也是本书中最为复杂的形象。
马美拉多夫一家的遭遇也是令人最为难忘的情节之一。当索菲娅带着请求和迷惑的口气向母亲说她“必须做那件事”来养活一家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感到震撼。她的父亲是个酒鬼,给马踏死了,可怜,但咎由自取;母亲是位出身高贵的女子,顶住了极端贫困的生活,可在靠着拉斯柯尼科夫的帮助下举办为丈夫办的丧餐时,却为了保持从未忘记过的礼仪(她的全部对白基本包含着诸如此类的内容,比如我曾经是多么高贵的女子等等)而与房东大吵,结束后终于发疯了,接着死去。不过死之前那一刻她又是清醒的,尤其是她在丧餐时和女房东令人可笑可悲的,关于彼此身份谁低谁高的争吵中看似无的放矢、毫无逻辑,但在女房东叫嚷着索菲娅的“黄色执照”(暗指她女儿是个妓女)时,她又马上冲过去用言语威胁她不要再说了。。。人在疯狂之中想到还要保护的东西时又变得多么的清醒阿!她能坚持那么长时间的实际苦难,可在她最有希望看到新生的时候,却又因为几句言语而被彻底击倒。其实,他们一家的收入,无论是在父亲死前死后,都是靠着索菲娅的“收入”来支撑的。我想,作为副线的马美拉多夫一家代表着俄罗斯当时最为广泛的场景,只不过程度有轻有重罢了。
至于本书主线,即主角用于自我辩白的超人理论和他个体杀人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评述太多了,我不打算在这谈及。这种社会进步论中贱民和强人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有权犯罪”究竟该如何评断,几百年也争不出答案。当然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选择什么道路,是选择“低下头,向沙皇祈祷”,是回归基督教义,向上帝下跪,还是奋起反抗,和着血创造一个新世界,就让历史去证明,而不要待后人去评说。去深刻感悟主角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和善恶之间的斗争吧,那种无时无刻的矛盾只要读者去细细品尝,是非常有魅力的。
我建议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兴趣的读者,延伸阅读以下几本书或篇目:
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
阿尔志跋绥夫的《绝境》,《工人舍维廖夫》和《萨宁》;
安德列耶夫的《安德烈耶夫中短篇小说集》中的《墙》以及《撒旦日记》中的《黑暗》;
高尔基的几部流浪汉小说;
索尔仁尼琴的救国主张(指苏联解体后他的所谓复兴俄罗斯之路,不知为何我总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至于尼采的书就很庞杂了,我也没读过几篇,当然不了解尼采就不了解所谓超人,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吧。其实名单中还可以加上迦尔洵,不过他的书很难觅得,没有读过;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很好,很长,是一个贵族的苦难,读完必须有耐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本人的事迹和他的几部作品,如俄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怎么办》,应该也不错。
阅读版本为
罪与罚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朱海观 / 王汶
ISBN: 9787020015238
页数: 680
定价: 29.25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6-10
![]() |
罪与罚 |